24
本文作者: 六爺 | 2015-12-15 19:45 |
在行業(yè)格局日益明朗的今天,之前被小米整得灰頭土臉的傳統(tǒng)手機廠商無疑學會了“發(fā)燒”或“性價比”。針對前者,華碩下手比其他廠商更狠。
當消費者還在抱怨 Android 手機“卡”、“慢”時,華碩直接推出了全球首款 4G RAM的智能手機??上У氖侨缃衽渲弥疇幰严禄鹁€,用戶也多少明白了參數(shù)與用戶體驗的非線性關系。所以,對華碩而言,找準下一個敏感點迫在眉睫。
2015年12月15日,華碩用“魅族”速度,在兩個月內(nèi)推出了第四款手機——ZenFone Zoom。這款手機從硬件上看,最詭異的就是選擇了一枚英特爾64位最高2.5GHz的四核處理器。既然是Intel inside,那就不得不讓人對手機的功耗有所顧慮。另外,4G RAM+64G/128G ROM 也承襲了華碩以往的風格。
對華碩有所了解的人應該知道,華碩手機是很喜歡在后蓋上較勁的。拋棄美丑之間的爭論,這么做至少使可識別性在如今千機一面的手機市場中脫穎而出。至于ZenFone Zoom的設計,雷鋒網(wǎng)編輯唯一感到疑惑的是:既然華碩如此強調(diào)全金屬一體化,那為什么還要覆蓋各種牛皮呢?因為兩者明明是一物降一物,而不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當然,對于定位為拍照手機的 ZenFone Zoom 來說,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華碩又一次將“光學變焦”拉回了人們的視野。
ZenFone Zoom的后置攝像頭像素為1300萬,支持3倍光學變焦和12倍的總變焦。另外,ZenFone Zoom還配備了激光對焦和光學防抖。
重點來談談“光學變焦”。大多數(shù)智能手機均采用了數(shù)碼變焦,造成這種現(xiàn)狀的原因除了成本以外,最主要的當然是手機的體積。如果要簡單粗暴地解釋“光學變焦”和“數(shù)碼變焦”的區(qū)別,其實可以這么理解:光學變焦是真變焦,數(shù)碼變焦是偽變焦。
因為從原理上看,光學變焦是通過移動鏡頭內(nèi)部鏡片來改變焦點的位置,從而獲得不同的焦距。而數(shù)碼變焦是利用處理器,將某一區(qū)域獲得的圖象信息單獨放大。認真體會一下,你會發(fā)現(xiàn)在后者的實現(xiàn)手段中根本沒有“鏡片”什么事。
從成像效果來看,兩者根本不會在同一水準。只是對于寸土寸金的手機內(nèi)部,想來也無法給鏡片組留下太多的空間。所以華碩在強調(diào)“光學變焦”的同時,也必須要帶上另外一點——機身很薄。這句話當然是說給三星聽的。
因為早在兩年前,三星就推出過“光學變焦”的手機——S4 ZOOM。并且消費者一看也能領會“光學變焦”是什么,因為它們是長這樣的。
為什么三星在推出S4 ZOOM這種光學變焦手機之后,沒有再接再厲將光學變焦做到機身以內(nèi)?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得而知,不過想來無非是做不到和不想做。而根據(jù)三星的技術實力,后者的可能性相對較高。
如今,差異化已經(jīng)成為了智能手機的重要課題。但不甘平庸的初衷,最終很可能導致“脫穎而出”,也可能導致“用力過猛”。廠商在將某個功能做到極致時,最簡單的批判標準就是剛需到底剛不剛。所以如果有人真的很在意用手機拍照的焦距,那么以下信息則值得關注:
低配版 ZenFone Zoom(2.3GHz處理器/64GB存儲)售價2799元;高配版(2.5GHz處理器/128GB存儲)售價3199元。即日(12月15日)下午15:00在京東商城開放預約,12月18日9:30接受購買。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詳情見轉(zhuǎn)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