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天諾 | 2016-10-17 18:15 |
圖為2016 北京車展比亞迪展臺
根據英國《衛(wèi)報》引用 EV Volumes 全球電動汽車銷售數(shù)據庫的數(shù)字顯示,到今年年底,預計會有超過 200 萬輛電動汽車行駛在全世界的道路上。
對于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來說,這應該是個好消息。不過,現(xiàn)實并非如此——如果你仔細了解下相關數(shù)據,就會發(fā)現(xiàn)電動汽車銷量增長均來自于特斯拉的競爭對手,而且也都來自于特斯拉較為薄弱的市場區(qū)域。
現(xiàn)在,假如你在聽到諸如“由于像特斯拉 Model S 這樣部署了零排放技術的汽車,讓美國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上依然處于領先地位”的話,可能會產生一絲懷疑了。
的確,如果時間退回到 2014 年,說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應該無人質疑,不過現(xiàn)在,事情似乎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而且這種變化似乎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夸張。
根據 Transport & Environment 的一項分析顯示(參見上圖),到去年年底,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是中國和西歐,而特斯拉的主場——美國,由于電動汽車整體數(shù)量的不斷下滑,已經排到了第三位。
José Pontes 來自里斯本,他從 2008 年開始就一直追蹤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動態(tài),并推出了一個專注于提供電動汽車銷量數(shù)據服務的博客 EV-Sales。
José Pontes 表示,今年中國電動汽車銷量預計會翻三倍,達到 45 萬輛。由于電動汽車銷售數(shù)據的體量較小,因此很容易被“淹沒”在其他汽車銷售數(shù)據之中,繼而被人們忽視。
另一方面,特斯拉似乎和其他電動汽車制造商不同,他們并不會按照地區(qū)公布月銷售數(shù)據,而是選擇性地向媒體公布一些數(shù)據,也因此給行業(yè)分析人員帶來了不少迷惑。
舉個例子,上周有媒體報道到說“特斯拉統(tǒng)治了美國豪華轎車銷售市場”;香港的《南華早報》在年初時也報道說“特斯拉 Model S 是香港最暢銷的汽車”;幾年前,歐洲媒體也曾發(fā)表過“特斯拉 Model S 是挪威最暢銷的汽車”。
特斯拉首席執(zhí)行官埃隆 · 馬斯克在 2014 年公司電話會議上,對之所以不按照地區(qū)公布月銷售數(shù)據做出了解釋,他說:特斯拉之所以不這么做,部分原因是因為這個數(shù)據變動幅度較大,一旦發(fā)布這些數(shù)據,很可能會導致媒體的錯誤解讀。
盡管特斯拉幾乎成為了電動汽車的代名詞,但全世界道路上行駛的絕大多數(shù)零排放電動汽車,并不是他們的天下。
今年八月,雷諾-日產聯(lián)盟第 35 萬輛電動汽車正式上路,他們旗下的電動汽車已經占到了全球電動銷量的一半。
而就在今年上半年,比亞迪開始躋身全球電動汽車銷售領導者的行列,僅在中國市場,他們就銷售了 53,400 輛電動汽車,而相比之下,特斯拉的全球銷量也不過 33,200 輛。僅用了兩年時間,中國就變成了全球電動汽車最熱門的市場。
中國就像是電動汽車市場里的一頭大象,雖然現(xiàn)在沒人意識到這一點,但不管外界如何變化,電動汽車革命一定會在中國發(fā)生。
事實上預計到今年年底,中國電動汽車的市場規(guī)模會翻三倍,全球超過一半的電動汽車會銷往中國。不過也有人發(fā)現(xiàn),中國市場上銷售的電動汽車中,95% 都是由本地汽車制造商生產的。
如果你關注下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就會發(fā)現(xiàn)所有廠商都是非常成熟的車企,而且也都是本土廠商。特斯拉其實也很清楚,如果失去中國,那么就意味著失去了全世界最重要的電動汽車市場。他們會在中國市場重獲競爭力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是否定的,甚至有人認為,埃隆 · 馬斯克想要在中國市場有所突破,比他登陸火星還要難。
但根據《汽車新聞》消息,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的電動汽車市場,歐洲很可能會超越中國,比如大眾汽車集團在六月份表示,到 2025 年,他們的目標能夠每年銷售 200-300 萬輛電動汽車。
在歐洲,特斯拉已經被本土傳統(tǒng)汽車制造商給超越了,目前歐洲最暢銷的電動汽車時雷諾 Zoe;而歐洲第二暢銷的電動汽車則來自于一家并不太為人所知的廠商——三菱 PHEV Outlander SUV。
從今年一月開始到七月,歐洲電動汽車市場的領導者是雷諾-日產聯(lián)盟,大眾汽車緊隨其后。而在挪威,這個過去曾宣稱特斯拉 Model S 是最暢銷汽車的國家,如今市場也被其他傳統(tǒng)汽車制造商所開發(fā)的電動汽車所占領——今年,大眾汽車、雷諾-日產聯(lián)盟、寶馬、以及戴姆勒銷售的電動汽車數(shù)量均超過了特斯拉。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和歐洲是全球電動汽車最大的兩個市場,事實也表明,在這兩大市場里,特斯拉正在受到本土汽車制造商和傳統(tǒng)汽車制造商的威脅,更可怕的是,這還只是一個開始。
PS:本篇內容來自雷鋒網旗下欄目「新智駕」,歡迎微信添加「新智駕」訂閱公眾號。
推薦閱讀:
Atieva 首款量產車外形曝光,由特斯拉前首席工程師一手打造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