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雷鋒網(wǎng)按:過去幾年中,時間幾乎磨掉了支持者們對 Magic Leap AR 神話的信心?,F(xiàn)在,它們終于有所動作,在美國市場出貨 Magic Leap One 創(chuàng)造者版了。這款產品能重塑這家融資巨獸在市場上漸漸式微的形象嗎?《連線》雜志記者 Jessi Hempel 對這家神秘的公司進行了深度訪問,試圖揭開 Magic Leap 背后的故事。雷鋒網(wǎng)對這篇文章進行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譯。
回顧公司的發(fā)展史,Magic Leap CEO Rony Abovitz 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所有的熱潮其實都是個巨大的錯誤?!拔矣X得我們有些傲慢自大了。”Abovitz 解釋道。
7 月月末的一天,我有幸和 Magic Leap 的領導團隊碰了個面,當時已經是夜里 11 點,見面的地點則是一家意大利餐廳的庫房里,而這座餐廳就坐落在佛羅里達迪士尼樂園附近。Magic Leap 也給足了我面子,除了 Rony Abovitz,這次我還見到了去年新入職的奧斯卡視覺效果大師 John Gaeta(代表作《黑客帝國》,還曾在盧卡斯影業(yè)工作),此外還有才加入 Magic Leap 11 天的首席產品官 Omar Khan(此前是三星高管)。
雖然見面地點有些寒酸,但可以看得出這三位高管心情都很好。這也不難理解,畢竟經歷了兩年的夸口和兩年的沉寂,Magic 終于能把產品放上貨架,供用戶購買了。
不過,現(xiàn)在誰也不敢保證,這款售價 2295 美元的頭戴產品,是否能在市場上掀起屬于自己的熱潮。
其實如果回到三年前,恐怕沒人會懷疑 Magic Leap 的魔力。當時它們在 AR 行業(yè)風頭一時無兩,誰能與 Magic Leap 搭上關系就仿佛抓住了新的風口。不過,Magic Leap 的承諾卻遲遲不能兌現(xiàn),那些被第一波熱潮鼓動的熱血沸騰的“信徒”們都開始懷疑自己,他們對于 Magic Leap 的革命性 AR 產品已經不再抱希望。
Abovitz 對于 AR 帶來的熱潮也毫不懷疑。2014 年秋天時,Magic Leap 的員工一個會議室就能塞滿,而當時它們跑 Demo 的機器還是個像冰箱一樣大的金屬塊(綽號“巨獸”)。不過,這樣一家小公司還是被嗅覺靈敏的谷歌發(fā)現(xiàn)了,搜索巨頭為 Magic Leap 帶來了 5.42 億美元的 B 輪融資——對這樣的“草臺班子”來說,如此巨額的融資實在是令人咋舌。
除此之外,谷歌 CEO Sundar Pichai 還加入了 Magic Leap 的董事會。
突然之間,Magic Leap 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這家有谷歌背書的公司實在太過神秘,其創(chuàng)始人更是一反常態(tài),將公司總部移師佛羅里達,拋棄了資源豐富的硅谷。
與將用戶帶向人造世界的 VR 不同,AR 選擇將虛擬物體疊加在現(xiàn)實世界上。不過,Magic Leap 可不想像 Facebook 或微軟那樣平庸,它們要用自己的數(shù)字光場技術讓這些疊加上來的虛擬物體擁有自己的輪廓和重量。
Abovitz 的描述確實炫酷,不過他卻從來不解釋這些技術是如何實現(xiàn)的。在公司還沒有頭戴設備、軟件甚至程序時,他就雇傭了市場營銷大師來販賣 Magic Leap 的夢想,讓大家感覺它們的產品即將改變世界。Abovitz 還充分利用了 Twitter 平臺的傳播力,時不時用神秘的暗示和各種彩蛋來撩撥粉絲的心弦。他甚至受邀參加了 2015 年的 TED 大會,但這個演講卻讓觀眾直呼“什么鬼”(穿著宇航服說了一句話:“這對我來說是艱難的一步,但對人類來說是神奇的一大步”,接著就開始群魔亂舞)。
過去的四年里,被 Abovitz 吹上天的頭戴設備始終都沒個定妝照,而科技界的預言家們甚至都開始懷疑人類未來是否愿意佩戴頭戴設備,畢竟 iPhone 已經成了重要的 AR 平臺。
即使這樣,Magic Leap 依然對所謂的數(shù)字光場技術和未來產品守口如瓶。這樣的態(tài)度也讓開發(fā)者、分析師和發(fā)燒友們開始懷疑起 Abovitz 來??萍济襟w上也開始出現(xiàn)大量質疑 Magic Leap 的文章,大家實在是想不通這樣一家拿不出產品的公司為何能不停拿到融資。有些博主甚至刊文表示,“不知是否是出于嫉妒,我們甚至開始希望它們最終大敗而歸?!?/p>
Magic Leap 也確實一直走運,雖然產品端一直沒有進展,但卻順利拿到了超過 23 億美元的融資,足夠它們燒很長一段時間了。這家公司的投資者不但有谷歌,還有阿里的蔡崇信,身經百戰(zhàn)的好萊塢大導斯皮爾伯格,同時還有游戲工作室主動湊上來合作。經過多年蟄伏,現(xiàn)在的 Magic Leap 也已今非昔比,它們的員工數(shù)已達 1500 名。
在過去的一年里,Magic Leap 也換了打法,新走馬上任的首席營銷官 Brenda Freeman 務實了起來,Magic Leap 不再販賣神秘感,開始向大家講述自己的產品?!巴低得碾A段過去了,我們必須取得大家的信任?!盕reeman 解釋道。
現(xiàn)在,Magic Leap 終于迎來了自己重建用戶信賴的第一戰(zhàn),它們的首款產品開始登陸美國市場。顯然,Abovitz 希望開發(fā)者玩上自己的產品后,馬上會丟掉自己的抱怨并改變自己對 Magic Leap 的想法。隨后則是口碑的發(fā)酵,Abovitz 希望用強悍的游戲與體驗來征服廣大用戶。不過,這條路可不好走通,它們必須讓第一批嘗鮮的用戶驚掉下巴。同時,Magic Leap 還必須像一家普通公司那樣一步步走向成功。
Magic Leap 創(chuàng)始人兼 CEO Rony Abovitz
下面,我們先插一段 Magic Leap 發(fā)展史(精華版)。2011 年時,Abovitz 賣掉了自己的醫(yī)療機器人公司 Mako Surgical,隨后他就拉上另外兩人開始創(chuàng)辦 Magic Leap 了。最初的幾年里,Abovitz 就像“在沙漠中漫游”,Magic Leap 也一直默默無聞。不過拿到谷歌的巨額投資后,Magic Leap 終于開始上道了。Abovitz 先是雇傭了市場營銷大師 Brian Wallace(在黑莓和三星有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Wallace 打出了名人牌,讓好萊塢為公司的頭戴設備貼金。隨后,到佛羅里達朝圣成了一種身份的象征(不過,Beyonce 認為當時 Magic Leap 的 demo 很無聊)。
不過做產品就沒有搞宣傳那么順利了,頭戴設備可比 Abovitz 預期的難做多了。“我的老本行是做外科手術機器人,當時覺得這已經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了。”Abovitz 回憶道。“雖然沒有切到人的危險了,但從系統(tǒng)工程的角度來看,AR 頭戴設備要復雜的多?!?/p>
更令他頭疼的是,Magic Leap 不但要打造出新硬件,還得搞定支撐硬件的軟件。想要讓這款大膽的發(fā)明成功,Abovitz 需要培養(yǎng)一大群對這款頭戴設備感興趣的開發(fā)者,讓他們幫忙開發(fā)各種應用。不過現(xiàn)實也相當殘酷,沒有產品和用戶,開發(fā)者可不愿趟這攤渾水,而 Magic Leap 的產品一時半會都無法準備妥當。
這樣“空手套白狼”的日子沒能持續(xù)太久,Wallace 就與 Abovitz 有了分歧。作為市場營銷界的大牛,Wallace 一直做的都是有開發(fā)計劃和發(fā)布周期的正常產品,而現(xiàn)在他賣的產品好像根本不存在?!案?Abovitz 工作了這么長時間后我越來越感覺,他讓我們努力營銷的產品即使發(fā)布了恐怕也是貨不對板?!盬allace 現(xiàn)在回憶道。
Abovitz 也對營銷團隊產生了不滿,認為他們沒有與公司文化保持一致。回憶起當時的情況,他表示公司文化與營銷團隊產生了排異反應。
上次我拜訪 Magic Leap 還要追溯到 2016 年春天,當時公司氣氛相當緊張,而營銷團隊稱年底就能拿出產品。不過,在 demo 中我可沒感覺到產品的成熟,因為我戴的設備后面還是拖著巨大的電腦,而軟件則會每 10-15 分鐘崩潰一次。
隨后沒多久,Wallace 的合同就被“無故終止”了。 Abovitz 又迎來了媒體高管 Brenda Freeman,她此前可是國家地理頻道的首席營銷官。Freeman 更“專注于營銷信息”,而非將精力集中在公司正在打造什么,“那樣太空洞了”。
Freeman 還大刀闊斧的砍掉了公司內部的大機構,隨后的一段時間里,大家都平靜了下來。
現(xiàn)在的 Magic Leap 辦公室已經與其他硅谷科技公司沒什么兩樣了,健身房、大廚和零食一樣都不缺。至于安保人員、各種綠植和裝修風格,也都是照葫蘆畫瓢。不過在微妙的細節(jié)上,Magic Leap 還是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工作人員要佩戴頭戴設備,因此在辦公室里看到小鹿或者霸王龍都別感到意外。
過去兩年中,Abovitz 一直想讓公司走出研發(fā)階段,專注于終端產品。2017 年年初,Magic Leap 向開發(fā)者們發(fā)出了邀請,Abovitz 親自在 Twitter 上宣布了這一消息,它們終于開始放出開發(fā)工具了。隨后的 12 月,Magic Leap 終于在一篇博文中讓 Magic Leap One 亮了相。又過了三個月,它們放出了 SDK 預覽,同時幫助開發(fā)者加入生態(tài)的“創(chuàng)造者官網(wǎng)”也正式上線。
未來,Abovitz 希望開發(fā)者能在多個操作系統(tǒng)上呈現(xiàn)他們的創(chuàng)意。比如辦公室的霸王龍,他就希望用戶能通過任何計算設備觀賞到,其中就包括你的手機。對于開發(fā)者來說,Magic Leap 的提議絕對誠意十足。當然,這也是為自家產品進入主流市場做準備。
為了吸引更多開發(fā)者,Magic Leap 還將開發(fā)變得相當簡單。公司首席內容官 Rio Caraeff 就表示:“我們的生態(tài)中可沒有 5000 萬開發(fā)者,因此我們必須將開發(fā)變得簡單。”起初,肯定會有大牌創(chuàng)意者與我們合作,他們的任務是幫助更多用戶重新思考這項技術到底還有多大潛力。不過,Magic Leap 還為普通開發(fā)者留了一個“后門”,他們只需在現(xiàn)有項目中加入一串小代碼,就能在 Magic Leap 的頭戴設備瀏覽器上將網(wǎng)頁 3D 化。
在扶植開發(fā)者方面,Magic Leap 也有自己的想法。首先,它們會引導設計方向。眼下,拿到產品的開發(fā)者中有 40% 都投身到了游戲和娛樂應用的開發(fā)中(確實是產品的主流用例)。不過,Magic Leap 還是提供了公司通訊應用的開發(fā)工具。同時,公司現(xiàn)有開發(fā)者中有 10% 都在專注于醫(yī)療保健和醫(yī)學影像等領域,畢竟 Abovitz 是干這一行出身的。
既然來了,當然要體驗 Magic Leap One 了。體驗場是個 1000 平方英尺的房間,這里用了各種榆木家具。戴上 Magic Leap One 后,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輕,而負責為它提供計算能力的部分則像 CD 機一樣,很容易就能放進胸前的口袋。打開機器,就能看到主菜單從你面前彈出。最關鍵的是,它有一個非常大的視場。不過,體驗中還是遇到了不少小問題。當我試圖用手柄調出籃球 demo 時,手柄居然沒有反應了,同時畫面也卡住了。好在工作人員非常細心的檢查了設備,調整了鼻托后,一切又恢復正常了。
問題也正是出在這里,每個頭戴設備都有五向調節(jié)的鼻托,近視用戶還能給它加鏡片。要想得到最好的體驗,設備就必須與用戶嚴絲合縫的“連接”在一起。對于一家沒什么產品經驗的公司來說,這確實是一大挑戰(zhàn)。好在它們找到了蘋果前高管 Ron Johnson 的新創(chuàng)公司 Enjoy,這家公司在部署和調試新產品上可是有一套。
設備調整好后,我又感受到了那令人信服的體驗,你看到的畫面清晰且穩(wěn)定(就像 VR 設備一樣穩(wěn)定)。輕點一下手柄,Helio 瀏覽器就“爬上”了左邊的墻面。隨后我又在正前方打開了第二個瀏覽器,并從網(wǎng)頁中將一把舒適的椅子直接拖進了房間,看看把它擺在哪里更合適。最后,我玩了玩 NBA 的 demo,只需操作手柄,你就能將賽場固定在人一方位以更清晰地觀察某個瞬間。
說實話,這些體驗與我之前玩過的 AR 和 VR 設備處在同一水平線上,說它秒殺一切對手就有點夸張了。不過,據(jù)說 Magic Leap 還準備了另一個殺手锏,而且離上市也不遠了。
2016 年第一次見面時,Abovitz 稱自己已經為 Magic Leap 謀劃了一個盛大的發(fā)布會。他希望發(fā)布會就像查理與巧克力工廠那樣獨一無二。不過,Abovitz 的夢想還是沒能實現(xiàn),Magic Leap One 的發(fā)布與其他科技產品差不多,滿天飛的新聞稿努力幫它刷著存在感。
說實話,這樣低調的發(fā)布確實讓許多人失望了。他們認為這款產品的視場還不如微軟 HoloLens。換句話來說,這款備受期待的產品不過是個“大路貨”罷了。著名博主 John Gruber 也對這款產品感到失望。他直截了當?shù)谋硎荆?strong>“我一直都懷疑 Magic Leap 總是神秘兮兮是因為它們做不出預告片中的效果,現(xiàn)在我的想法算是得到了驗證?!?/strong>
Abovitz 并不承認自己的產品不給力,他認為公眾只要玩一次,就能打消心中的疑慮,這是任何預告片和市場營銷都比不了的。
眼下,Magic Leap 已經有了超過 10000 個 demo,今年秋天它們還會在大學校園等公共場所搞路演,幫助用戶了解自家產品。
當然,即使它們掌握了最頂級的技術,也并不代表著能重新定義一個市場。在蘋果之前,許多公司就做出了 PDA,但它們都沒變成 iPhone。此外,誰也不敢保證除了重度游戲玩家,普通用戶是否愿意佩戴這些個“勞什子”,畢竟通過手機屏幕大家就能體驗 AR 了(即使 iPhone 的 AR 視覺沖擊力不夠強悍)。而且別忘了,蘋果有 2000 萬開發(fā)者和數(shù)億用戶,這是剛剛落地的 Magic Leap One 無法比擬的,特別是在這家伙賣 2000 多美元的情況下。
好在 Magic Leap 有錢,而且手握大量專利。“我們可不只是造了阿波羅飛船搞登月,Magic Leap 還要在月球上踏出堅實的步伐?!盇bovitz 解釋道。
也許他說的沒錯,不過冰冷的現(xiàn)實還是蓋住了曾經的熱潮和天花亂墜的市場營銷,Magic Leap 只是個普通的科技公司罷了,它們也需要投入大量金錢和人力來追求一個夢想。世界上沒有巧克力工廠,只有工程師和設計師,而他們匆匆忙忙的拿出了第一款產品,如果沒有開發(fā)者的支持,它們就得像其他大公司一樣搞升級換代的改進產品,也許在 Magic Leap 總部的某個房間里就放著正在開發(fā)的 Magic Leap Two 呢。至于新產品的上市時間,恐怕只有天知道。
Via. Wired,雷鋒網(wǎng)編譯。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