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雷鋒網(wǎng)AI科技評論消息:2 月 7 日至 12 日,AAAI 2020 在美國紐約隆重召開。經(jīng)過 2 天 Workshops 和 Tutorials 的前期預熱和醞釀,2 月 9 日,AAAI 2020 大會正會終于迎來萬眾期待的開幕。
本次大會主席為南加州大學的Yolanda Gil ,程序委員會主席由杜克大學的Vincent Conitzer和南加州大學的沙飛教授共同擔任。
據(jù)程序委員會主席沙飛教授介紹,本屆會議的注冊參會人數(shù)達到 4000多人,不過很不幸由于中國疫情原因,多達800名中國的注冊人員無法參會。為此,組委會為中國學者做出了相應調整,允許遠程報告(實時在線報告或錄制視頻)。
今年的AAAI領域主席一共162位,高級程序委員會成員人數(shù)453人,程序委員會總人數(shù)6065人,各個技術session的主席有126人。
據(jù)了解,關于會議的具體內容,本次會議將在 160個sessions中進行454場展示,此外還有1137張海報展示、7個特邀講座、23個Tutorials、23個workshop、25個技術demo等。
據(jù)了解,本次大會共收到 8843 篇投稿,最終有7737篇進入評審。在所有評審中有接近70.5%的論文(即5453篇)都是由學生完成。
相比于2019年總投稿量呈近一倍的增長,2020年投稿量的增長則稍顯緩和,只增加了不到1100篇。2020年論文錄取數(shù)量為1591篇,錄取率為20.6%;相比于去年錄取率(16.2%)有所改善,錄取文章數(shù)量也增加了400多篇,接近1/4。
從上面兩幅圖也可以看出,近幾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的火熱,論文投稿數(shù)量在逐年上漲,但錄取率卻整體呈現(xiàn)下降趨勢,我們很難說AAAI 2020 會不會是錄取率上漲的一個拐點。
另一項有意思的統(tǒng)計是論文的國家和地區(qū)的對比。
我們從上圖中可以看出,來自中國的論文穩(wěn)穩(wěn)地霸占這總量第一的位置。來自中國的投稿文章數(shù)量多達3189篇,是第二名美國的一倍,占到總投稿的41%(3189/7737)。錄取論文則比美國多222篇,比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韓國+加拿大(總計565篇)還多,占到總錄取文章的37%。
不過從錄取率的角度來看,中國仍有待改進,錄取率僅為18.4%,低于平均錄取率,在幾個論文高產(chǎn)國家中排名第12名。而僅有奧地利、意大利、香港地區(qū)、美國、英國、以色列、日本的錄取率超過平均水平。
據(jù)雷鋒網(wǎng)AI科技評論統(tǒng)計,自從2017年來自中國的論文投稿數(shù)量(785篇)以微弱的優(yōu)勢超越美國以后,2018、2019兩年中國在AAAI上都處于絕對的制霸榜首的地位,在論文投稿數(shù)量的上升趨勢上要明顯大于美國。在某種程度上,AAAI 已經(jīng)成為“中國人的會議”。從這次會議現(xiàn)場也可以看出,盡管有 800 名中國內地的參會者無法出席會議,但現(xiàn)場仍然是華人面孔居多。
另一方面,從各個研究主題來看,和前幾年一樣,機器學習仍然是研究的最大熱點,有2713篇投稿,錄取499篇,錄取率為18.4%(略低于總錄取率)。其次則是計算機視覺研究(投稿1380篇,錄取309篇,錄取率22.4%)、自然語言處理(NLP,投稿1241篇,錄取282篇,錄取率22.7%)、應用(投稿695篇,錄取95篇,錄取率13.6%,低于總錄取率)。
我們可以將這一研究偏好與2019年做一對比。AAAI 2019的“MVP”仍然屬于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自然語言處理(NLP)、視覺(Vision)這三大領域。不過當時視覺相較NLP略少,今年則相反。
此外,從上面的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看出,盡管機器學習是研究熱點,但論文質量上卻沒有達到平均水平;應用領域表現(xiàn)的更甚。所以不妨從各個應用領域的錄用率來分析一番,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出博弈論和經(jīng)濟學領域的論文錄取率是最高的,每3篇中都會有一篇被錄取。其次是不確定條件下推理、游戲互動娛樂。而水分較大的領域分別是應用、人工計算及眾包、AI與網(wǎng)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的AAAI Fellow。
AAAI 作為國際人工智能領域最權威的學術組織,F(xiàn)ellow 是該學會給予會員的最高榮譽,僅頒給對人工智能做出“非同尋常的卓越貢獻者”。由于評判極嚴格,歷屆 AAAI Fellow 入選者均為人工智能領域公認的著名學者,每年嚴格限制不超過 10 位(通常是 5 位)入選,因此被譽為國際人工智能領域的名人堂。
AAAI 2020共有10位入選Fellow,分別是
Yoshua Bengio ,蒙特利爾大學
Yann Lecun、紐約大學
Cynthia Breazeal,MIT
Bill Freeman,MIT
Radhika Nagpal,哈佛大學
Natasha Noy,谷歌
Martha Palmer,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
Dragomir Radev,耶魯大學
Thomas Schiex,法國國立農學研究所
Sylvie Thiebaux,澳大利亞大學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獎項在2019年12月下旬便已經(jīng)公布,這次在會議當中為各位入選 Fellows頒發(fā)獎章。而Yoshua Bengio和Yann LeCun兩人也是繼ACM 頒發(fā)圖靈獎之后,再次獲得榮譽。
詳細內容可以參看AI科技評論的報道:2020 AAAI Fellow 出爐,Yann Lecun、Yoshua Bengio 入選
而本次會議隨后也將有Yoshua Bengio、Yann LeCun 以及Geoffrey Hinton三人的同臺特邀報告,這也是本屆會議的一大亮點。
在正會之前,AAAI 組委會其實就悄然提前在官方手冊中公布了AAAI 2020 的獲獎情況,其中:
法國學者 Ulrich Junker 教授獲得經(jīng)典論文獎;
華盛頓大學艾倫人工智能研究所的Keisuke Sakaguchi等人獲得最佳論文獎;
最佳論文提名獎由Riken AIP、奧克蘭大學的Vidal Alcazar等人獲得;
最佳學生論文獎的獲得者是分別來自南洋理工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的Xiaohui Bei等人;
最佳學生論文提名獎由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Adobe Research的Yash Chandak等人獲得。
更多獲獎論文詳情,請戳AI科技評論報道:最佳論文悄然出爐,AAAI 2020 除了“云會議”放視頻,還能怎么玩?
除了最佳論文獎之外,AAAI 2020 還頒發(fā)了藍天創(chuàng)意獎(AAAI-20 Blue Sky Idea Awards),一共三篇。
第一篇論文:Back to the Future for Dialogue Research
作者:Philip r. Cohen
第二篇論文:AI for Explaining Decisions in Multi-Agent Environments
作者:Sarit Kraus,1 Amos Azaria,2 Jelena Fiosina,3 Maike Greve,4 Noam Hazon,2 Lutz Kolbe,4 Tim-Benjamin Lembcke,4 Jorg P. M ¨ uller, ¨ 3 Soren Schleibaum, ¨ 3 Mark Vollrath5
第三篇論文:Unveiling Hidden Intentions
作者:Gerardo Ocampo Diaz, Vincent Ng
AAAI/EAAI杰出教育家獎旨在表彰為人工智能教育做出重大貢獻、為人工智能社區(qū)實現(xiàn)長期利益的個人或團體。2020年的杰出教育家獎頒給了美國西蒙斯大學的Marie desJardins,表彰她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工作,她促進了人工智能教學進步,增加多樣性和改進K-12 CS教師準備,并領導和影響了人工智能社區(qū)。
羅伯特·S·恩格爾莫爾(Robert S. Engelmore)紀念獎設立于2003年,為了紀念羅伯特·S·恩格爾博士為AI以及AAAI做出的杰出貢獻。本年度的羅伯特·S·恩格爾莫爾紀念獎頒給了美國羅切斯特大學Henry Kautz教授,以表彰他在知識表示、數(shù)據(jù)分析和社會媒體公益數(shù)據(jù)挖掘領域的杰出研究貢獻。
Henry Kautz教授不僅獲得了紀念獎,同時還被授予了杰出服務獎。AAAI 杰出服務獎頒發(fā)給每一年對 AI 社區(qū)做出突出服務的個人。組委會給予Henry Kautz教授的獲獎理由是:為推進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持續(xù)為社區(qū)提供服務以及作為研究者、導師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主任推動了該領域的發(fā)展,為人工智能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
雷鋒網(wǎng)報道。
相關文章:
最佳論文悄然出爐,AAAI 2020 除了“云會議”放視頻,還能怎么玩?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