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谷歌通過線上社區(qū)的形式創(chuàng)造了各種新的工具和工業(yè)標準,它們所衍生出的服務和產品旨在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線上體驗。
雷鋒網消息,谷歌近日開源了用于數字圖像和網絡圖形的JPEG編碼器 Guetzli( [gu?tsli], 在瑞士德語中被翻譯為餅干)。與現有的方法相比,它能將高質量圖片的大小縮小35%。這就使網站管理員可以使用更少的數據更快地加載網頁,此外,它能兼容現有的瀏覽器、圖像處理應用和JPEG標準。
從實現的角度來說Guetzli 與Zopfli算法類似,并不需要引入新的格式就能生成更小的PNG和gzip文件。與前段時間谷歌推出的基于循環(huán)神經網絡(RNN)的圖像壓縮方法RAISR和WebP不同,它并不需要對客戶端和系統環(huán)境進行修改。
JPEG圖像的質量與多級壓縮過程直接相關:色彩空間轉換,離散余弦變換以及量化過程。
在這一階段,為了得到更小的圖片,圖像質量也會隨之降低。Guetzli通過引入搜索算法來減小JPEG和Guetzli在視覺模型上的差別,試圖在最小的質量損失和文件大小之間找到平衡。Guetzli視覺模型用一種更全面和細致的方式來完成色彩感知和視覺遮蔽,以此來代替簡單的色彩轉換和離散余弦變換。但Guetzli生成更小文件的代價在于,這種搜索算法所需要的時間遠遠長于現有的壓縮方法。
圖1 16x16像素的合成示例:一根以藍天為背景的電話線,傳統的JPEG壓縮算法會產生加工的痕跡。左圖為未壓縮的原圖。相比于中圖(libjpeg),右圖(Guetzli)文件的大小更小,也更少出現振鈴現象。
Guetzli在不犧牲質量的條件下生成了更小的圖像文件。谷歌研究院在試驗過程中發(fā)現,如果把壓縮文件大小設為一個定值,相比于libjpeg圖像,人類受試者仍然更傾向于Guetzli生成的圖像,即使libjpeg文件大小與Guetzli相似或略大一點。
圖2 20x24像素的貓眼圖片。左圖為未壓縮的原圖。相比于左圖(libjpeg),右圖(Guetzli)呈現更弱的振鈴效應,并且文件大小也更小。
Guetzli 的目標用戶是網站管理員和圖形設計者。在多圖網站中,Guetzli能夠給用戶提供更順暢的體驗,并且減少移動用戶的加載時間和帶寬消耗。此外,谷歌還希望這種新的嘗試可以激勵大家在圖像和視頻壓縮領域的研究。
雷鋒網附上GitHub頁面:https://github.com/google/guetzli/
via googleblog,雷鋒網編譯
雷峰網版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