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奕欣 | 2017-07-10 10:41 | 專題:GAIR 2017 |
7 月 9 日下午,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承辦的第二屆CCF-GAIR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峰會,進行到最后一天,但今天的各個分會場依然個個爆滿,而飽受矚目的 CV+專場也在雷鋒網運營合伙人張賢的主持下拉開帷幕。
期間,微軟亞洲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梅濤,中山大學教授、商湯科技執(zhí)行研發(fā)總監(jiān)林倞,圖麟科技 CEO 魏京京以及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中科視拓董事長兼CTO山世光相繼做了演講。而在精彩的演講之后,進行的是本次CV+專場的圓桌討論:計算機視覺滲透生活。雷鋒網AI科技評論對本次圓桌進行了跟進和報道。
梅濤老師首先以一個非常幽默的開場白開始,分別給五位圓桌嘉賓起了個外號,山世光老師的名字叫“X Man”(因為山世光老師的演講題目叫做“X數據驅動的Seeta平臺與技術”),閱面科技CEO趙京雷則是“憂郁的男子”,擁有很酷胡子的圖麟科技CEO魏京京則是“Cool Man”,此外還有“風一樣的男子”、瑞為智能CEO詹東暉以及“Cooler Man”、臻識科技的CEO任鵬。
這個生動有趣的開場也引來現場陣陣歡笑。在輕松的氣氛之下,梅濤老師提出了第一個問題,“計算機視覺對你我的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但在大家相繼回答這個問題之后,梅濤老師卻對大家的回答“不夠滿意”,希望大家從公司業(yè)務之外的角度來談談。
在笑聲中,五位圓桌嘉賓又重新闡述這一問題,分享了各自的看法。計算機視覺的滲透,正像在場嘉賓所說的一樣,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過程,很可能在公眾并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之前,已經深入用戶所使用的每一項服務和產品中去。而未來五年到十年,也將會是用戶培養(yǎng)習慣、技術日趨成熟、創(chuàng)業(yè)公司蓬勃發(fā)展的一個階段。
而接下來的問題就比較尖銳而有挑戰(zhàn)性了,梅濤向在座的五位嘉賓問了一個問題:“在計算機視覺中,最大的挑戰(zhàn)是什么?”
五位嘉賓都一致認為,最大的落地難點是閉環(huán)問題。
第一位發(fā)言的嘉賓任鵬結合自己在安防領域的經歷,闡述了計算機視覺技術在找尋商業(yè)化路徑的主要問題。而詹東暉認為,尋找算法的落地點也需要額外的關注和思考。魏京京則強調,要從服務客戶、了解客戶的需求出發(fā),才能找到更好的落地點。最后發(fā)言的山世光則總結了“快、準、穩(wěn)”的產品落地準則。
接下來,梅濤老師將時間留給了在座的觀眾,邀請現場觀眾主動提問。第一位觀眾首先圍繞圖像識別問題進行提問,而第二位觀眾則直接向山世光老師提問。
最后一個問題依然由梅濤博士發(fā)問,讓五位嘉賓分別展望計算機視覺在五年內的未來。雷鋒網總結如下:
任鵬:多種數據的融合是未來,而且在增強現實領域會有一個大的發(fā)展;
詹東暉:工業(yè)視覺和醫(yī)療行業(yè);
魏京京:工業(yè)視覺和計算機視覺的輕量化,以及智能化產品的出現;
趙京雷:手機(受眾最廣的領域)所覆蓋的視覺功能;
山世光:醫(yī)療行業(yè)和自動駕駛。
最后,梅濤老師非常動情地總結道,不管計算機視覺如何發(fā)展,最終我們還是需要physical地來到這里,在物理世界中與彼此進行思想與精神的交流。
以上為雷鋒網AI科技評論整理的圓桌內容,詳細精編內容敬請關注雷鋒網AI科技評論后續(xù)報道。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