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Forward的線下店
無論你印象中的診所與醫(yī)院是怎么樣的,應該都不太可能會像蘋果商店那樣。但走進Forward的線下店,你會發(fā)現它就像是來自未來的診所。
這個3500平方英尺的辦公室,配備了六個檢查室。檢查室中有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椅子,頗具未來感的顯示屏,和許多像來自《星際迷航》的醫(yī)療儀器。比如,一種紅外光食品,它可以幫助取血時找到靜脈;還有Forward特制的數字聽診器,不需要脫下上衣就能聽到心臟的聲音。通過這些最新的醫(yī)療儀器和現場實驗室,幾分鐘內就能返回測試。
檢查室墻上的大屏幕上會列出一系列生命特征清單,告訴你一個藥物是否會與遺傳基因相互作用。所有的信息都來自實驗室和大型的身體掃描儀。檢查過程也充分極具互聯網思維,站在機器內將兩指放入傳感器,幾秒內就能得到身高、體重、體溫、心率、血壓等信息。
最后,身體掃描結果會被反饋給Forward的AI和移動應用程序,用人工智能的方式管理健康。當然,診所還有來自彎區(qū)頂級醫(yī)療系統的醫(yī)生。
據雷鋒網了解,Forward是一家基于會員制度的醫(yī)療健康公司,由Google前員工Adrian Aoun創(chuàng)辦。最近這家公司在美國舊金山開設了第一家醫(yī)生辦公室,想做到實體店與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合。
Forward的業(yè)務是這樣運作的:
在注冊成為會員后,用戶可進行一個基準身體檢查,通過身體掃描,血液測試和基因檢測收集全方位的數據。會員價是每月149美元,然后會獲得一些可穿戴傳感器。
Forward的設備多種多樣,有Fitbit這樣的消費級可穿戴設備,也有獲FDA批準的醫(yī)療級設備。他們還有自己的專有設備,包括智能溫度計和聽診器。這些傳感器結合公司的AI系統,可以主動監(jiān)測身體健康,并在異常時發(fā)出提醒。整個系統還會收集、存儲和分析所得數據,制定個性化的治療計劃。
一旦用戶進入線下的檢查室,他們和醫(yī)生就能在顯示屏上看到健康史和傳感器數據,這可以輔助臨床決策和制定治療計劃。
Aoun稱,公司關注的是主動健康,而不是被動的反應性治療。他認為,健康不應該是一次性的體驗,當你離開醫(yī)院時所有信息都丟失了。這樣只會讓雙方都缺少參與,最終讓所有人都付出代價,就像心臟病,它往往會花費數十萬美元,但本可以主動防止其發(fā)作。
另外,他認為現有的醫(yī)療體系讓醫(yī)生做起事來總是束手束腳,既然能為工程師開發(fā)他們所需的工具,為什么不為醫(yī)生開發(fā)一套工具,讓他們做想做的事呢。Forward就想為醫(yī)生提供能讓他們作出決策的工具?!跋胂褚幌拢绻闶枪こ處?,我說讓你去寫代碼,但點測試后,過一個星期才能返回測試結果。”
Adrian Aoun
不過創(chuàng)辦Forward更直接的原因,來自于Aoun的個人經歷。
他的一位近親曾經患有心臟病,而當時自己能做的只是待在重癥監(jiān)護室外等待,這讓他意識到醫(yī)療體系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樣??吹结t(yī)生要從多個來源獲取健康記錄,要等數天數數周才能得到測試結果,還要面臨衛(wèi)生系統內的溝通障礙,他想到,或許可以建立一個新的模型,它的重點是預防、提升效率和連接性工具,可以基于每個人的需求和目標,定制能日益智能的健康計劃。
去年Forward團隊建立了一個倉庫,開始開發(fā)AI驅動的醫(yī)生辦公室原型。在公司成立僅90天后,開始有患者出現在他們的辦公室。
Forward的移動應用
一年后的現在,Forward團隊已經有40多人,成員有來自Google、Facebook、Uber和Palantir的工程師。公司投資人包括Khosla Ventures,Founders Fund,John Doeer和First Round Capital等機構,以及Saleforce的CEO Marc Benioff和Google的董事埃里克·施密特。
不過這不是Aoun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他曾創(chuàng)立自然語言處理公司Wavii,該公司在2013年被Google收購。后來他還做過Alphabet特別項目部門的負責人。
試圖轉變現有的醫(yī)療健康模式,讓Forward顯得與眾不同,不過仍面臨不少挑戰(zhàn)。
Forward不是第一家收取固定費用,提供健康服務的公司。同類公司還有Iora Health和MedLion,而且前者已融資超過1.2億美元。它也不是第一家擁有線下實體店的公司,比如Carbon Health也在舊金山開了一家診所,提供真正的臨床服務,不過需要有醫(yī)療保險才能接受治療。
國內也有像Forward一樣,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做健康管理的公司,最突出的就是雷鋒網曾報道過的已經融資近2億美元的碳云智能,不過它沒有線下的實體店面。
再比如,雖然Forward提供了一些健康服務,但其多數用戶除了是公司會員,還保有自己的傳統健康保險,畢竟不是每一種傳統的醫(yī)院或醫(yī)療體系服務,這家公司都能提供。
Aoun稱,"我們現在提供的是初級保健,畢竟還不是百分百的醫(yī)院。但我們每天都會增加更多服務,讓你最終離不開整個系統。"
這服務包括持續(xù)的健康監(jiān)測,身體掃描,婦女生殖健康服務,旅行疫苗接種,藥物治療,營養(yǎng)咨詢,血液測試和皮膚護理。如果會員需要一個Forward不能提供的服務,它還會協助找到最好的,也最具成本效益的選擇。最終,Forward計劃將越來越多的服務納入其體系。
這也意味著公司會員除了日常保險,每月還要付額外的149美元。Aoun自己也稱,公司的服務很智能,但還不夠便宜,它就像特斯拉Model S,而不是Model 3。不過他表示,自己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更完整的醫(yī)療體驗。
不過通過將被動治療轉變?yōu)橹鲃宇A防,Forward也可以成為一種更廉價的健康計劃。畢竟無論國內外,醫(yī)療費用往往是一大筆負擔,少患病也意味著減少支出。雷鋒網了解,Forward約15%的早期用戶就來自醫(yī)療服務不足的社區(qū),他們獲得了免費會員資格。
所謂“上醫(yī)醫(yī)未病之病,中醫(yī)醫(yī)欲起之病,下醫(yī)醫(yī)已病之病”,也許以后醫(yī)院的作用就不是治療。
推薦閱讀:
CB Insights發(fā)布最佳AI企業(yè)Top 100,醫(yī)療健康公司都在做什么?
在精準醫(yī)療的風口,醫(yī)院、醫(yī)保、互聯網醫(yī)療如何順勢而為?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