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上上周,特斯拉公布了“超級計劃的第二部分”:
1. 創(chuàng)造驚人高效的、配備集成儲電功能的、美觀的太陽能板
2. 擴充電動汽車產品線,滿足各細分市場需求
3. 通過大量的車隊學習功能,開發(fā)出比人類手動駕駛安全10倍的自動駕駛技術
4. 讓車輛在閑置的時候,通過分享來為你賺錢。
就特斯拉目前的發(fā)展模式來說,前三個計劃并不讓人驚訝;而真正讓人驚訝的是其計劃的第四條:汽車分享:
全自動駕駛得到監(jiān)管部門批準后,這將意味著您可以從幾乎任何地方召喚您的特斯拉。上車后,在抵達目的地的途中,您可以睡覺、閱讀或做任何其他事情。
您還可以很便捷地在特斯拉 App上設定一個按鍵,將您的座駕加入到特斯拉共享車隊,讓愛車在您工作或休假時為您賺取收入,從而大大抵消、甚至有可能超出月貸款或租賃成本。這將大大降低真實的擁有成本,以至于幾乎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一部特斯拉。由于大部分車主每天的車輛使用率只有 5% 至 10% ,全自動駕駛車輛的基本經(jīng)濟效用,將很可能是非自動駕駛汽車的數(shù)倍。
而在客戶用車需求大于客戶擁有車輛數(shù)量的城市,特斯拉將會運營自己的車隊,無論您身處何處,我們都確保您可以召喚到我們的汽車。
上周六,馬斯克揭示了未來特斯拉汽車分享服務的一些新細節(jié),屆時特斯拉的車主們將要給使用自己汽車的人進行評級。他表示:
你能夠對車輛的使用者作出限定,例如只面向五星級的用戶,或任何人,或者只限家庭用戶,等等。當你想要回汽車時,你可以利用這個app,汽車就會返還給你。
這其實與汽車共享老大Uber的模式非常接近了,特斯拉大有叫板Uber的勢頭。在汽車分享方面,Uber已經(jīng)完成了它的第20億單了,它需要害怕特斯拉這家迄今為止只售出14萬汽車的小型汽車公司嗎?
我的觀點是:Uber絕對需要害怕特斯拉。特斯拉給汽車共享行業(yè)帶來的,有兩件重要的事情:有優(yōu)勢的品牌,以及軟件帶來的美好的用戶體驗。
雖然特斯拉汽車現(xiàn)在在路上的經(jīng)驗并不十分豐富,但是馬斯克一直在建立特斯拉的品牌影響力。讓人驚訝的是,Model 3自發(fā)行以來,預定量已經(jīng)超出預期,在最開始的一周中預定量就突破了30萬。更讓人驚訝的是,很多預訂者都愿意等上幾年才拿到車。僅僅看Model 3的受歡迎程度,我們就不難預測特斯拉汽車共享App的受歡迎程度。
然而,對于市場領導來說,品牌忠誠度從來都不是殺手锏。要讓顧客變成忠實用戶,特斯拉需要讓消費者從一開始就對特斯拉的汽車共享保持期待。這就意味著特斯拉需要給予消費者一些“提前”的體驗,讓消費者相信特斯拉比其他品牌更有優(yōu)勢。特斯拉關注的是中高端市場,Roadster發(fā)布后,特斯拉就捕獲了大眾對于特斯拉的想象,之后,特斯拉發(fā)布的一系列汽車擴展了特斯拉市場與顧客群,這建立了特斯拉的品牌影響力。而Uber采取的也是相似的道路,在其早期,Uber Black高級轎車系列是Uber的關注重點,隨后,Uber的業(yè)務才開始擴展,深入尋常百姓家。
那么,特斯拉“提前”的汽車共享體驗是怎樣的呢?首先便是高度統(tǒng)一的車輛體驗。Uber的車輛品牌、種類、質量不一,而特斯拉將會給予顧客統(tǒng)一的高端車輛體驗。同時,特斯拉汽車還能提供全景式的車篷、安靜的行程,以及寬敞的內部,所有這些對于顧客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更重要的是,特斯拉能夠提供更為高科技的體驗。我非常相信汽車的未來是汽車科技,而不是工程。而說到汽車科技,特斯拉便是代表。特斯拉的每一款車都以其標準的網(wǎng)絡連接、先進的資訊娛樂系統(tǒng)和移動網(wǎng)絡整合著稱,這些功能足以吸引消費者來享受它的汽車共享服務。
不過和Uber相比,特斯拉也有自己的劣勢。作為汽車共享領域的領頭羊,Uber有著最高的500億美元市值,且有著龐大的用戶基礎;作為自動駕駛汽車的創(chuàng)新者,特斯拉有著最新的技術。如今兩方都想通過自己的原有產品來闖入一個設有嚴重壁壘的市場,究竟誰更勝一籌?
從汽車共享來看。目前,在汽車共享領域,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特斯拉模式,我擁有自己的車,別人來借用;另一種是Uber以及Lyft模式,公司擁有自己的車,用戶來借用。乍看之下,馬斯克互幫互助的共享計劃顯得很有吸引力。但真正會有人愿意共享自己的車輛嗎?更何況是造價不菲的特斯拉電動汽車。這并不僅僅是特斯拉等汽車廠商能夠做得了主的事情。
因此,雖然馬斯克對于汽車共享有著一個無比光明的暢想,但Uber與特斯拉之間距離“真正的對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最后結果會如何,我們還不得而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特斯拉將會為汽車共享領域注入新血液。雖然現(xiàn)在說特斯拉要在汽車共享領域超過Uber還為時過早,但是自動駕駛汽車的入侵將會大大影響汽車共享行業(yè)。
Via:Medium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