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大壯旅 | 2016-08-27 11:30 |
近日,據多家外媒報道,蘋果在移動軟件領域又盯上了兩大新趨勢:一是利用人工智能打造應用、升級云服務質量,二是通過信息應用在社交內容分享上占得先機。
不過,蘋果的想法總是與眾不同,它在趕這兩大新趨勢的同時并不會侵擾現有行業(yè)巨頭的利益,因此也就避免了不必要的正面沖突。
| 孤獨的人工智能之路
蘋果在AI領域的穩(wěn)步推進也是有目共睹,繼今年6月WWDC上宣布iOS 10將啟用AI技術后,它們又收購了機器學習初創(chuàng)公司Turi。
同時,Backchannel還將Siri視作蘋果在AI領域的典型作品。這一個人語音助手在2014年就用上了AI技術,它可以通過對話理解用戶的需求。在Siri的成長過程中,它還習得了機器學習大法,通過吞吐更多數據變得更加聰明。
現在的Siri雖然與科幻電影中的理想語音助手相差甚多,但已經有了明顯進步。它已經可以根據用戶喜好推測你想要打開的應用,通過分析email數據識別通訊錄中沒有的來電人信息,同時它還能篩選新故事,識別照片中的人和位置并判斷Apple Watch用戶是否在鍛煉。
這些細節(jié)讓人們再次找回了對蘋果的信心,在AI時代它并沒有被谷歌拋在身后。
谷歌在機器學習領域早已浸淫多年,它們?yōu)榇送度肓司薮蟮娜肆ξ锪?。在最新的財報會議上,該公司稱谷歌已經有100多個團隊用上了機器學習技術。在這份長長的名單上,不乏有谷歌搜索、Google Now、Gmail、Google Photos和Allo等明星移動應用。
不過,就像Backchannel提到的,蘋果與谷歌在AI領域有著完全不同的發(fā)力點。對用戶隱私至上的蘋果來說,iOS平臺上所有與AI有關的應用和服務都需要設備在本地完成計算和處理的全過程,蘋果不愿經手任何用戶數據和習慣。蘋果這樣做確實有個好的出發(fā)點,但設備性能的局限性讓機器學習算法的處理能力大打折扣,限制對用戶數據的吞吐同時也減慢了蘋果AI算法的進化速度。
對于用戶數據問題,蘋果正準備用差別隱私技術(Differential Privacy)予以處理,通過該技術,就可使系統(tǒng)在不影響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幫助發(fā)現大批量用戶的使用模式。為了掩蓋個人身份,差別隱私會為個人使用模式的小樣本中加入數學噪音。
按照蘋果的說法,差別隱私是一個統(tǒng)計學的概念,在試圖更多分析了解一個群組信息整體趨勢的同時,可以盡可能少的了解這個群組中的個體詳情。利用差別隱私,蘋果可以收集和存儲其用戶數據,并從中總結出用戶們在做什么、喜歡什么、想要什么等,但同時又不會提取到有關該群體中任何可能會侵犯隱私的個人信息。并且在理論上,黑客或者情報機構也不可能提取到這些個體信息。
| iOS社交屬性的補強
在社交內容分享上,蘋果也加快了腳步。據彭博社報道,蘋果正在測試新的類Snapchat應用,力圖與快速膨脹的Snapchat和Facebook的Instagram一戰(zhàn)。這款應用可以“錄制視頻、加濾鏡和涂鴉,用戶還能將其分享給朋友或社交網站”,而且整個過程都可以在1分鐘之內搞定。
除此之外,新的iOS還會加入更多社交功能,如支持各種表情包的新版iMessage、涂鴉工具和內置的應用商店。
不過,按照蘋果的一貫作風,這些新功能依舊是iOS設備專屬,而這對社交這盤大棋來說并不是利好消息,畢竟社交平臺的用戶基數是其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而風靡全球的Facebook、Instagram、微信等應用無一不是跨平臺的超級巨獸。眼下,iPhone銷量剛剛突破10億臺,僅靠自家的單一平臺,想快速將iMessage推進5億用戶俱樂部恐怕比登天還難。
不過蘋果此舉也可以理解,畢竟iPhone和iPad的硬件銷售收入才是蘋果的真正支柱。
如此看來,蘋果的新戰(zhàn)略也真是一團和氣,因此在其戰(zhàn)略擴張的路上就少了谷歌、Facebook和Snapchat這樣強悍對手的阻擊,庫克還真是位戰(zhàn)略大師。
via the street
推薦閱讀: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