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小五 仁 | 2014-09-18 12:32 |
“行走的力量”是陳坤創(chuàng)辦的公司東申童畫在2011年發(fā)起的一個心靈建設公益項目。9月9日,陳坤在微信公眾號上宣布這個項目即將推出兩款智能硬件:K.Band行走手環(huán)和K.Cam行走隨身拍。
9月15日K.Band在京東開始預售,3天時間預購量達到15000臺。這是陳坤的號召力,但也是這款產(chǎn)品“科技+時尚+公益”幾股力量的整合體現(xiàn)。來聽聽K.Band背后的硬件合作伙伴怎么說。
K.Band背后的硬件合作伙伴是Base在深圳的樂心,這支團隊相信關注雷鋒網(wǎng)的讀者們或多或少有些了解。樂心在近兩年前后推出過智能手環(huán)、健康秤和血壓儀,而在這之前他們做了多年的醫(yī)療健康硬件開發(fā)。
在樂心負責K.Band這個項目的Ryan告訴我們,在K.Band上樂心主要負責硬件研發(fā),而東申童畫則負責產(chǎn)品設計和包裝,之后雙方會調(diào)動各自的渠道資源將K.Band推向市場——這是兩家合力打造的產(chǎn)品,前者科技,后者人文。
對于東申童畫來說,這次推出的行走手環(huán)是對“行走的力量”精神的延伸。這個心靈公益項目已經(jīng)做了4年,獲得了社會和媒體的一致認同,但陳坤的團隊一直在嘗試用更多的方式和渠道將“行走“的理念分享傳遞給更多人。行走手環(huán)作為一個媒介,能夠利用它本身的時尚、科技以及趣味互動性,將行走的理念讓更多人了解和踐行。
對樂心來說,K.Band上的這次合作讓手環(huán)能夠借勢陳坤的能量以及行走的力量本身的傳遞的精神價值。智能手環(huán)絕對是小眾概念,流量導入是它普及的催化劑。
有意思的是,關注陳坤本人和智能手環(huán)的群體有著很多共性,比如絕大部分是20-40歲的男性,這群人是典型的科技/文藝/戶外愛好者。
Ryan告訴我們在K.Band上他們并不強調(diào)科技,也不強調(diào)陳坤,而希望是everybody。
K.Band的第一批用戶實際上是今年7月份“行走的力量”戈壁徒步行走的十幾名志愿者。所以Ryan表示他們在設計的時候甚至有意弱化了K.Band的科技元素,比如沒有手環(huán)上常見的LED屏,功能也基本上以計步和記錄能量消耗為主,突出防水和續(xù)航。
(Image Credit: 東申童畫)
跟樂心的BonBon一樣,K.Band也是一款跟微信打通的手環(huán);用戶在微信里就能看到自己的數(shù)據(jù)和排名,分享和互動更簡單。
Ryan表示無論樂心還是東申童畫對K.Band都有不錯的預期。Ryan還告訴我們,K.Band有一個簡單的公益計劃,即每一個用戶購買手環(huán),東申童畫會向瓷娃娃基金會捐助9.9元。
行走的力量希望借助陳坤和項目本身的影響力,成為一個慈善公益平臺,去幫助更多需要資助的慈善公益團體?!坝梦覀兊男凶?,換來罕見病患者的行走希望?!毕Mㄟ^這樣一個簡單的方式,讓大家在關愛自身的同時,將關愛傳遞下去。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詳情見轉(zhuǎn)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