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從0到1,系統地打造一個完整的數據庫”,是數據庫大賽領域的新高度。5月10日,作為國內首個分布式數據庫內核開發(fā)大賽,“OceanBase數據庫大賽”公布獲獎名單,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參賽隊伍奪冠,贏得20萬獎金。
“OceanBase數據庫大賽”面向高校青年人才,歷時9個月,吸引了國內外包括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246所知名高校在內的共1179支團隊,近2000名數據庫愛好者參賽。大賽由國內分布式數據庫領導者OceanBase主辦,聯合華東師范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協辦,開創(chuàng)了國內分布式數據庫領域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大賽聚集了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彭智勇、東北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于戈、華東師范大學數據學院院長錢衛(wèi)寧等國內十位頂尖科學家和專家教授擔任評委。
作為中國人民大學參賽隊伍的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數據工程與知識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教授范舉表示:“From Zero to Hero,從零開始,數據庫作為重要的基礎軟件,其實正欠缺的是這樣一批青年的開發(fā)者。把一個東西從零做出來,和借助現有的框架在上面做再開發(fā),我認為是有個非常大的區(qū)別的。這是OceanBase大賽最吸引我的地方?!?/p>
數據庫人才短缺是世界性難題。根據中國信通院的《數據庫發(fā)展研究報告(2021)》,當前數據庫人才培養(yǎng)渠道主要有三個:高校教育、培訓機構和企業(yè)。傳統的數據庫類人才培養(yǎng)模式存在“理論課程內容依賴國外開源數據庫,缺少國產自研數據庫教材;理論與應用脫鉤,缺少數據庫操作實踐方面的學習等”痛點。
產教融合是培養(yǎng)年輕人才的有效路徑。對于想要深入學習數據庫的在校生而言,能夠在掌握理論的同時得到產業(yè)一線的鍛煉,在實踐中掌握最前沿的技術能力,非常必要。
中國計算機學會數據庫專業(yè)委員會執(zhí)行委員、華東師范大學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周烜教授認為,數據庫人才培養(yǎng)除了要學習艱深的科技理論知識外,還需要去動手實踐,一行一行地去理解代碼,這樣才能夠編寫出像樣的數據庫系統?!拔蚁M院髸懈噙@樣的比賽,能夠吸引更多的學生,來學習數據庫系統的代碼,幫我國培養(yǎng)更多的數據庫系統人才?!?/p>
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開始參與到產教融合中,通過聯合高校搭建競技平臺、出版教材等,幫助產業(yè)培養(yǎng)人才。本次大賽主辦方OceanBase CTO楊傳輝表示:“過去我們中國數據庫是追隨國外主流廠商,但我相信未來中國能夠走出屬于中國自己的道路。我們希望搭建這樣一個數據庫系統知識的練兵場,幫助年輕人樹立信念、提供實踐土壤,從而使他們?yōu)閿祿旒夹g創(chuàng)新貢獻智慧和力量,成為改變國產數據庫行業(yè)的下一代?!?/p>
雷峰網(公眾號:雷峰網)
雷峰網版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