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17年2月13日,雷鋒網從金山的公告中獲悉:金山與騰訊將一起轉授傅盛超過40%的獵豹公司的表決權。
在此公告之前,金山持有獵豹約62.84%的表決權以及47.15%的股權,而交易完成后,金山將持有獵豹25.03%的表決權以及47.15%的股權。同樣在金山的公告中提到,騰訊將轉授傅盛以47,952,102獵豹B類普通股所附帶的表決權,折合約為4.5%左右的獵豹公司表決權。
也就是金山和騰訊兩家在不減持股票的情況下,將大于40%的投票權交到了傅盛手里。這是對傅盛和獵豹獨立經營的信任,也是對獵豹此后經營業(yè)績的信心。
在過去一年獵豹不斷強調轉型的背景里,今天轉授的動作不難理解。2016年,獵豹花費5700萬美金收購移動新聞聚合服務News Republic,推出直播產品Live.me。這兩者一個被媒體稱為海外版的今日頭條,另一個則被稱為海外版的小咖秀。獵豹對外講述的戰(zhàn)略,也從“工具出海”變成了“個性化的內容分發(fā)”。
轉型在財務上則直觀表現(xiàn)為成本升高,利潤下滑以及收入多元化。獵豹在2016年Q2和Q3財報中都體現(xiàn)了這些特征:
Q2財報中,成本較上年同期增長58.4%,主要增加的原因來自內容版權的采購、購買第三方流量,以及帶寬、數據量增加后的服務器/帶寬成本(主要也是源于內容產品)。
在Q3財報中,成本較上年增加了47.4%,而毛利潤則比上一年下降了4%。其中R&D研發(fā)成本的增加和購買內容版權的成本都是增加部分的大頭。
目前從獵豹公布的數據以及內容產品表現(xiàn)來看,內容轉型獲得了初步的成功,之后更加可以放手推動。
而2016年,獵豹還有一項頗為讓人關注的動態(tài),也就是在2016年5月傅盛宣布出資5000萬美金成立獵豹機器人公司,進行人工智能機器人的研發(fā)。但雖然叫作獵豹機器人公司,但在大部分新聞報道里都沒有描述確認獵豹公司將作為這一公司的出資方。
雷鋒網在獵豹2016年Q2和Q3的財報中發(fā)現(xiàn),包括News Repubilc、Live.me在內的多項新業(yè)務在財報中均有體現(xiàn),但需要出資5000萬美金的獵豹機器人并未被提及。而同年5月成立的北京獵豹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股東名單中僅有傅盛和林燾兩人。到這里,基本上可以判斷,此前獵豹機器人公司的成立并非是嚴格意義的獵豹公司行為,而是傅盛個人的投資。
而在金山這天的公告里,也提到了今后獵豹機器人公司會發(fā)生變化:
目前,傅先生于機器人業(yè)務中擁有若干權益。為更集中于獵豹集團的管理及運營, 傅先生同意將其于機器人業(yè)務的權益轉讓予獵豹。
獵豹機器人公司從未對外公布過它的研發(fā)方向。在去年5月宣布投資做機器人之后,目前可以查到兩家相關公司:北京獵豹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獵豹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其股東均為傅盛和林燾,注冊資本都是1000萬人民幣,看上去是一家負責硬件,一家負責軟件的組合。
在機器人公司成立之初,傅盛對媒體講道:“獵豹移動未來三年的戰(zhàn)略將會以工具為入口,內容為核心載體,利用大數據提升。而未來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戰(zhàn)略,是人工智能?!蓖瑫r,“獵豹將以軟硬一體的形態(tài)進軍機器人領域,在構建平臺的同時,著重機器人領域的硬件研發(fā)?!蓖瑯釉谌ツ?月,雷鋒網主辦的CCF - GAIR上,傅盛強調“AI+”——尋找AI技術的商業(yè)落地。
跟獵豹的主營業(yè)務相比,人工智能的軟硬件系統(tǒng)的開發(fā)需要重金投入,何況眼下AI還沒有找到明確巨大的商用場景。
但傅盛曾經公開表示過:“被嘲笑的夢想才是值得追逐的,大家認為不靠譜的東西才有機會。”
傅盛也講過:”我要傾盡家產去完成這樣一個夢想?!?/p>
而在金山公告之后,獵豹機器人應該會正式回到獵豹,其中的變通和轉折眼下大概也只有傅盛知道。
但無論怎樣,現(xiàn)在看來,獵豹和傅盛終于用邏清晰的邏輯也許還有幾個季度的進展以及數據說服了股東。我們更期待他們如何講述獵豹機器人的落地。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