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硬創(chuàng)觀察 | 2016-06-03 15:28 |
曾引發(fā)社會關注的“嘀嘀”商標侵權案已于近期完成調(diào)解。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了“嘀嘀”系列商標權的轉讓,原告妙影公司一方則撤回起訴。歷時兩年的商標糾紛案終于落下帷幕。
承辦法官表示,和解對小桔公司、妙影公司而言是一個共贏結果。他同時提醒,新興的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要樹立尊重知識產(chǎn)權的理念,注意避讓他人知識產(chǎn)權,做好品牌創(chuàng)立的前期準備,避免紛爭。諳熟域名重要性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現(xiàn)實中卻總是忽視和域名同樣重要的商標,為此付出慘痛代價的例子比比皆是。
“西柚”變“美柚”
2013年10月以前美柚還叫西柚,但10月初的時候一家名為康訊睿思的公司向西柚、百度、豌豆莢、安智等發(fā)出律師函,稱“西柚”商標為自己所有,要求西柚公司停止使用“西柚”,并將其產(chǎn)品下架。西柚網(wǎng)一言不發(fā),立馬下架產(chǎn)品,三天后在官網(wǎng)宣布西柚品牌升級為“美柚”,當真是吃了個大大的啞巴虧。
新浪“拍客”商標權糾紛案
2004年12月,上海新氧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編李葉飛提出第4441141號“拍客”商標的注冊申請。2007年9月,李葉飛與拍客網(wǎng)CEO韓燕明作為商標共有人經(jīng)核準注冊了該商標,核定使用在第9類的電子出版物(可下載)、計算機程序(可下載軟件)等商品上。
2012年年底,新浪公司在其運營的新浪網(wǎng)、新浪微博平臺上推出“拍客客戶端”與“拍客小助手”等App移動應用程序。據(jù)悉,上述App可以在新浪網(wǎng)與新浪微博上直接點擊下載安裝到手機上,并與新浪微博直接互通。
2013年2月,李葉飛與韓燕明與新浪公司進行溝通,要求后者停止上述使用“拍客”商標的侵權行為,但雙方并未達成一致意見。
其后,李葉飛與韓燕明以商標侵權為由,將新浪公司訴至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令新浪公司停止商標侵權行為,同時賠償其侵權使用商標費用360萬元。
陌陌商標遭搶注,上市受影響
2014年,北京知識產(chǎn)權法院受理了一起普通的注冊商標侵權案件,被告方為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被告理由是由于其侵犯了原告注冊的45類第“11312563”號陌陌商標。公開資料顯示,該商標由杭州尖銳軟件有限公司申請,申請日期為2012年8月6日,專用權期限為2014年1月7日至2024年1月6日,其適用的商品/服務列表包括4502社交陪伴、4505交友服務/婚姻介紹/計劃和安排婚禮服務,4503服裝出租等。
而根據(jù)商標局網(wǎng)站的資料顯示,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已經(jīng)注冊商標超過60個,涵蓋科技應用、地理等多個范圍,涉及第9類可下載軟件、第35類廣告、第38類信息傳送等,但并沒有涉及45類的商標。其中,最早注冊的一個商標時間為2011年9月8日,而陌陌上線iO S版本的時間在當年8月。一家來自杭州的公司于2012年在第45類涉及婚介、交友的列別注冊了“陌陌”商標。
2012年,正是陌陌風生水起之時。雖然有不少來自各地的公司搶注“陌陌”在各個類別,但是第45類這個關鍵類別被他人搶注,對北京陌陌來說,顯然是一個遺憾的錯誤。
特斯拉商標拉鋸戰(zhàn)
在2006年9月6日,廣東商人占某已經(jīng)在12類汽車等商品上申請注冊第5588947號‘TESLA’商標,并于2009年6月28日獲準注冊。占某還在其商品的生產(chǎn)和銷售過程中,使用了相關標識。
在2013年3月,特斯拉公司針對第5588947號“TESLA”商標向商標局提出連續(xù)三年停止使用撤銷申請;隨后于2013年4月,特斯拉公司針對該商標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爭議申請,請求撤銷該商標。2013年9月3日,特斯拉公司針對占某向法院提起兩起訴訟,分別主張占某侵害著作權和構成不正當競爭。特斯拉公司主張,其對‘TESLA’享有著作權, “TESLA”和“特斯拉”是其字號,占某及其委托生產(chǎn)商在其商品、網(wǎng)站、微博、報紙上使用上述作品和字號,侵害其著作權,并構成擅自使用他人字號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故請求法院判決占某等人停止侵害,刊登聲明消除影響,并因侵害著作權和不正當競爭分別賠償經(jīng)濟損失110萬元和310萬元。
而在2014年6月30日,占某針對特斯拉公司、拓速樂汽車銷售(北京)有限公司向北京市三中院提起侵害商標權訴訟,主張?zhí)厮估炯捌滗N售商拓速樂公司銷售“TESLA”牌電動汽車侵害其第5588947號“TESLA”注冊商標專用權,請求法院判決特斯拉公司及拓速樂公司立即停止銷售“TESLA”牌電動汽車,關閉展廳、服務中心、超級充電站,停止有關宣傳行為,賠禮道歉并賠償經(jīng)濟損失2394萬元。
經(jīng)過調(diào)解,雙方握手言和,占某放棄使用“TESLA”等有關標識,特斯拉公司放棄向占某主張賠償損失。
IPAD入華費花了3.8億
2001年,臺灣唯冠在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注冊了iPad商標,深圳分公司則隨后單獨注冊了中國大陸地區(qū)的iPad商標,這就為日后的情況埋下了隱患。
蘋果之后策劃iPad產(chǎn)品,立刻發(fā)現(xiàn)商標的問題,于是通過英國子公司IP向臺灣唯冠打包購買了iPad商標的使用權。由于臺灣唯冠的隱瞞,蘋果方面并不知道其實iPad在中國大陸的商標沒有到手。等到iPad在華開售,問題就暴露出來了。雙方最終對簿公堂各執(zhí)一詞。最終的結果是,蘋果為中國大陸的iPad商標掏了6000萬美元,而此前向臺灣唯冠的打包購買時才不到6萬美元,前者竟是后者的1000倍!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