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雷鋒網消息,6 月 24 日,據(jù)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將采取措施,阻止中國企業(yè)投資美國科技公司,同時將阻止額外的美國技術出口到中國——這兩項措施,毫無疑問將加劇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摩擦。
而特朗普之所以要出臺這兩項措施,目的就是遏制我國的【中國制造 2025】。根據(jù)已經發(fā)布的【中國制造 2025】綱領,我國將在十個領域實現(xiàn)技術重點突破,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yè)、高檔數(shù)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設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設備、新材料、生物醫(yī)藥及高性能醫(yī)療器械。
據(jù)了解,美國商務部正在制定規(guī)則, 禁止中資占比 25% 的機構收購美國政府所宣稱的【重要工業(yè)科技】的公司;不僅如此,根據(jù)知情人士透露,最終出臺的結果中,中資占比的比例甚至可能更小。換句話說,美國非常忌憚中資參與到針對美國科技企業(yè)的收購中去。
另外,美國財政部和國土安全部正在聯(lián)合制定一項增強版的出口控制條例,目的是保證上述技術不被出口到中國。這一消息印證了白宮貿易顧問 Peter Navarro 上周的話,他宣稱,美國科技的【皇冠明珠】正在面臨著(來自其他國家的)數(shù)萬億美元的追捕——這里沒有明確說出是哪個國家,但不言而喻的是,Peter Navarro 把槍口對準的是中國。
美國將要采取的上述措施引起了相關的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的關注。它們擔心的是,美國政府的出口限制政策可能會影響到業(yè)務發(fā)展;另外,也有不少機構對投資限制進行反對,不過貌似實質上的影響并不大。
畢竟,受到中美貿易影響,中資正在加速撤離美國。
雷鋒網了解到,根據(jù)經濟咨詢公司 Rhodium Group 在 6 月 19 日發(fā)布的報告,2018 年的前五個月,中國在美國的并購和直接投資僅為 18 億美元,同比下降了 92%。報告稱,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政府實施嚴格管控跨境資本流動,國內強力去杠桿、防控金融風險的政策;另一方面美國特朗普政府基于國家安全考慮,對中國投資嚴加審查,威脅要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
顯然,就現(xiàn)狀而言,第二個原因對中資撤離美國的影響更大一些。
另外,美國商務部部長 Wilbur Ross 對華爾街日報表示,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已經表明將會保護美國科技的愿望;任何能夠保護美國科技的可能性措施都處于評判之中,包括潛在的出口管制。這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華爾街日報所報道的消息。
其實,在這場貿易摩擦之前,美國監(jiān)管部門已經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了中資對美國科技企業(yè)的收購,比如說有中資背景的 Canyon Bridge 對美國半導體公司 Lattice 的收購,以及清華紫光計劃收購鎂光,都是被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S)否決的。
然而,過去美國通常會對中國國資背景的投資機構進行審查,而這一次不同,無論是國有資本還是私有資本都將被列入到美國政府的監(jiān)管范圍,因為美國政府相信,中國政府能夠對所有的中國公司施加重大影響——可以說是非常美國了。
不過雷鋒網了解到,到目前為止,這兩項措施還沒有制定完成,也因而沒有對外正式宣布;美國相關部門正在對限制出口的公司和技術進行判定——具體的細節(jié)都尚處于變動之中,但在美國上上下下的忌憚之下,它們的出臺恐怕只是時間問題。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