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早在今年 4 月份,坊間關于“億航無人機赴美上市”的傳聞就鬧得沸沸揚揚;近日,這一消息迎來實錘,塵埃落定。
2019 年 10 月 31 日,美國 SEC(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官網(wǎng)上公布了中國無人機制造商億航智能(以下簡稱億航)遞交的招股書,這家公司計劃赴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EH”。
招股書顯示,此次億航 IPO 的承銷商包括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貸、Needham & Co 和老虎證券;不過,暫未透露首次公開招股的發(fā)行價格區(qū)間,及股票發(fā)行數(shù)量。
或許是為了今年能夠成功赴美上市,億航在今年的大動作并不少。
今年 1 月,億航獲得中國民航總局授權,成為國內首家測試自主飛行器的公司,并在廣州試用低空無人機搭載乘客。到了 5 月,國際航空快遞企業(yè)中外運敦豪與億航在廣州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發(fā)布了國內首個全自動智能無人機物流解決方案,解決最后一公里的送貨問題。6 月底,億航首次批量交付“億航 216”載人級電動自動駕駛飛行器(AAV),9 月又宣布完成了新一輪批量交付。
迄今,億航 216 已經(jīng)陸續(xù)交付給中國、歐洲及北美地區(qū)來自旅游、醫(yī)療、交通行業(yè)的客戶,將來可投入市場需求的多種應用場景,例如空中游覽、醫(yī)療緊急運輸、物流運輸及交通出行。
不過,從融資情況和財務數(shù)據(jù)來看,億航的現(xiàn)狀似乎籠罩著一團迷霧。
雷鋒網(wǎng)在企查查上發(fā)現(xiàn),從億航成立至今,這家公司一共有過以下四次融資:
2014 年 1 月,獲得 100 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
2014 年 6 月,獲得來自 PreAngel 的 Pre-A 輪融資,金額未知
2014 年 12 月,獲得 10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2015 年 8 月,獲得 4200 萬美元 B 輪融資
也就是說,從公開數(shù)據(jù)來看,億航近年來并未獲得任何融資。相比之起同行的大疆,兩家公司在 2015 年的融資規(guī)模相差不大;但大疆在 2018 年 5 月融資了 10 億美元,當時的估值達 150 億美元。
億航提交的招股書上也顯示了其近年來在營收和虧損方面走向:
2017 年、2018 年營收分別為 3169萬元、6649 萬元
2019 年上半年營收為 3238 萬元,較去年同期的 3836 萬元下降了 15.6%
2017 年、2018 年凈虧損分別為 8658 萬元、8046 萬元
2019年上半年凈虧損 3764 萬元,較去年同期的 2649 萬元增加了 42%
根據(jù)以上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知,到了 2019 年(上半年),億航的營收能力在減弱,而凈虧損卻在放大——對于要上市的億航來說,這并不是一個好的趨勢。
實際上,早在今年 4 月,坊間就流傳著億航準備赴美上市的計劃。不過,這項計劃最終被億航推遲,轉而準備通過私募融資活動籌集至多 2 億美元資金;期間,瑞士信貸和摩根士丹利一直積極幫助億航籌備 IPO 的相關事宜。
如果說,在無人機領域也有網(wǎng)紅的話,億航絕對名列其中;但億航也如同所有“網(wǎng)紅”一樣,有過高光時刻,也有過站在風口浪尖的時刻。
2014 年,億航在中國廣州成立,致力于仉的研發(fā)、生產(chǎn)、銷售、服務一體化。創(chuàng)立早期,億航就推出了 Ghost 無人機,這款無人機的特色在于可以使用手機 App 來進行操控;隨后,Ghost 無人機在海外眾籌網(wǎng)站 Indiegogo,取得了 86 萬美元的成績。
雷鋒網(wǎng)注:上圖為 億航 184
不過真正讓億航成為網(wǎng)紅的并不是消費級產(chǎn)品,而是一款載人飛行器——億航 184。2016 年 1 月,億航在 CES 上發(fā)布了首款載人飛行器;從此,億航名聲大噪,甚至被 Fast Company 評為 2016 最佳創(chuàng)新公司,并登上了美國百年雜志《大眾機械》的封面。
然而,億航在享受來自世界的矚目時,也遭到了眾多非議。當時,不少人質疑億航 184 的可實現(xiàn)性、安全性以及法律相關問題;還有人認為,億航發(fā)布這款產(chǎn)品只是為了給資本方一個交代。
此后,億航試圖推動產(chǎn)品的商業(yè)化落地。2016 年 5 月,億航自曝獲得美國一生物科技公司 1000 臺定制版億航 184 訂單,用于器官移植運輸;不過,截至當年 12 月底,該項目也沒有什么大的進展。2017 年 2 月,迪拜宣布采用億航 184 作為“無人機的士”,并且于當年 7 月開始試運營;然而,這一項目被外媒批評為噱頭。2018 年,億航派出 1374 臺無人機在西安進行表演,最后卻“翻車”。
億航自己也深知日子不好過,分別在 2016 年年底裁員 70 人,2017 年年底于美國宣布破產(chǎn)(美國分公司)。
雖然外界調侃億航為“過氣網(wǎng)紅”的聲音不絕于耳,但不得不承認,億航仍是“站立”在無人機領域的資深玩家;畢竟放眼全球,許多優(yōu)秀的無人機企業(yè)已經(jīng)“倒下”:
紅極一時的 Zano 無人機在 2015 年倒閉
國內排名前三的零度 2016 年一次性裁員 134 人
2017 年,全球排名前三的無人機制造商 Parrot 裁掉三分之一的員工;幾乎同時期,無人機明星企業(yè) Lily 宣布關閉
美國無人機老大 3D Robotics 也退出了無人機硬件市場
不過,由于大疆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強勢地位,億航想要分一杯羹并非易事。根據(jù) Gartner 公布的數(shù)據(jù)估算:2018 年全球無人機市場產(chǎn)量達 313 萬臺,市場規(guī)模達到 73 億美元,同比增速達到 28%;預計 2019 年全球無人機市場出貨量達 370.7 萬臺。然而,美國占全球無人機市場份額的 65%,中國位居第二,卻僅僅占了 5%。
換句話說,如果國內無人機公司想要存活下來,就要將目光鎖定在美國市場。不過,據(jù)媒體報道,美國市場份額絕大部分都在大疆手里,比例不低于 70%。這樣一來,無人機市場的融資開始兩極分化,大疆越來越受到資金方認可,國內其他無人機公司獲得融資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少;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趨勢可能會更加嚴重。
盡管如此,億航也保持著樂觀的態(tài)度。億航 CEO 胡華智曾經(jīng)在一次采訪中表示:
我們不會在無人機市場上去跟競爭對手去一天到晚的去死嗑,或者說去打價格戰(zhàn),不想把這個行業(yè)搞壞。傳統(tǒng)的無人機定位是航拍,而無人機的應用還有很多,大疆只是占據(jù)了一小部分市場,億航還有很多機會。
而且,在今年,億航還聘請了徐華翔擔任其首席戰(zhàn)略官——在加入億航智能之前,徐華翔在摩根士丹利任亞太交通運輸研究部主管兼執(zhí)行董事,負責帶領研究團隊覆蓋中國航空和交通運輸相關行業(yè),包括航空、物流、機場、鐵路等領域的企業(yè)。
億航在招股書中表示,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該公司在中國擁有 138 項已頒發(fā)的專利,其中許多涉及核心技術,如飛行控制和指揮控制系統(tǒng)。
雷鋒網(wǎng)認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億航選擇在此時謀求上市,都可以看作是其積極求變,借助資本儲存資金的方式。如果進展順利,億航將會搶先大疆,成為中國無人機領域海外第一股。
不過,上市最終是否會為億航帶來逆襲的機遇,仍然充滿了未知數(shù)。
相關文章:
獨家 | “過氣網(wǎng)紅”億航在美國申請破產(chǎn)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