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王金許 | 2018-01-06 01:07 |
雷鋒網 1 月 6 日消息,針對 2017 年 12 月 11 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對百度公司涉嫌違法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及相關問題提起消費民事公益訴訟。以及 2018 年 1 月 2 日,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已正式立案的消息。百度方面回應稱,百度的手機應用沒有能力、也從來不會申請這一權限。
此事最早追溯至 2017 年 7 月,江蘇省消保委結合手機應用侵犯消費者個人隱私的情況,對涉及視聽應用、圖文閱讀、金融支付、旅游出行等用戶較多,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27 家手機軟件所屬企業(yè)進行調查和約談。
2017 年 7 月 4 日,江蘇省消保委向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發(fā)送《關于手機應用程序獲取權限問題的調查函》,要求其就旗下“手機百度”、“百度瀏覽器”等兩款手機軟件存在的相關問題派員前來接受約談。兩次約談后,百度方面并沒有實質性整改。
據江蘇省消保委的消息,“手機百度”“百度瀏覽器”兩款手機 APP 在消費者安裝前,未告知其所獲取的各種權限及目的,在未取得用戶同意的情況下,就獲取了諸如“監(jiān)聽電話、定位、讀取短彩信、讀取聯(lián)系人、修改系統(tǒng)設置”等各種權限。
以下為百度官方回應全文:
我們已經從媒體報道里知悉了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江蘇消保委”)提起的訴訟。百度歷來高度重視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工作,在保護公民個人信息方面,我們和消保委的立場和根本出發(fā)點是一致的。
事實上,過去數月里,在江蘇省消保委的要求下,我們雙方就手機應用產品的隱私保護和用戶權限管理機制問題進行了多輪溝通,對江蘇消保委方面的疑問進行了說明和澄清。借此機會也向媒體和廣大公眾澄清。
媒體報道里提及的“監(jiān)聽電話”,百度的手機應用沒有能力、也從來不會申請這一權限。在與江蘇消保委的溝通中,我們詳細介紹了各項權限的使用場景。如百度相關應用獲取地理位置、獲取短信、通訊錄等授權,都是在合理使用范圍內的,且都是用戶在獲取天氣信息、登錄驗證、社交等場景下,首先彈窗提示用戶是否授權使用該權限以獲得相應服務,如果用戶不授權則百度不會使用該權限,而用戶授權使用之后也隨時可以自主選擇關閉相應權限。
我們會繼續(xù)與江蘇省消保委積極溝通,與消保委一起讓個人信息安全得到更廣泛的重視、在互聯(lián)網及其他行業(yè)得到更充分的保護。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