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編者按,在中國的地圖/導航市場有一個迥異的現象,就是在長時間的競爭中并沒有出現科技行業(yè)“721定律”的格局,去年年末,“中國移動端地圖/導航市場研究報告”給出了一個數據,在2015年底4季度中國手機/導航市場活躍用戶份額中,百度和高德的市場份額相當,二者相加超過了70%,而搜狗地圖也相比之前穩(wěn)步增長,占到了10%的市場占有率。這也說明地圖/導航市場的競爭還遠遠沒有趨于穩(wěn)定。
為了站住腳跟,百度和高德早就高調的進軍了車聯(lián)網相關領域,作為“第三大”移動端地圖商,搜狗在此前并沒有透露出什么具體計劃,而在2016 CES Asia上,搜狗地圖發(fā)布了一款“搜狗智能導航”,正式布局車聯(lián)網。
搜狗地圖總經理孔祥來告訴雷鋒網,“搜狗智能導航”將在本月底到下月初左右正式上線,主要面向開車的用戶,雖然手機端會推出App,但更主要的還是針對車機的設計和優(yōu)化,在車機方面,搜狗會與汽車廠商和汽車后裝廠商進行合作,自身暫時并不會推出硬件產品。
對于“搜狗智能導航”這款新產品特性,孔祥來簡單的概括了一下:
“全語音交互,handfree+eyefree,支持多輪對話。”
孔祥來告訴雷鋒網,
擁有上述這些特性的綜合產品,目前只有搜狗一家在做。相對于其他的競爭對手來說,“搜狗智能導航”的差異點主要在于語音交互技術。
搜狗采用的是純自主的語音識別和語義理解技術,這項技術和搜狗地圖進行了深度的整合,目前已經可以實現在車內完全通過自然語音交互的方式進行撥打電話、發(fā)短消息以及各種信息查詢等。這些交互都需要語音技術和導航/地圖等功能有深度的整合才可以,相對于對手來講,搜狗所使用的都是自家技術,在整合方面更有優(yōu)勢。
目前市面上的導航產品,無論是車機還是手機導航,側重點大都是在導航的準確性和即時性上。孔祥來表示:
單純就地圖和導航的用戶體驗而言,現在大家做的都相差不多,只是在一些細節(jié)上各有優(yōu)勢,所以搜狗才決心引入語音技術,在這個方向上做出真正讓用戶感知到差異化的東西。
而搜狗所做的差異化其中一點就是handfree+eyefree,在開車的時候如果能實現這一交互意義非凡。
雷鋒網嘗試了包括目前的“搜狗地圖”在內的多個手機地圖,以及很多車機上的一些導航功能,在交互上都避免不了手動選擇的情況,比如你使用一些地圖的語音功能,對它說“去火車站怎么走”,它就會給你列出一堆的選項,讓你手動選擇目的地。
這種“手動選擇”在行駛狀態(tài)下是不只是方不方便的問題,于安全都有隱患。所以,據了解“搜狗智能導航”在交互上完全可以實現全語音操作,這也是搜狗的側重點與競爭對手不一樣的地方。
對于這種交互方式,孔祥來向雷鋒網表示:
“在車內場景,語音交互在未來可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入口,其重要性或許可類比于瀏覽器至于PC,所以所表面上看只是交互方式的進步,但未來想象空間巨大”。
不知道諸位蘋果用戶在使用Siri的時候有沒有這樣的困惑:你說了一句話之后,想對的前一句話進行補充,但是Siri并不能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你的意思,這樣你就不能自如的和Siri進行表達??紫閬砀爬ǖ摹八压分悄軐Ш健钡娜齻€點中的多輪式對話就解決了這樣一個尷尬的問題。
舉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用戶說:“我要去清華大學”,
機器就會問:“清華大學有N個門,你是要去正門嗎?”
這時用戶回答:“不,我去南門”,
機器就會正確地把目的地設置為清華大學的南門。
注意,這里面用戶第二次說去南門的時候,“搜狗導航”對整個對話就有一個上下文的理解能力,它可以知道用戶說的是清華大學的南門,而不是某個叫做“南門”的地點。
百度地圖“南門”相關地點
這個多輪式對話就涉及到了一個語義識別的問題,孔祥來說,目前“搜狗智能導航”的普通場景識別率大概能做到96%以上,POI的語音識別準確率將近99%,但是語義識別相對于語音識別就要復雜的多,搜狗的解決辦法是針對車內的若干場景進行分別優(yōu)化。比如在導航中最常用的設定目的地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搜狗會根據用戶的表達方式智能地去提示他補充必要的信息,直到確認到精確的目的地為止,這一過程就實現了上面“去清華大學”的對話,搜狗方面稱其為“啟發(fā)式多輪對話”。
“這個其實很難,因為用戶說話的方式千奇百怪,語義理解上不太好掌握。但即使這樣,我們現在基本上已經能夠做到80%的攔截率了?!?/p>
這個“多輪式對話”并不是搜狗獨有的技術,孔祥來告訴雷鋒網:
“所有的語音公司都在朝這個方向做,包括科大訊飛在內。但是這其中有一個比較難的地方就是組織架構的問題。要把這種多輪式對話做好,需要語音團隊和地圖團隊緊密協(xié)作、目標一致才有可能快速迭代,但是現在大多數做語音技術的公司并沒有很強的地圖團隊跟他們做如此緊密的合作?!?/p>
相信大多數用戶都比較關心這個導航離線是否可用,對此,孔祥來表示:
“導航早就已經是離線在線混合模式了,這個不用擔心。目前語音識別也已經可以支持離線在線混合,當然,離線的效果要查一些。另外,語義理解是在云端的,如果沒有網絡支持,在車機上是不能做到“多輪對話模式”的。不過將來我們也會考慮把一部分語義理解的能力放到前端去,實現一定的語義理解能力。不過現在車機聯(lián)網已經是普遍趨勢了,我們即便要在前端加語義理解功能,也只是為了應急,并不是鼓勵用戶離線使用?!?/p>
在搜狗從“智能語音交互”方向打入車聯(lián)網市場的時候,搜狗輸入法在語義理解方面的大數據可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市面上的地圖/導航類技術各家都相差不多,語音識別技術也不是什么新鮮科技,但是把這兩者結合做到交互非常好的還比較鮮有。搜狗有“輸入法大數據積累”并且能和其地圖深度整合,還是具有競爭優(yōu)勢的。不過目前雷鋒網還沒見到產品,產品的真實使用效果和水平如何,還得等“搜狗智能導航”正式推出后才能知道。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