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雷鋒網按,CES 那邊各家巨頭忙著爭霸的時候,Waymo 這邊倒是顯得云淡風輕,它們直接用一條數據向大家證明了誰才是老大。
原來,擅長“刷分”的學霸 Waymo 又創(chuàng)紀錄了,它們的自動駕駛車隊在 25 個城市的累積行駛里程已經突破 2000 萬英里。要知道,15 個月前它們才剛剛跨過 1000 萬英里的里程碑。顯然,在培養(yǎng)最有經驗司機的道路上,Waymo“加快了學習腳步”。
類似俄羅斯 Yandex 和中國百度這樣的公司也在累積測試里程,但它們的 100 萬英里累計里程跟 Waymo 比簡直不值一提。在美國市場,追的最快的是 Cruise,2018 年公布的數據顯示,Cruise 在加州的 162 輛測試車累積了 71 萬公里的里程。不過與 Waymo 相比,依然有著巨大的鴻溝。
當然,業(yè)內也有不同的聲音,這部分人認為一味的累積測試里程并不能推動技術進步。Uber ATG 部門系統(tǒng)安全負責人 Noah Zych 在接受《連線》雜志采訪時就曾表示,離開測試環(huán)境這個定語,測試里程算不得什么特別重要的標準。美國交通部政策秘書 Derek Kan 也對這種觀點做了肯定。
不過,Waymo 依然堅信自己沒走錯,它們表示:“直觀來說,2000 萬英里相當于繞地球 800 圈,去月球都能往返 40 次了,還相當于普通美國人 1400 年的行駛里程。在下一個 1000 萬英里中,我們會繼續(xù)提升全自動駕駛的占比,培育乘客忠誠度,不斷探索新的地理環(huán)境,解決相關挑戰(zhàn)。當然,我們的第五代硬件套裝也會一同亮相?!?/p>
對于 Waymo 的路線,未來會出現兩種可能。
一是 Waymo 賭對了路線,即使進步速度比預想中要慢上不少,它們最終依然能落地全自動駕駛打車服務并迅速完成規(guī)模擴張。這樣的情況下,Waymo 的對手就只有懊悔一條路了。
另一種可能是 Waymo 徹底錯了,它們會陷入創(chuàng)新怪圈,不斷測試卻不抓緊商業(yè)化,最終像當年的施樂一樣一敗涂地。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Waymo 還是有這個風險,因為它們的商業(yè)化策略依然飄忽不定,而且目標定得太高。
2018 年年底落地之初,Waymo 就是朝著通用出租車服務的目標去的。這就意味著,車輛“不但要上得了廳堂,還得下得了廚房”。
簡言之,所有路況都不能落下??上?,現有技術還沒有先進到零事故的地步,而一旦像 Uber 那樣出個嚴重事故,它們十多年的努力就會毀于一旦。
因此,Waymo 投鼠忌器,一直不敢全面向公眾開放服務,安全駕駛員也從未離開。
與其相反,一些自動駕駛新創(chuàng)公司退而求其次,先做起了低速自動駕駛項目(比如穿梭車和遞送服務),畢竟極速 25 英里/小時的情況下,這類服務的傷亡風險會大大降低,這些新創(chuàng)公司可沒人有 2000 萬英里的測試經驗。
不過,一旦它們的低速自動駕駛服務能順利上線,積累數千萬英里的行駛里程就簡單多了。
最關鍵的是,這樣能省下巨額測試成本,畢竟不是哪家公司背后都有個財大氣粗的靠山。靠著快速累積的實地駕駛經驗,這些新創(chuàng)公司甚至有可能反客為主,先于 Waymo 開發(fā)出更多應用方式并大幅提升車輛速度。
2009 年開始,谷歌正式踏上自動駕駛之路,當時它們武裝到牙齒的測試車低調在舊金山街頭現身。2016 年,這個秘密項目正式“畢業(yè)”升級為 Waymo。作為 Alphabet 的子公司,Waymo 還迎來了新領導——現代汽車北美分部前主席兼 CEO John Krafcik。
2018 年年底,Waymo 的自動駕駛打車服務 Waymo One 正式上線,不過經過一年時間的運營,其足跡依然沒能跨出鳳凰城。好在,Waymo 已經有所動作,未來它們肯定會染指其它美國城市。上個月,iOS 版 Waymo App 也正式上線,它們離全面運營又近了一步。
當然,這還不是最好的消息。最重要的是,現在 Waymo 車隊中已經有一部分自動駕駛出租車取消安全駕駛員了。
從現有消息來看,未來幾個月內 Waymo 肯定會大幅提高運營規(guī)模,畢竟它們在菲亞-特克萊斯勒采購的 6.2 萬臺 Pacifica 與捷豹的 2 萬輛 I-Pace 今年就要陸續(xù)交付了(舊金山已經有 I-Pace 測試車的身影了)。
除了自動駕駛出租車,Waymo 還正在卡車上測試自己的自動駕駛堆棧呢。顯然,未來自動駕駛卡車與遞送業(yè)務也會成為 Waymo 的一大利潤支柱。
市場研究公司 ABI 的研究表明,2025 年將有 800 萬臺自動駕駛汽車上路。Research and Markets 的預測更大膽,它們認為 2030 年美國自動駕駛汽車保有量將達 2000 萬臺。投資銀行 UBS 認為,假設 Waymo 繼續(xù)保持現有軌跡,下一個十年它們將統(tǒng)治自動駕駛市場,市占率超過 60%。
當然,UBS 可能過于樂觀了,畢竟 Waymo 后面跟著的競爭對手兩個手都數不過來。
雷鋒網推薦閱讀:小步快跑!Waymo 車隊的駕駛員終于開始“批量下崗”了
雷鋒網推薦閱讀:自動駕駛汽車首現天使之城,3 輛 Waymo 測試車繪制 3D 地圖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