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雷鋒網按:硅谷和底特律各有各的擅長。
人們都說來自底特律和硅谷的工程師是水與火不能相容,但如果硬要把他們撮合在一起呢?這兩個完全不同的“物種”在一起開發(fā)自動駕駛汽車會是什么樣的場景?他們能成功嗎?
這確實是個問題,畢竟在現(xiàn)實世界里,你不能讓人工智能專家去搞車輛鈑金,也不能讓汽車工程師去尋找電腦系統(tǒng)中的 Bug。
不過,在老牌巨頭福特那里,這樣的跨界合作已經成了工作中的日常,因為福特要與軟件伙伴 Argo AI 合作開發(fā)自動駕駛汽車。而且,留給它們的時間不多了(福特計劃 2021 年部署自動駕駛汽車)。
本周,Argo AI CEO Bryan Salesky 就和福特自動駕駛汽車開發(fā)首席項目工程師 Chris Brewer 一同接受了 Automotive News 采訪,從采訪氛圍來看,雙方的跨界合作還挺順利的,Argo AI 的高科技已經與福特的車輛開發(fā)經驗擦出了火花。
在他們看來,雙方要想合作開發(fā)一款高利用率的自動駕駛汽車且保證它能盈利,就必須互相尊重。
“雖然聽起來好像 Argo 的產品裝在車上需要特殊方法似的?!?8 歲的 Salesky 說?!安贿^,這與車廠主管工程師們在噪聲、振動和耐久性上做的 100 個權衡方案也沒什么不同。這些工作都是大家的日常?!?/p>
與某些公司直接將自動駕駛技術“焊死”在現(xiàn)有車輛上不同,Salesky 偏愛“更自然”的方式。他手下的機器人專家直接參與了福特首款自動駕駛汽車的開發(fā),也就是說,這輛車的每一個螺釘都融入了 Argo 的智慧。
57 歲的 Brewer 也見識到了自動駕駛汽車開發(fā)中的特殊挑戰(zhàn)。在這位傳統(tǒng)汽車行業(yè)的老兵看來,如何讓福特冗長的傳統(tǒng)車輛開發(fā)周期與 Argo 快速迭代的傳感器、計算機和軟件技術步調一致是最大的挑戰(zhàn),而想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就要求雙方必須開口交流。
“其實每天因為步調匹配問題進行的討論都相當有趣?!盉rewer 說?!癇ryan 會說,‘我們還得花點時間解決系統(tǒng)問題’,這時福特就需要想辦法為 Argo 爭取時間?!?/p>
雙方都認為,兩家公司合作的關鍵在于避免讓工程師們陷入自己不熟悉的領域。
“我們先要秉承一個原則,那就是不相互指責和踢皮球?!盉rewer 說道。“就是這層半透膜將福特和 Argo 聯(lián)系了起來,這也是我們將產品推向市場和未來大規(guī)模部署的基礎?!?/p>
這樣的合作方式也給了 Salesky 前所未有的空間,Argo 得以在車輛設計階段施展自己的才華。
“在交流時我會說,‘我覺得如果能稍微改一下外形,這個項目的成本就能降低些。得到同意之后我就能取下一個傳感器,然后換用更具性價比的方案。這樣的溝通非常有效?!盨alesky 說。
與此同時,Brewer 還得考慮類似處理器體積、熱量和功耗的問題,畢竟 Salesky 的 AI 需要算力來驅動。此外,如何在車內埋線以傳輸天量的數(shù)據(jù)也是個問題。這些挑戰(zhàn)也讓自動駕駛項目成了福特內部的超級磁鐵,吸引著公司里愛挑戰(zhàn)的天才工程師們貢獻才華。Brewer 說。
Salesky 認為,高科技公司和汽車廠商間截然不同的文化可能也會帶來文化沖突。
“在大型科技公司里,每當要做妥協(xié)時,總是要對功能有所偏袒?!彼f道?!澳敲?,我們能給軟件工程師們提供足夠的算力嗎?”
“現(xiàn)實是,大家對算力的需求是無止境的,但在做汽車項目時你卻必須認識到,在不斷提升性能的同時,成本、耐久性和可靠性等問題也不能忽視?!盨alesky 解釋。
據(jù)雷鋒網了解,Salesky 踏上自動駕駛之路還要追溯到 2007 年的 DARPA 自動駕駛挑戰(zhàn)賽,隨后他又加入谷歌自動駕駛項目任技術工程主管。不過,能與福特進行深入有好的合作,還得靠當年在卡特彼勒的經驗,畢竟給那些笨重的礦用卡車安裝自動駕駛系統(tǒng)可不容易。
“我的職業(yè)生涯大部分都貢獻給自動駕駛車輛,無論是輪式還是履帶式?!盨alesky 說?!霸燔囘@事我可干不了,所以我需要和大公司合作,而不同公司開發(fā)產品也有自己不同的傳統(tǒng)。在這個適應過程中我學到了一點,那就是雖然與硅谷文化不同,但這些工程師都相當優(yōu)秀,他們也有一顆想要打造好產品的心?!?/p>
對許多人來說,改變自己的偏見并不容易,不過當來自兩個世界的工程師潛心交流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工程方面的共同語言會讓他們很快忘掉那種文化差異?!爸灰蠹夷軈f(xié)調一致,你就會發(fā)現(xiàn)辦公室多了很多好工程師,這樣一來怎么會不發(fā)生奇跡呢?”Salesky 說。
雷鋒網推薦閱讀:
Argo.AI CEO 撰文自述:DARPA 挑戰(zhàn)賽十年,自動駕駛還面臨哪些挑戰(zhàn)?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