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正文開始之前,我們先花一分鐘來看下比亞迪仰望發(fā)布會的最大亮點——易四方技術。
中國首個量產的四電機驅動技術(前雙電機總成+后雙電機總成);
比亞迪100%自主研發(fā),搭載刀片電池適用于純電及混動平臺;
車輛單輪爆胎后,以每秒1000次的頻率調整剩余三輪扭矩,可迅速幫助車輛穩(wěn)定;
在轉向器、制動器不工作的同時實現低于40米的百公里剎停距離、小于12米的敏捷轉向能力;
最高轉速達到20500rpm,整車馬力超1100匹,3秒級百公里加速表現,輕松完成沙漠干拔沖坡;
在柏油馬路等高附著力路面,實現靈活的原地掉頭功能;
憑借IP68級別的防水能力,易四方技術的四輪獨立矢量控制功能可實現應急浮水脫困能力,幾近海陸兩棲。
大將生來膽氣豪!比亞迪仰望,終于亮相。
就在剛剛,比亞迪正式發(fā)布了全新高端品牌仰望及其核心技術“易四方”,并亮相了兩款新車——此前已劇透過的硬派越野車型U8,以及作為彩蛋出現的百萬級純電動性能超跑U9。
盡管關于這兩款新車產品的具體售價、智能化配置沒有得到具體披露(后續(xù)會有單獨的產品發(fā)布會),但仰望車型標配的易四方平臺,是比亞迪沖刺百萬級豪車品牌最大的底氣所在。
在汽車工業(yè)發(fā)展歷程中,每一次重大技術突破都改變了汽車行業(yè)對產品的定義。而這一次對新能源百萬級豪華車型的定義,屬于仰望,也屬于“易四方”技術。
20年前,“易四方”技術的雛形在比亞迪發(fā)布的ET概念車上就曾短暫出現,但由于新能源車供應鏈體系尚不成熟,當時并不具備量產上市的能力。而今,隨著電池、電驅、電控三大技術領域不斷的突破,“易四方”終于迎來量產機遇。
“易四方”是一套以四電機獨立驅動為核心的動力系統(tǒng),也是中國國內首個量產的四電機驅動技術,能夠憑借四電機獨立矢量控制技術對車輛四輪動態(tài)實現精準控制。
這套動力系統(tǒng)從感知、決策、執(zhí)行三個維度圍繞新能源汽車的特性進行了全面重構,顛覆了以往燃油車的動力系統(tǒng)能力體系。
傳統(tǒng)燃油車的車身穩(wěn)定控制受限于其時代和技術發(fā)展,在執(zhí)行層面存在反應慢、效率低、功率低、四輪差異化程度低等問題。相較傳統(tǒng)的燃油汽車動力系統(tǒng),“易四方”技術可以通過感知力更強的電驅系統(tǒng),以毫秒級的速度獨立調整車輛四輪輪端動態(tài),從而更好地控制車身姿態(tài)。
舉例而言,在車輛單輪爆胎后,“易四方”技術會以每秒1000次的頻率精準調整剩余三輪的扭矩,通過驅動輪及時對車身姿態(tài)進行強有力的補償干預,幫助駕駛員將車輛穩(wěn)定可控地停下來。最大限度避免二次事故的發(fā)生,最大程度減少爆胎后汽車的失控情況。
搭載“易四方”技術的車型,整車核心系統(tǒng)防護能力達到IP68級別,擁有良好的車身及座艙密閉性,再加上四輪獨立矢量控制功能獲得應急浮水脫困能力,在水中可以完成轉向,掉頭等行駛功能,幾乎成為了一輛海陸兩棲戰(zhàn)艦。
在動力性能上,“易四方”平臺最高轉速做到了20500rpm,整車馬力超1100匹,可以適應街道、越野、賽道等多種極限場景的性能需求。在宣傳視頻中也能夠看到,搭載“易四方”技術的仰望試驗車可以輕松完成沙漠干拔沖坡挑戰(zhàn)。
自主研發(fā)高集成電機所帶來的強大動力,還支持“易四方”技術在柏油馬路等高附著力路面,實現靈活的原地掉頭功能。
此外,憑借四電機驅動技術的獨立正負扭矩輸出能力,“易四方”平臺甚至可以在轉向器、制動器不工作的同時實現低于40米的百公里剎停距離、小于12米的敏捷轉向能力,使大型SUV也擁有不輸A0級小車的靈活性。
此次在發(fā)布會上,不僅亮相了之前已經劇透過的硬派越野車型U8,還推出了百萬級純電動性能超跑 U9。
U8是仰望的首款量產車型,定位百萬級新能源硬派越野,車長超過5米,車寬超過2米。其對標車型顯然是奔馳大G、豐田陸地巡洋艦等80萬-200萬級別的越野豪車。
而U9則定位為百萬級純電動性能超跑,同樣搭載了“易四方”動力系統(tǒng),零百加速達到2秒級。此外,U9還兼顧城市舒適和賽道極限,駕駛體驗“可街可賽”。
值得注意的是,仰望品牌不僅搭載了“易四方”,以及比亞迪向來驕傲的三電技術,如刀片電池,800V快充等,未來還將搭載號稱“業(yè)內頂級安全”的高階智能駕駛技術。
智能駕駛向來是比亞迪的短板,在新能源電動化上半場即將結束的今天,比亞迪推出仰望,或許不僅僅是成為高端品牌的代名詞,也將是比亞迪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技術集大成的展現。
作為中國車企寥寥無幾的豪車品牌,仰望殺入百萬級市場,可以說是生逢其時。
燃油車時代,豪車的百萬價值可以清晰的被消費者所感知。發(fā)動機馬力、車型設計、座艙材質、以及各種黑科技的加持,均是豪車獨有的“稀缺屬性”,大眾車型并不具備。
以充足的資金儲備在一輛車上無限堆料,再加上巨大的品牌溢價空間,構成了豪車的百萬價值,也造就傳統(tǒng)豪華品牌的輝煌時代。
然而,新能源車的出現讓“堆料”成為了標準做法,新勢力的無限內卷,將豪車原本的“稀缺屬性”也沖擊的七零八落。
無論是軟件上的智能化程度,還是車輛本身的配置,如空氣懸架、電吸門、動力性能等,一輛四五十萬的新能源車,幾乎具備了百萬級燃油車所有的豪華配置。
每一款定位中高端的新能源車在發(fā)售之前,宣傳標語上必然會將一些豪車專屬配置“打在公屏上”,以此作為賣點。
更有甚者如理想,L9售價不過45萬,李想卻口出豪言將其稱之為“500萬以內最好的SUV”。雖多有吹牛之嫌,但也將新能源車對豪華燃油車的沖擊表現的淋漓盡致。若同為燃油車,一輛奔馳E級,斷然不敢公開叫板大G。
因此,新能源車已經將豪車的稀缺性配置拉到50萬以下,百萬級的新能源車找不到豪華二字的錨定點,很難得到消費者認可。
以奔馳為例。奔馳EQS作為百萬級別純電車,到去年11月份,累計銷量僅為987輛,最新版本的AMG EQS累計銷量僅為35輛。
售價156萬起的AMG EQS續(xù)航僅有601公里,零百加速3.5秒,這個成績售價百萬,多少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消費者無法在這些百萬級豪華電車中找到曾經豪車專有的稀缺屬性,自然用腳投票。即便是奔馳EQS極為罕見的宣布了降價,也未能在銷量端起到提振作用。
新能源車想要在消費者心中達到百萬價值,自然也需要用“稀缺屬性”來填充。
在仰望出現之前,如果一定要為百萬級新能源車找一個“稀缺屬性”,第一個當屬智能駕駛。
2014年,特斯拉向中國第一批用戶交付,頂配版本價格超百萬。體驗過首批特斯拉的消費者們,將其稱為一部能在路上飛跑的大號智能手機,“就像是從功能機進化到智能機,一旦用過智能機,很難再退回到功能機。”
特斯拉的車停在哪,也常會有路人停下拍照、合影,與傳統(tǒng)豪車享受同級待遇,甚至還有過之。
如今,隨著智能駕駛技術普及開來,L2級方案的成本正在不斷下探,L4級無人駕駛尚未成熟。智能駕駛在這個階段已經從“稀缺”轉為“標配”,自然也“豪”不起來。
而仰望的出現,重新為百萬級新能源車找到了錨定點?!耙姿姆健奔夹g的四輪四電機布局,是BBA們正在著手打造的一個新的技術突破點。
奔馳大G即將推出的純電版,寶馬概念車BMW M EV,都將四電機系統(tǒng)作為賣點之一,大肆宣傳。仰望若率先發(fā)車,也就在新能源時代的豪車市場中占據了先機。
仰望的硬實力,雖足以橫掃同級別所有新能源車,但仍有短板存在——品牌溢價能力仍顯不足。比亞迪雖早已不再是低端的代名詞,但仰望想要擁有傳統(tǒng)豪車的溢價能力,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不過,以技術確立豪華的標準,延續(xù)了比亞迪一以貫之的作風。后續(xù)如若仰望能在市場中初步站住腳,比亞迪也將從此步入豪車市場,一舉沖高成功。
“比亞迪有一個技術魚池,里面養(yǎng)了很多魚,市場需要時就撈一條出來?!?/p>
這是以工程師自居的王傳福,在公開場合經常會提及一個“魚池理論”。王傳福對比亞迪的技術有著莫名的信心,比亞迪自身的技術也甚少讓王傳福失望過。
2020年,我國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僅有5.8%,彼時不少研究機構將2025年的滲透率定為20%。
然而,到了2021年,新能源市場徹底爆發(fā),上半年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達10%,年底達到19.1%。到了2022年年底,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達到驚人的33.8%。短短兩年間,提升了近20個百分點,在這之中,比亞迪功不可沒。
2021年可以算做是新能源市場的爆發(fā)年,這一年也正是比亞迪的技術爆發(fā)年。
2021年,比亞迪e平臺3.0開花結果,基于e平臺3.0打造的新車不斷推出市場。與此同時,刀片電池正式上車,通過電池模組的結構創(chuàng)新,在低成本的同時極大提高了能量密度,解決了磷酸鐵鋰能量密度低的致命劣勢。再加上明顯區(qū)別于油改電的超級混動系統(tǒng),電油耗降低明顯,駕乘體驗有了顯著提升。
多種技術在純電車型和混動車型上的加持,讓比亞迪銷量在各個細分領域有了碾壓式的增長。
除此之外,比亞迪對供應鏈的深入掌控更加讓人震撼。弗迪電池、弗迪視覺、弗迪科技、弗迪動力、弗迪模具,再加上比亞迪半導體所構成的比亞迪專屬供應鏈體系,讓其在電動車制造的各個關鍵領域都擁有自研能力,車輛的制造成本也極大降低。
憑借供應鏈的優(yōu)勢,比亞迪的單車利潤已經達到了1萬元,甚至超過了大眾、豐田與本田。比亞迪的單車均價也達到了17萬元。
比亞迪的品牌力,隨著銷量提升和技術加持穩(wěn)步向上。再以“土”、“LOW”等詞來描繪比亞迪,已然不合時宜。
如今,比亞迪的銷售網絡由五大渠道構成,除了王朝網和海洋網兩大支柱,還有定位中高端的騰勢,以及今天發(fā)布的高端品牌仰望,再加上明年即將推出的個性化品牌,比亞迪旗下車型幾乎覆蓋了從10萬至150萬的所有細分市場。
仰望在銷售體系中所承載的使命,則是沖高的最關鍵一步。
以豪華車型為品牌升級也是諸多車企均會選擇的一條路。成功者可脫胎換骨,一步登頂,失敗者或淪為笑柄,慘淡收場。以仰望目前展現出的技術實力,成為前者或是大概率事件。
仰望的成功會給比亞迪品牌帶來哪些連鎖效應,還需且行且看。
雷峰網雷峰網雷峰網(公眾號:雷峰網)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