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雷鋒網(wǎng)按:本文作者老湯,電腦組裝行業(yè)從業(yè)者,精通電腦硬件配置。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作者授權。
幾年前,機械鍵盤還沒這么火。那時候阿湯哥我抱著吃螃蟹的心態(tài)為我親愛的臺式配了一把RK Royal黑軸。沒想到過了幾個月,網(wǎng)咖和機械鍵盤同時拔地而起,仿佛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人們爭先恐后地購買機械鍵盤,機械鍵盤的介紹文章一天之內(nèi)多了起來。
莫名其妙地走在潮流風口浪尖真的非常不爽。要知道在我買之前還沒有這么多詳細的機械鍵盤文章,花了一個多月從各種奇葩網(wǎng)站搜刮信息,學習機械鍵盤的知識。結果買完了,潮流才姍姍來遲,有種做了一天作業(yè),卻臨時說明天卻不用交的感覺。
我相信沒多少人會像阿湯哥我這樣每次都引領潮流,而是隨手一查就有很多科普導購。就算你走在潮流前線,我相信你也不會像阿湯哥我這樣,買什么之前都先偽發(fā)燒一下,而是要么亂買,要么直接棄療。阿湯哥我一直都爭取引領潮流,也盡力為大家提供最全面、最無腦的電腦知識和導購。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如何簡單無腦購買一款適合自己的機械鍵盤。在學習怎么買之前,我們先來聊聊到底有沒有必要買:
如果你們拆過這兩種鍵盤,應該不難區(qū)分這兩種鍵盤。簡單來說,手指按到鍵帽上,鍵帽向下壓。薄膜鍵盤的鍵帽壓的過程中會壓到一塊彈性薄膜,彈性薄膜上有一塊一塊的突起,突起的位置就是鍵位的對應位置。薄膜上的這塊突起受力后向下凹陷,直到觸碰到一張薄膜電路,產(chǎn)生信號,信號傳輸?shù)揭粔K比較小的PCB板上,再輸入電腦。手指松開后,薄膜上的突起由于彈性自動回彈。
而機械鍵盤的鍵帽是壓到機械軸上,使機械軸向下作活塞運動,直至碰到了鍵盤的PCB電路板上的觸點,產(chǎn)生信號。手指松開后,機械軸依賴彈簧等結構進行回彈。
過去,機械鍵盤和薄膜鍵盤由于原理不同,還有響應時間、按鍵沖突、壽命和防水性能上的的不同。但由于技術進步,現(xiàn)在兩者的區(qū)別幾乎只剩下手感和價格了。
那么機械鍵盤手感真的很好嗎?不一定。一般來說,就算是低端的機械鍵盤,由于機械軸的存在,鍵程(按下去能按的深度)都會比較長;而低端的薄膜鍵盤鍵程可能會做到非常奇葩,這是兩者比較明顯的區(qū)別之一。但實際上,高端的薄膜鍵盤手感也非常優(yōu)秀,比如你們都喜歡的雷蛇就很喜歡做這樣的事:
一般來說,機械鍵盤的價格要比薄膜鍵盤要高,但高端薄膜鍵盤的價格,也不比機械鍵盤要遜色,比如你們都喜歡的雷蛇就很喜歡做這樣的事......
總的來說,普通的薄膜鍵盤手感一般價格也低,普通的機械鍵盤手感較好價格也貴,高端的鍵盤手感都很好價格都很貴。
對于像阿湯哥我這樣經(jīng)常要碼字的人來說,機械鍵盤無疑是必備的;但對于預算不多,平時也只用QWER四個鍵的同學來說,個人覺得沒必要退而求其次買低端的機械鍵盤裝逼。相對來說鼠標在幾乎所有的游戲中發(fā)揮著更重要的作用,應該把錢花在刀刃上。
「入門到放棄」系列文章介紹的硬件產(chǎn)品,都屬于不能單憑參數(shù)和配置來判斷優(yōu)劣的產(chǎn)品。一千個人對同一把鍵盤會有一千種評價,所以貫穿這個系列的文章有一個購買總原則:多看多試多把玩。機械鍵盤也一樣,只有嘗試足夠多的產(chǎn)品,才能感受到細微差別。不過在你們?nèi)ベu場體驗之前,還是先要做足功課,免得像盲頭蒼蠅,或者被銷售人員誤導。
機械鍵盤主要由外殼、PCB板、數(shù)據(jù)線、鍵帽、機械軸這五大部分構成,一些產(chǎn)品還會有燈飾、軸體定位板(鋼板)等結構。其中,機械軸和鍵帽是影響手感的最主要因素,外殼設計和鋼板有無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手感。
要從萬千把手感不同的鍵盤中,快速而準確地挑選一款適合自己的機械硬盤,可以參考阿湯哥用血與肉與錢總結的如下步驟:
步驟一:挑軸體
機械軸是機械鍵盤的靈魂,也是所謂“手感”的產(chǎn)生源泉。機械軸的類型不同,軸體的設計就不同,手感也會有較大差別。機械軸有很多特性可以用參數(shù)表示,但其實沒幾個人能看懂,也沒幾個人想看。所以下面簡明扼要地概述一下四大軸體的手感:
黑軸:黑軸是比較流行的軸體,阿湯哥我就擁有黑軸的鍵盤。黑軸壓力克數(shù)較高(按的時候要用點力),觸發(fā)鍵程短(按下去一點點,整個鍵就被按下去了),沒有段落感(一下就會按到底,一下就能彈回來,直上直下)。
黑軸被譽為“游戲神器”,基本所有的機械鍵盤都會有黑軸版本。個人認為相對于其他軸體來說,黑軸由于壓力克數(shù)大,比較不容易出現(xiàn)誤觸的現(xiàn)象;較短的觸發(fā)鍵程能保證觸發(fā)速度。
但是對于經(jīng)常碼字的同學來說,較大的壓力克數(shù)很容易使手指疲勞,直上直下毫無段落感的特點也給人一種缺乏彈性的感覺。
總的來說,對于只用QWER的同學來說,黑軸無疑非常適合;但對于經(jīng)常碼字的同學來說,不推薦黑軸。阿湯哥我用青軸習慣之后用黑軸碼字根本就受不了。
青軸:相對于黑軸來說,青軸具有非常強的段落感,觸發(fā)鍵程也長很多。青軸是所有機械軸中最有“機械感”的軸體,打字的時候無論是聲音還是手感,都有一種老式打字機的感覺。
阿湯哥我現(xiàn)在碼字也正是用著被譽為“打字神器”的青軸。給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清脆”。一方面,打字的時候真的有種手指在飛舞的感覺,另一方面,青軸的噪音也非常大,“啪啪啪”的聲音加上超快的打字速度,會讓你的室友抓狂。
總的來說青軸無疑是最適合碼字的軸體。當然,用慣了青軸,打游戲也感覺特別爽。并沒有規(guī)定要用什么軸來干什么,自己喜歡就好。
茶軸:茶軸段落感比黑軸稍好,但又沒有青軸那么夸張??梢哉f是最沒有特點的軸體。
反正阿湯哥我是覺得茶軸和薄膜鍵盤的手感差距不大,用起來的第一感受就是“軟”,如果試玩得少,很難感受出其中的區(qū)別,所以從薄膜換過來的同學基本不用調(diào)整就能適應這種手感。實際上用多了還是會發(fā)現(xiàn),茶軸雖然像極了薄膜,但還是有細微的段落感,感覺很奇特。
也正是由于沒什么特點,茶軸基本能適應所有使用場景,用來碼字游戲都可以。
紅軸:同樣沒有段落感,但壓力克數(shù)比黑軸小,所以手感比黑軸要輕盈一些。
紅軸的產(chǎn)品比較少,也是阿湯哥我至今還沒有親自嘗試過的軸體。
傳說紅軸是兼顧打字和游戲的完美產(chǎn)品,如果有體驗過的同學也可以分享一下啊!
除了這四大軸體之外,世界上還有非常多奇葩的機械軸,十根手指都數(shù)不完。除了停產(chǎn)的軸體,不少外設品牌還有自己獨創(chuàng)的軸體,比如你們都喜歡的雷蛇就很喜歡做這樣的事:綠軸。
同一種軸體還有不同的品牌,目前稱霸一方的品牌就是大名鼎鼎的Cherry(櫻桃)啦!當然,還有一些國產(chǎn)機械軸品牌比如凱華等,手感上會略有差別,至于哪個比較好,還是見仁見智了。比如某些品牌的黑軸手感會很“肉”,別問我是怎么知道的。
由于奇葩軸體太多,而且不太常見,這里就不做詳細介紹了。
分辨一款鍵盤的軸體,除了看產(chǎn)品名之外,還可以簡單粗暴地把鍵帽拔下來看顏色就可以了,不同軸體的顏色在以上的圖中就可以看出來。當然,像阿湯哥我這種水平的,一按就知道是什么軸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步驟二:挑鍵帽
不同的鍵帽形狀、高度不同,按起來會有所差別,材料不同的的鍵帽摸起來和使用久了也會有不同的體驗。
鍵帽的形狀一般不予以考慮。對于“按”這方面來說,鍵帽高度是稍微需要注意的。鍵帽高度簡單來說可以分為OEM(代工廠)高度和非OEM高度(包含如Cherry等廠家的獨特高度)。其中OEM高度比較常見,更換鍵帽的時候選擇也比較豐富。鍵帽高度不同,鍵盤手感也不同,由于阿湯哥我只用過OEM高度的鍵盤(沒錢買Cherry啊TAT),還是建議大家親自嘗試OEM與非OEM高度的區(qū)別,如果有體驗過Cherry半高的同學也可以分享一下啊!
鍵帽方面主要挑選的是鍵帽材質(zhì)。目前比較主流的鍵帽材質(zhì)有ABS和PBT兩種。POM鍵帽由于缺點明顯,產(chǎn)品較少,在此不詳細討論。
ABS工程塑料大家應該不陌生,以前的諾基亞手機用的塑料就是這個。ABS鍵帽生產(chǎn)成本較低,工藝也比較成熟,可以做成透明的帶顏色的任意形狀的。但是ABS鍵帽在長期使用后容易打油,對于阿湯哥我這種大汗手+強迫癥+潔癖來說,打油的鍵盤絕對是碰不得的!
看著都覺得難受。
PBT鍵帽則沒有這種問題,雖然價格較貴,但在磨砂質(zhì)感上可以做得非常好,也更加耐磨。
當然啦,相比較于薄膜鍵盤,機械鍵盤還有一大玩法,就是更換鍵帽。買回來的鍵盤鍵帽不稱心,可以購買其他鍵帽換上。有色沒色的正刻側(cè)刻無刻的半透全透的熱升華的激光刻的......非常有魅力。購買鍵帽的時候就要注意鍵帽的高度了,尤其是散顆的個性鍵帽,一定要注意與其他鍵帽高度統(tǒng)一。
步驟三:挑外觀
經(jīng)歷了經(jīng)濟的發(fā)展,現(xiàn)代人越來越多奔向小康,終于徹底拋棄了過去的實用主義,而進化為“奢侈主義”?,F(xiàn)在買東西不僅要好用,還要好看!不好用也沒關系,一定要好看!像機械鍵盤這種裝逼神器,更是要好看。
外貌這種東西見仁見智,阿湯哥我就不多推薦啦,貼幾張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帥氣機械鍵盤讓大家過目:
Flico Ninja
Corsair K70
IKBC Poker 3
當然,除了外殼設計以外,燈光設計也占外觀打分中重要的一環(huán)。
阿湯哥我個人是非常不喜歡鍵盤帶燈的,畢竟網(wǎng)吧的各種國產(chǎn)鍵盤都是這樣閃著亮瞎眼的燈光,散發(fā)出陣陣土氣。但這種彩色的所謂“RGB發(fā)光鍵盤”在各種價位上都有,不少鍵盤還以此為賣點多賣幾百塊,簡直喪心病狂。其實鍵盤燈這種東西,自己動手加燈并不難,點焊發(fā)光二極管這種技能作為極客,學學無妨。
步驟四:其他注意事項
鋼板:所謂鋼板就是軸體定位板,鋼板的有無對手感有一定影響。有鋼板的鍵盤,鍵帽會打在鋼板上,噪音會比沒有鋼板的鍵盤大,但手感會更加干脆,鍵盤使用的時候也會更加穩(wěn)定,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鍵盤的堅固度。摔鍵盤的時候摔不爛可別怪我沒提醒你。
而沒有鋼板的鍵盤,鍵帽直接打在PCB板上,導致PCB板發(fā)生微小的形變,鍵盤會有震動的感覺,手感變軟。至于喜歡哪種就看自己喜好啦。
手托:手托則是影響“腕感”的決定性要素。手托有無帶來的差異也是見仁見智,但一般來說,比較高的鍵盤如果沒有手托,會對手指短的同學帶來不可磨滅的心理陰影。
當年購買的RK是一款無手托的鍵盤,總覺得手腕沒安全感,于是買了一塊木手托,非常裝逼。(真的不是手指短)
鍵數(shù):一般分為60鍵、87鍵和104鍵。87鍵就是104鍵去掉數(shù)字鍵盤;60鍵就是在87鍵的基礎上減掉方向鍵、方向鍵上方的功能鍵以及F功能鍵。像阿湯哥我不打游戲,用的就是60鍵,體積和重量都比較小,帶去咖啡廳裝逼非常實用,不過用青軸啪啪啪會被打。
另外,防水、宏按鍵、全鍵無沖、低響應時間等功能在很多機械鍵盤上都會配備,但有特別要求的同學,還是應該仔細確認是否具備這些功能。
步驟五:試用
相信經(jīng)歷前面四個步驟,再把太貴的去掉,還是會剩下一大堆候選產(chǎn)品。而且你會發(fā)現(xiàn)有一大堆很便宜又很符合要求的國產(chǎn)鍵盤,和幾件很貴但不知道憑什么賣這么貴的外國牌子。
要我說為什么賣這么貴嘛,首先是不同牌子的做工差距,其次就是手感的微小差距了。就算是同樣材質(zhì)的OEM鍵帽、同樣的軸體,不同廠家的調(diào)教也會有不同的手感,衛(wèi)星軸等復雜零部件的使用也會對手感有一定影響。
所以最好還是親自去賣場體驗一下最為直接。
體驗的時候先確定軸體類型和軸體品牌,模擬日常使用那樣打字,別忘了從多個角度按壓大鍵位,尤其是Shift、Space和Enter這些鍵位,“肉”感很容易試出來。
在CJ等大型會展可以一次嘗試大量的鍵盤,這就是阿湯哥我熱衷于去CJ的原因。
作為大學生千萬不能碰的物品之一,機械鍵盤這個坑確實不適合自制力差的同學亂入。對于經(jīng)濟能力不太強的大學生來說,機械鍵盤發(fā)起燒來還是挺費錢的。絕版鍵帽和客制化鍵盤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是提醒各位同學:
裝逼雖好,量力而為!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詳情見轉(zhuǎn)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