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躍斌 | 2017-12-05 08:26 |
樂視大廈難尋接盤俠 樂視系各公司各自承擔租金
日前,有消息稱,位于東四環(huán)朝陽公園橋東北角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的樂視大廈或將被整體出售,報價14億元。
據了解,樂視大廈是樂視控股的資產,此前曾被抵押,目前尚未解押。
樂視大廈原名為宏城鑫泰大廈,2014年賈躍亭購入后,宏城鑫泰大廈正式更名為樂視大廈。彼時,高速擴張的樂視員工大規(guī)模增長,原有辦公大樓已無法與樂視擴張和招聘員工的速度相匹配,故賈躍亭旗下樂視控股購置了宏城鑫泰大廈,樂視系公司整體搬入該大樓中。此后,樂視大廈成為樂視集團的總部大樓,隸屬于樂視控股。
但由于資金緊張,樂視大廈曾被賈躍亭抵押,不過其目前或陷入多筆債務糾紛之中,亦可能面臨被法院查封的風險。隨著樂視系資金鏈問題爆發(fā),有多名債權人都瞄準了樂視控股旗下為數不多的資產之一——樂視大廈,該大廈或已陷入多起債務糾紛之中。
烏鎮(zhèn)峰會專題
2017中國AI英雄風云榜TOP10榜單公布:吳恩達等上榜
第四屆互聯(lián)網大會期間,由網易承辦的網易未來科技峰會烏鎮(zhèn)論壇在烏鎮(zhèn)蚌灣劇場舉行。本次活動邀請了微軟全球執(zhí)行副總裁沈向洋等眾大佬參與討論,會上還正式發(fā)布了2017年中國AI英雄風云榜TOP10人物榜單
2017年中國AI英雄風云榜是由網易科技、網易智能、新華網融媒體未來研究院聯(lián)合發(fā)起的年度AI人物評選活動。
2017中國AI英雄風云榜分為技術創(chuàng)新人物TOP10與商業(yè)創(chuàng)新人物TOP10榜單,旨在表彰近年人工智能領域,在技術算法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實踐之中作出突出貢獻的華人科學家和學者,以及將人工智能技術轉化為社會價值和商業(yè)價值的企業(yè)家和創(chuàng)業(yè)者。
那個戰(zhàn)勝人類最強棋手的 AlphaGo,現(xiàn)在要教人類下圍棋了
烏鎮(zhèn)舉辦的第四屆世界互聯(lián)網大會上,Google CEO Sundar Pichai表示,google正在開發(fā)為其學習工具AlphaGo Tools(阿爾法圍棋工具),這套學習型工具的特點是,它已經收集了231000套人類對弈的棋譜,同時還囊括了75場AlphaGo與人類棋手對弈的棋譜,目前這套工具已經基本開發(fā)完成,不久就將推出。
雖然活動現(xiàn)場來的多是學圍棋的小朋友,但AlphaGo Tools這套學習工具適用于任何想要學習圍棋的人,而Pichai本人也表示,他也正在用這個工具來學習。
庫克在上海大快朵頤,王興、戴威、柳青陪同
12月4日消息 在烏鎮(zhèn)參加世界互聯(lián)網大會的間隙,蘋果CEO庫克來到了上海,前往大壺春包子鋪大快朵頤了一番,美團王興、ofo小黃車戴威、滴滴出行柳青陪同。
庫克此番興致頗高,吃了生煎包和餛飩,而在被問及味道如何時,庫克連稱很好吃。
王興還教庫克現(xiàn)場體驗了手機點菜、結賬、取餐等,展現(xiàn)了中國菜館的移動支付場景。庫克表示這種點單體驗在美國還沒有,而王興提出或許美團可以把這種經驗帶去美國。
王興還向庫克贈送了一雙筷子作為禮物。
國內新聞
劉強東2018的小目標:讓更多女人喜歡上我們
雷鋒網消息 在第屆世界互聯(lián)網大會現(xiàn)場,劉強東在接受央視財經采訪時,定下了2018年的目標——即讓京東更加時尚,讓更多女人喜歡我們。
劉強東表示,時尚品類是京東發(fā)展最晚的品類,迄今為止真正做了不到五年時間,需要學習和改進的空間也很多。
劉強東還提到了對京東盈利的看法。他說,“京東已經趟過了深水區(qū),在虧損的時候我們是在深水區(qū),時刻都可能會被淹死,時刻都會出大問題,但是一旦過了深水區(qū),在淺水區(qū)還是有風險,任何企業(yè)在任何時候一定有風險,但是淺水區(qū)如何上岸,更多的還需要在商業(yè)模式和技術上有大幅度的突破才可以?!?/p>
消息稱小米與投行商討IPO事宜 估值500億美元
雷鋒網消息 據彭博社12月4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小米公司正與投資銀行商討潛在的IPO(首次公開招股)事宜,至少尋求500億美元的估值。
該知情人士稱,小米正在考慮IPO事宜,最早明年上市。而投資銀行建議小米在香港進行IPO。
知情人士還稱,多家投資銀行希望能夠成為小米IPO的承銷商,但同時,他們也擔心小米的估值能否達到500億美元。小米上一輪融資發(fā)生在2014年,當時的估值為460億美元。
知情人士稱,一個成功的IPO將至少為小米帶來50億美元的“彈藥”支持。對于正在擴張中的小米,這是公司所迫切需要的。
中外兩家最大音樂流媒體結盟,總用戶超過 8 億
騰訊音樂和 Spotify 分別是中國以及世界其他地區(qū)最大的音樂流媒體。現(xiàn)在,他們想要讓互相之間的關系變得更緊密一些。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騰訊音樂和 Spotify 正在就換股問題進行磋商。如果交易能夠最終達成,將分別持有對方最多 10% 的股份。由于 Spotify 目前的估值 125 億美元要略高于騰訊音樂的 100 億美元,因此騰訊計劃將以現(xiàn)金補足股票價值不足的部分,最終使得雙方持有對方股權的比例相等。
圖片來源好奇心日報
《華爾街日報》援引了解交易人士的說法稱,這一交易將幫助雙方達成更緊密的合作關系,可以在未來與主要唱片公司的版權談判中獲得更強的話語權。同時,由于兩家公司都計劃于近期上市,所以互相可以從對方的上市計劃中獲得不錯的投資收益。
國際新聞
博通公布11位提名董事名單 邁出敵意收購高通第一步
雷鋒網消息 博通公司(Broadcom)周一宣布,已經通知高通公司,博通將提名11位董事候選人,旨在取代高通董事會所有成員。此舉意味著博通已經邁出了敵意收購高通的第一步。
自博通提議以每股70美元的現(xiàn)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購高通,而高通宣布拒絕博通此項提議以后,博通并未就此放棄。
美國財經網站CNBC上周二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博通正在確定取代高通董事會所有成員的候選人名單。當前,高通董事會擁有11名董事。
知情人士表示,博通計劃在12月8日的高通董事候選人提名截止前,提交董事候選人名單,從而讓高通股東能在2018年3月6日舉行的股東大會上選舉博通提名的董事。
谷歌高管:AI技術給各國監(jiān)管機構帶來了新挑戰(zhàn)
雷鋒網消息 谷歌部門副總裁、機器學習領域中的先驅人物Geoffrey Hinton本周一表示,人工智能(AI)技術在金融服務、醫(yī)療保健、交通運輸及其他領域中的擴張給各國政府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使其不得不對這些行業(yè)進行監(jiān)管。
在周一于多倫多主持召開的Reuters Newsmaker大會上,Hinton表示:“這將是個大問題?!?/p>
Hinton表示,自2012年以來,這個領域已經取得了繁榮的發(fā)展,當時神經網絡的進步令谷歌得以為其Android移動設備增添了語音識別功能,研究人員則利用這種技術來降低光學識別的出錯率。
辛頓還表示,神經網絡可自我學習執(zhí)行復雜操作,這就意味著其開發(fā)者不可能確切地告知政府監(jiān)管機構這種系統(tǒng)是如何運作的。
上訴失敗 蘋果明年一季度向愛爾蘭補繳130億歐元稅款
雷鋒網消息 蘋果與歐盟在愛爾蘭拖欠稅款問題上的爭議即將解決。愛爾蘭財政部長Paschal Donohoe周一表示,蘋果公司預計最早將于明年第一季度開始支付需要補繳的130億歐元(約合153億美元)稅款。
根據11月初蘋果向美國監(jiān)管部門提交的10-K文件顯示,公司將動用海外現(xiàn)金,支付歐盟提出的天價補繳稅款和利息。文件中稱,盡管愛爾蘭還在計算補繳的金額,但預計這將與歐盟提出的130億歐元基本相符,相關利息則達到10億歐元。
文件顯示,一旦補繳金額確定,蘋果將以海外現(xiàn)金支付。
2200萬美元的科學界第一巨獎頒發(fā) 兩位中國人獲獎
美國當地時間12月3日,“科學突破獎”頒獎典禮在位于舊金山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Ames研究中心揭曉。其中,旨在表彰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及數學領域最杰出的成就的“突破獎”單項獎金為300萬美元,為科學界第一巨獎。
今年,5名生命科學家各自獲得“生命科學突破獎”,獎金300萬美元。5名“基礎物理突破獎”獲得者共享300萬美元,2名“數學突破獎”獲得者分享300萬美元。此外,共有3名青年物理學家各自獲得“新視野獎”,4名青年數學家共享3個“新視野獎”,其中包括兩名中國數學家惲之瑋和張偉,他們均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最后,還有1名“突破挑戰(zhàn)獎”得主獲得40萬美元獎金。
本屆數學“新視野獎”得主阿倫·納博(Aaron Naber)說道:“這對我來說是獨一無二的一天,我們數學家平時可不這樣生活?!碑敱粏柤八麑⑷绾翁幚?0萬美元獎金,納博脫口而出:“還房貸??!我有三個孩子呢?!?/p>
有“科學界奧斯卡”之稱的科學突破獎自2012年開始頒發(fā),以獎勵在生命科學、數學和基礎物理學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單項獎金300萬美元,是科學界第一巨獎。馬化騰與谷歌創(chuàng)始人之一謝爾蓋·布林、俄羅斯富翁尤里·米爾納(DST基金創(chuàng)始人)及夫人茱莉亞·米爾納、Facebook創(chuàng)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及夫人普莉希拉·陳和23andMe創(chuàng)始人安妮·沃希斯基共同捐贈該獎項。
有意思的是,在科學突破獎頒獎前,舉辦方組織了走紅毯環(huán)節(jié),讓科學家如搖滾明星一般享受鎂光燈。頒獎環(huán)節(jié)也會邀請明星和科學家共同頒獎。
世界第一條短信誕生在 25 年前,今天你還會用短信干什么?
1992 年 12 月 3 日,英國沃達豐公司通過 GSM 網絡在電腦端向移動電話發(fā)送了世界上第一條短信。尼爾·帕帕沃(Neil Papworth)是一位在沃達豐工作的英國工程師,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發(fā)送短信的人。他將這條短信發(fā)送到沃達豐通信總監(jiān)理查德·賈維斯(Richard Jarvis) 的手機中,內容只有簡單的四個字——「圣誕快樂」(Marry Christmas)。
但直到1994年,短信才真正普及到商用、民用。根據美國Statisticbrain統(tǒng)計的數據顯示,自 2000 年 6 月至 2017 年 6 月,僅在美國本土每月的短信發(fā)送量從 2000 年的 1200 萬條每月一直增長至 2017 年的 每月 7810 億條。換言之,在智能手機發(fā)展的這 17 個年頭里,短信的發(fā)送量足足增長了 6 萬倍。
不過,隨著即時通信工具在近年來得到飛速發(fā)展,我國的「短信」發(fā)送量增幅逐漸變得緩慢。根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12 年全國移動短信發(fā)送量達到了 8973 億條,同比往年僅增長了 2.1%,為四年最低增幅??梢?,微信、iMessage 等即時通訊工具和網絡社交平臺的出現(xiàn),確實影響到了我們短信的使用習慣。
現(xiàn)在的你,還會用短信來做什么呢?
相關文章: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