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文作者: 思睿 | 2015-05-19 22:02 |
硬件制造中,想要得到不同制造商的報價需要等待數周時間,有些商店根本不會回應報價請求。而且不同制造商提供的報價也完全不同,因此有時很難知道某個項目的成本。
Chris Church也遇到過這種問題。最初他想要在相機上玩出一些很cool的東西,因此在2011年他離開了他就職的云軟件公司,并和Parker Dillmann聯合創(chuàng)辦了Dynamic Perception。最初成立這家攝像頭硬件公司純粹是因為業(yè)余愛好,但硬件業(yè)務讓他郁悶不已。
Chris Church想著,或許可以讓制造業(yè)的工作更偏向于云計算,可以簡單地通過網絡就獲得所需要的資源。他希望能夠直接將他的設計上傳給制造商,自動獲得一個報價,并在時機合適的時候點擊一個按鈕,就能完成訂購一批原型產品的工序,而不必像現在一樣花幾個小時與銷售員一起審查電子表格。所以,他和電氣工程師Parker Dillmann一起開設了一家名為MacroFab的工廠,讓硬件設計師能夠更加專注于本身應該做的事情。
他們的工廠除了可以自動獲得報價,其中還會詳細列出各種費用,以便讓客戶能知道他們在哪些方面需要削減成本,該公司的軟件可以幫助安排生產作業(yè),并自動為客戶提供生產過程的狀態(tài)更新。
MacroFab希望能更便宜,以及更容易來生產原型產品和小批量的設備,以在他們進行大規(guī)模生產之前對自身做出評估。像那些非常便宜的樹莓派電腦和Arduino的開源電路板工具可以讓他們更便宜和更容易地開發(fā)新的硬件產品。
許多同類型的公司也已經出現,讓小批量產品的制造變的更方便,更實惠。與MacroFab公司最接近的競爭對手應該就是Circuit Hub。但是與Circuit Hub不同之處在于,Circuit Hub只是作為客戶和獨立制造企業(yè)之間的一個中間人,而MacroFab實際上在得克薩斯州的休斯敦有自己的工廠。
中國作為一個制造業(yè)大國,以目前的價格而言,MacroFab的報價仍然會高一點,但是它的自動化過程能夠削減成本。隨著越來越多的工序都變成自動化,價格可能會進一步下跌。
Church表示,雖然他們不能創(chuàng)造很多工作崗位,但他認為MacroFab可以幫助企業(yè)啟動并留在美國,而不是為了把自己的產品推向市場,就要轉移到中國。但中國制造是否會遭受打擊,各個企業(yè)是否會把制造重新帶回本土,這也很難說,因為他們的平均訂單也只有100個左右,對真正的制造企業(yè)來說實在是不夠。
via wired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