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本文作者: 游瑞 | 2014-08-26 15:39 | 專題:汽車后視鏡的那些事 |
如果你還在固執(zhí)的認為汽車后視鏡,就是司機的“第二只眼睛”,只是一塊用來擴大駕駛者視野范圍的普通鏡子的話,那么我就只能非常遺憾的告訴你,你又“二”了。你要想,現(xiàn)在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如此迅猛,汽車產(chǎn)業(yè)發(fā)展蒸蒸日上,當年的后視鏡還會是以前的那么簡單的后視鏡么?當然不是,越來越多的新科技的引入,汽車后視鏡的科技含量也越來越高,功能也不斷增加,作用也越發(fā)的強大。
那么,說了這么多,現(xiàn)代汽車后視鏡究竟包含了哪些科學技術在里面了?而這些技術又為我們駕駛生活帶來了什么樣的便利了?
技術一:雙曲率鏡面技術
既然是后視鏡,那么擴大視野的基本功還是要做扎實、做強大的。通過改變后視鏡的形狀,增加面積來擴大視野,這樣做的效果畢竟是有限的。這種方式除了應用在大型車上的“兔耳式后視鏡”外,對與其他車型,作用就不說了,沒有誰愿意看著自家的小車耷拉著兩巨大的“兔耳”的。所以,如何在不影響車輛風阻系數(shù)的情況下擴大視野,就得在鏡面上下功夫了。
凸面鏡的原理,想必大家也并不陌生。一些道路拐角處的凸面鏡就能很好的為我們提供另一面的視野。那是因為凸面鏡使得后視物體縮小,從而后視范圍與視角都擴大了。而曾經(jīng)一度出現(xiàn)的做法就是,將一個小小凸面鏡直接加裝在側后視鏡上。然而這樣做,從外觀看,確實太丑了,而且還容易被摘掉(小編家的老桑塔納就遭遇過),另外,也不能真實的反映車后物體大小及實際距離,所以這種做法很快就遭遇了市場無情的拋棄。但是,凸面鏡的優(yōu)勢卻在另一項技術中得到了體現(xiàn),這就是雙曲率鏡面技術。
雙曲率鏡面技術原理:依據(jù)車型、駕駛員眼點位置與后視鏡相對位置、視野要求三個要素,運用光學原理和數(shù)據(jù)方法,對車輛的前后左右不同視野角度選擇不同的曲率半徑,并平滑過渡。這樣,能夠在滿足基本不失真的條件下進一步擴大視野、減少盲區(qū),既滿足了國家強制性標準,又解決了盲區(qū)問題。另外,在鏡面的設計上采用分界線的辦法來警示駕駛員變曲率面僅供觀察車后大致情況,在后視安全性的設計上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進步,但制造工藝較為復雜,制造成本昂貴。
雙曲率鏡面后視鏡,中間2/3的面積采用平面鏡,靠外1/3的面積就用大弧度的凸面鏡,這樣駕駛者就能看到車后的一個全景,消除轉彎時的盲點,視野擴大了兩倍。一方面較好的彌補了平面鏡后視范圍過小,另外,由于其凸面部分曲率半徑較大(SR2000左右),所以基本上解決了失真問題。
既保證了后視鏡小巧的外觀,又為駕駛者提供了更為開闊的視野,還解決了凸面失真的問題,所以雙曲率鏡面技術,在汽車后視鏡技術中是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
(未完待續(xù)……)
汽車后視鏡里的科學,你“造”嗎?(二)
技術二:防眩目技術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