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雷鋒網按:本文作者朱宏,前微軟產品用戶體驗師。
下筆之前我搜索了一下,網上有一些Hololens的體驗文章,但大多是國外的記者報告,或者是國內小編扒的一些外媒文章組合,偶爾有兩篇評測網站的簡單試用評測,感覺寫數據和資料比較多,真實感受和答疑比較少,所以打算自己動手了。使用的過程中,一直到現(xiàn)在寫它的過程中,我情緒一直很激動,就像當年第一次碰到電腦一樣。
首先,這不是VR,這不是VR,這不是VR!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那些問我和其他VR頭盔比起來怎么樣的都一邊去。那些VR都是騙錢的好么!按照微軟的話來說這是MR(VR+AR),最大的不同,我說人話,就是你戴著Hololens可以隨意走動,在所有空間所有平面所有房間甚至戶外盡情使用它,也可以和周圍的人正常交流溝通。那些VR頭盔,你戴著走兩步不摔試試。
定個調:這是我從事數碼產品評測及用戶體驗工作十多年來見到的最激動人心的產品。很遺憾我在微軟的時候這東西只是發(fā)布了但是并沒有到我手上,它比我之前負責的Windows8、Windows Phone及Xbox One要震撼千萬倍。我的Windows設備都是公司發(fā)的,但是Hololens我愿意買,即使它很貴。
我在北京的晚霞天空里開了個瀏覽器
我是帶著懷疑的態(tài)度來使用它的。一年多以前的那個晚上,我們在Build大會直播上看到Hololens第一次亮相,驚為天物,我一度懷疑那些demo都是拍的電影特效,都還沒實現(xiàn)。我也懷疑微軟的第一代產品的工藝會不會很糙,還擔心眼鏡中看到的東西是不是會很飄,固定不住,會不會一擺頭就丟了一些元素,還擔心會不會因為手勢的操作而引起系統(tǒng)的一些誤判混淆……總之,我起初不認可這東西,但是這些在體驗過后都被我推翻了。
開箱體驗就不說了,軟包的外殼和內部結構都設計得很好,很大很精致。盒子里面搭配最簡單的充電頭和Micro USB線,另外有個備用鼻架,還有可以加在頭頂的承重膠條。
從眼鏡的多片玻璃造型,到雙重頭環(huán)的設計,都堪稱完美。很好地解決了頭部受重的問題,不管頭大頭小,先調整內環(huán)大小戴上,然后內環(huán)的左右各有軌道固定外環(huán)及鏡片,可以前后推動并且上下幾十度調整,直到架穩(wěn)在鼻梁上。如果想更輕松戴好,加上頭頂部的小承重膠條。
外環(huán)上外露兩個扁的紅色喇叭孔(這兩塊紅色特別漂亮),剛好可以固定在耳朵上方,不需要戴耳機也可以清楚聽到系統(tǒng)聲音,如果要聽音樂看片,外環(huán)后部也有耳機孔。
內環(huán)接觸頭部皮膚的材質非常好。外環(huán)除了鏡片大模塊之外分為4段,每段之間基本耦合但可以拉伸角度,這個設計非常贊,原以為只有索尼可能做出這種東西。
其他的可以到網上搜索外觀照片看究竟,這里我就說那些通過照片感覺不出來的東西。
系統(tǒng)主要是依托于窗口(Windows),本身Hololens就搭載Windows10操作系統(tǒng),所以主菜單上目前有一些基本的比如Edge瀏覽器、設置等等App,另外Windows商店里已經有一些為Hololens設計的工具軟件或者游戲可以下載。
所以整體的使用表現(xiàn)于兩種方式。
1、把瀏覽器等窗口掛在任何墻面上或者懸空,然后欣賞里面的內容,比如視頻、天氣、新聞等。
2、打開某個工具/游戲,然后在工具調出立體模型等放置在任何位置,桌面上、地上、天花板上,然后對它進行操作,比如分解人體解剖模型。游戲也可以屬于此類別。
1、除了食指之外的四個手指并攏,食指往下點大拇指——這是點擊。
2、手掌向上五指并攏,張開——這是調出主菜單,或者通用的取消。
除了手勢還能使用語音控制,微軟的Cortana已經很完善了,直接喊“Hi Cortana”她就會出來幫你,英文好的使用無障礙。有一次用著用著它突然回答“你好,我是小娜”,不知道為什么突然切成中文了。另外語音控制在給瀏覽器輸入網址的時候很方便,國外的網站,你直接念,就輸入了,比如http://Microsoft.com,http://apple.com,但是中國的拼音域名就沒辦法了,http://douban.com只能自己一個個點鍵盤輸入。
非??苹?,非常夢幻!我不想寫具體的感受,只想表達出來我喜悅就行了。這種只有未來才有的體驗,只有在科幻片里見過的東西,真實出現(xiàn)在了自己家每個房間里,我能不興奮嗎?
估計只有我家的蠢狗不明白我為什么這么嗨了。
游戲的體驗在網上有些文章有,我不太有興趣。所以我設想的場景都是關于日常生活的。
客廳的幾面墻都擺放了幾個窗口,后來都關掉了,太亂。
我把一個瀏覽器窗口放在了洗菜池邊,一個窗口放在抽油煙機上,一個放在冰箱面板上。這樣我洗碗的時候能看視頻網站,做菜的時候抬頭就能看菜譜,另外冰箱的面板上顯示著微博,路過時候就能掃一眼新聞。
臥室的電視墻還空著,所以放了個窗口并且拉得足夠大作為電視用。衣柜的門板上打開一個豆瓣FM的窗口,不支持Flash,沒法聽歌。臥室床頭就設置為Bing的美圖壁紙就好了。兩個洗手間的墻面上分別放著兩個窗口用來看視頻或者刷豆瓣。
書房和客廳里,懸空擺了很多地球、衛(wèi)星、宇航員等等模型,飯桌上擺了一直自己會活動的黑猩猩……這些都是無聊好玩弄的,如果有更多好的應用來到Hololens的平臺,生活會變得更加豐富,或者說,更加詭異。
一些小小的美中不足我就不挑刺了,主要說4個比較麻煩的問題。
很多人說視角小,告訴你們,你們沒調好!
在一個新的場景下使用,掃描過環(huán)境之后,可視角度足夠大,也許有120度,眼前房間里擺放的所有元素和窗口都能一覽無余。但是,當我取下,再戴上,或者給其他人戴上,會發(fā)現(xiàn)角度變得很小,小于90度,只能看到正前方一個窗口,而且上下還被切掉。這時候如果進系統(tǒng)設置里重新調校,可以恢復。但是不明白為什么視角會自己變化。
我發(fā)出來的截圖比較差,原因在于,很復雜。首先,在系統(tǒng)主菜單點截屏,在截的瞬間,感覺所有元素的像素變低了,而且有了鋸齒,截出來的圖片其實本身就比我在使用過程中看到的效果差,使用中的窗口都是很光滑,字體都是很清晰的,感覺截屏這個東西本身就是低像素截屏。
然后,截出來的圖,要么就存到Onedrive,要么只能share到Facebook或者Twitter……還好我家里路由可以翻墻,所以都分享到Facebook然后在手機上打開保存,于是圖片效果又差了一點。
個人感覺如何能加入聲控截屏就更好。至于錄屏,我錄了幾段,發(fā)送上Facebook實在太慢,不想等。
另外截屏還有幾處問題,1.主菜單不能被截屏,2.有些重量級應用,也許是應用本身bug問題,開啟截屏動作時就不顯示內容。
鍵盤是Windows 10和Xbox One上你看到的完整鍵盤一個樣子,擺動頭部聚焦到你要的字母然后點擊,效率很低脖子也難受。但是唯一欣慰的就是你輸入的文字,會跟隨你的視角方向動,這樣隨時能看到自己輸入的內容對不對。建議如果不是被逼得沒有辦法了不要嘗試輸入東西。我連自家WIFI時輸密碼就被搞瘋了……
為了操作方便,所有的窗口都沒有全屏的方式,都會帶著上面一條工具欄,所以看圖和看視頻網站不能沉浸體驗。但是立體的模型們是可以隱藏工具欄和物品外框的,不影響玩游戲等操作。
1、會不會犯暈?
完全不會,因為Hololens鏡片是透明的,所以你永遠能看到周圍所有東西,不會失衡。
2、會不會發(fā)燙?
完全不會,電池藏的位置特別好,根本不接觸也不靠近頭部皮膚。而且,直接抓著電池部分也完全感覺不到發(fā)熱,很神奇。
3、看分享出來的照片,很多鋸齒,是不是畫質不好?
這個前面說了,真實體驗的畫質比截圖分享效果好十倍以上。
4、電池待機多久?
官方說3個小時,昨天我在最后10%的電量下使用了接近半小時,所以3個小時的數據肯定不假。
5、里面顯示的場景和元素會晃嗎?
在戴著它走動的時候,會有非常非常輕微的變化,但是極其小,忽略。
6、開發(fā)機外觀做工如何?
完全出乎意料,媲美索尼的HMZ頭戴顯示器的做工。設計合理,細節(jié)豐富。
7、戴著累不累?
畢竟有1斤的重量,我說完全不累是假的。調整好角度之后會很舒服,據來我這體驗的幾位朋友表示比其他VR設備都舒服。而且我之前一直沒用頭頂的那個減重附件膠條,剛才裝上它試了試,更舒服。但是,更長時間使用多少會有不適。
8、操作復雜嗎?
交互非常簡單,正常智商上手就會,英文口語好的就更方便了。
9、分辨率夠高嗎?
我沒有仔細去了解分辨率的問題,但是實際使用中完全不會考慮這點,因為,si0有東西都很清楚,除了那些模型原本就是低建模的,另外有些元素因為亮度太高導致有些虛假,不過這些本來就是虛假的,得接受事實。
10、原本戴近視眼鏡再戴它舒服嗎?
我就是全程戴著近視眼鏡的。
總之,使用下來讓我對于未來生活已經非常神往了,并且勸周圍朋友砸鍋賣鐵也可以買(當然要等消費者版本出來)。這幾天朋友們都在各種設想可以用它來做一些什么創(chuàng)意的產品,我想說,可以做的實在太多了。
本文由作者授權雷鋒網發(fā)布,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