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叨叨 | 2017-09-15 17:30 |
2015年之前,貼在威創(chuàng)集團這家上市公司身上的標簽,可能還是“可視化”或者“屏顯”解決方案提供商,和“幼教”這個領域,完全不沾邊。但也就是在這一年,威創(chuàng)在資本的幫助下,接連并購紅纓教育、金色搖籃,迅速進入幼教行業(yè)。
威創(chuàng)并購的這兩家幼兒園品牌,前者擁有連鎖幼兒園4000多所,提供幼兒園招標、裝修設計、設施設備采購、招生、教師招聘及培訓、管理、教學、家長工作等全流程服務;后者在全國擁有近500所品牌加盟園,超過10萬名嬰幼兒同時在園就讀。
此后,威創(chuàng)同樣以并購的方式,將主打雙語教學的可兒教育、結合本土文化和美式教學的鼎奇教育收入囊中,此外還投資了幼師口袋等公司。目前威創(chuàng)集團共服務4500多所幼兒園。
當然,“擴張版圖”并不足以代表威創(chuàng)想做的事。日前,威創(chuàng)宣布與百度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將通過 AI 技術,打開兒童成長的“黑匣子”,服務全國萬家幼兒園及其覆蓋的家庭,以幼兒園-家庭-社會三個場景為“軸心”,建立 AI 賦能的“兒童成長平臺”。
雷鋒網了解到,目前國內 0-6 歲的兒童數(shù)量超過1億,2016 年新生嬰兒就有 1600 多萬,3-6歲兒童集中的“幼兒園”一向是兵家必爭之地。威創(chuàng)集團董事長何正宇認為,兒童成長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幼兒園很重要,0-3歲的家庭環(huán)境也同等重要,此外還要考慮到社會環(huán)境。所以,在這個行業(yè),要解決的不僅是“幼教”的問題,更是“兒童成長”的問題,幼教是其中一個部分。
那么,這其中現(xiàn)在存在什么問題?威創(chuàng)集團董事、副總經理王紅兵認為,這其中有三大黑匣子:
幼兒成長黑匣子
教師素質黑匣子
家長能力黑匣子
針對第一個黑匣子,王紅兵舉例說,學前教育主要涉及兩塊內容,一塊是保育,另一塊是教育。所謂保育,就是兒童的吃喝拉撒睡;所謂教育,就是幼兒園教師所教授的一些基礎知識。而無論這兩塊中的那一塊,對家長而言,可能都是“非完全透明”的,家長也許無法輕易知道“保教”過程中的關鍵細節(jié)。一個兒童在經過3-4年的“幼兒園教育”后,也沒有標準評判是否“合格”,甚至沒有判斷的依據。
從教師層面來說,目前國內有24萬園長,普通幼教更多,這些教師從何而來?是否具備教師資格?如何監(jiān)管?對家長而言,這些幾乎可能都是未知數(shù)。似乎只有出現(xiàn)“幼兒園丑聞”時,才被拿出來討論一番。除此之外,如何幫助園長、幼教提升自己的能力,則是另外一個尚待解決的問題。以上,則構成了第二個黑匣子。
當問及幼教是否有“上崗證”時,對應的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父母有“上崗證”嗎?這個看似開玩笑的問題,其實揭示了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又一個 Bug。父母天然有教育孩子的責任,并不代表天然有教育孩子的能力,而如何幫助父母教育孩子,提升父母“保育”、“教育”的能力,似乎比幼兒園更為重要,但這也是一個暫時沒有標準答案的“黑匣子”
王紅兵表示,當威創(chuàng)進入兒童成長領域的時候,如何通過科技來打破“黑匣子”,成了威創(chuàng)思考的出發(fā)點。
在威創(chuàng)集團副總經理何一名看來,不僅是幼教,整個教育行業(yè),都面臨兩大挑戰(zhàn):
第一,是資源稀缺,造成了教育資源的不公平分布。第二,教育其實是一個重服務的行業(yè),兒童成長更甚,優(yōu)質的服務應該是個性化的,因為我們的小孩每個都是不一樣的。
因此,威創(chuàng)便有了基于 AI 的三個核心舉措:
線下行為線上化、數(shù)據化
就當前而言,兒童成長的三個場所——家庭、幼兒園、社會,其實是彼此隔離的“孤島”,且兒童在這些場所里的所有行為,均無法轉化為能夠分析、指導的線上數(shù)據。例如,從幼兒園放學到家后,父母的經典之問:
今天開心嗎?學了什么?有沒有被欺負?
這三個問題的背后,是大量兒童成長數(shù)據的丟失。而 AI 技術則可以很好的將數(shù)據獲取,并分析出能夠指導兒童成長的關鍵信息,并提供給家長、幼兒園園長、教師,有的放矢地幫助兒童成長。
個性化教育
在何一名看來,兒童成長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不是“一錘子買賣”,每個兒童都應該有屬于自己的成長軌跡。
舉特例而言,中國有超過200萬以上的自閉癥兒童,每年以20萬的數(shù)量在增長。如果在早期得到科學干預和治療,有80%的患者能夠回到社會。越小的兒童認知能力越受限,一般評估很難精確。但通過人工智能,對兒童行為地分析,以及對兒童大腦的掃描,可以更早識別出一個小孩在未來患上自閉癥的可能性,更早的得到干預,進而降低最終患病的概率。
兒童成長產業(yè)地圖
除上述兩個 AI 直接能夠改變的舉措外,何一名也表示,幼兒園絕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成長基地,但兒童成長并不限于幼兒園教育,幼兒園以外的成長服務和體驗也同樣重要,但這些對于家長而言,其實同樣也包藏在“黑匣子”中,無從知曉。而威創(chuàng)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多的,通過 AI 將這些“黑匣子”剖開,把關鍵信息展現(xiàn)在家長面前。
產品落地能現(xiàn)實嗎
基于上述對教育行業(yè)的認知,以及 AI 能夠扮演的角色,威創(chuàng)首席產品官郭丹,則展示了兩款即將發(fā)布的新品,分別是:
今日寶寶
兒童成長指數(shù)
第一款產品今日寶寶解決的是“園內、園外的信息互通問題”。郭丹認為,家長其實并不想知道園所內所有兒童每時每刻處在什么狀態(tài),而只是想知道自己孩子的情況及自己孩子在某些關鍵狀態(tài),比如進園哭了多久,有沒有多喝水,是否自己吃東西,會不會在幼兒園上廁所等,這些問題散落在全部的行為數(shù)據中。
郭丹表示,實時在線是基礎。采用各種技術終端將核心環(huán)境的數(shù)據采集,當有了這個基礎之后,再把關鍵信息挑出來。例如,對某一天特定的行為做準確定義、自動識別、實時抓取、精準推送,當有了這些能力之后,絕大多數(shù)幼兒園里的保育行為都可以解決掉。
郭丹還舉了一個實際案例:
每個幼兒園都會舉辦親子活動,活動之后幼兒園會把照片發(fā)給家長,至少會有 2G 的照片,每個學期舉辦兩次,每個家庭就收到了4G的照片,家長需要在這 4G 的照片里,挑出有自己小孩的照片,這是一個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工作”,而通過今日寶寶這款產品的人臉識別功能,很容易就能夠分類、分時間的精準推送給家長。
第二款產品則是通過數(shù)據進行干預的兒童成長指南。威創(chuàng)目前通過自己擁有、服務的4500多所幼兒園,可以獲取接近100萬的兒童行為數(shù)據,在積累了海量數(shù)據的情況下,威創(chuàng)可以構建兒童成長的18個關鍵指標,通過觀察兒童個體與海量數(shù)據之間的差異,找到成長的關鍵點,進行“因材施教”。
此外,郭丹還表示,從數(shù)據出發(fā),圍繞幼兒園、家庭、社會三個維度,還將有更多的產品不斷推出,目的就是將 AI 在兒童成長的0-6歲間,利用起來。
據雷鋒網了解,百度將通過自己的人工智能技術,為威創(chuàng)提供底層技術支持。百度云總經理尹世明在發(fā)布會現(xiàn)場表示:
“精準”這兩個字在其他行業(yè)已經非常成熟。為什么不能把這個技術給寶寶呢?以技術去分析他,看看他的需求、興趣愛好,根據數(shù)據,做精準的教育。
在隨后的采訪中,郭丹還向雷鋒網透露,兒童成長市場的集中程度低,威創(chuàng)所擁有的幼兒園規(guī)模是行業(yè)第二到第九的總和,遠遠超過同行。而這些幼兒園,只是一個切入口,威創(chuàng)真正想要服務的,是從家庭-幼兒園-社會全維度的兒童成長。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