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金紅 | 2017-05-23 18:27 |
“5月中旬,在北京召開的一場有關無人機行業(yè)管理的座談會上,大疆創(chuàng)新副總裁邵建伙強硬地表示,如果黑飛導致的監(jiān)管對大疆的發(fā)展造成超乎預期的影響,大疆將棄守中國市場,將公司搬往國外,將整個業(yè)務轉移至海外。”
近日,網上傳言大疆將退出中國市場,雖然很快大疆發(fā)布聲明予以否認,不過近期在成都、重慶機場頻發(fā)的黑飛事件給大疆造成的壓力顯而易見。不僅大疆,所有消費級無人機企業(yè)受到了空前質疑。為此,民航局也正式下發(fā)文件6月1日正式對質量250克以上的無人機實施登記注冊,開始正式對消費級無人機進行統一管理。國內無人機企業(yè)終于走到了面對政策的那一天。
雖然很多跡象都表明近期頻發(fā)的黑飛事件涉及的無人機非大疆所屬,但大疆無疑是波及最大的。今天下午,大疆召開線上媒體溝通會,事件主要人物邵建伙再次聲明從未考慮過退出中國市場,現在沒有,未來也不會有。同時表示,大疆一直都在積極配合管理部門的多種管理方式的嘗試,以及積極宣傳飛行安全知識,提高用戶的飛行安全意識。
以下為邵建伙完整說明:
首先說的是,近期我們在網絡上看到有人斷章取義說大疆在考慮放棄中國市場,對此,大疆已于上周末公開發(fā)表聲明,予以否認。
根據相關政府部門內部會議的保密要求,請原諒我們作為參會企業(yè)無法提供完整詳盡的現場記錄。今天借這個機會,我代表大疆再次聲明,此前網絡上的相關描述為不實信息,我司從未考慮過退出中國市場,現在沒有,未來也不會有。
作為扎根于中國的企業(yè),大疆的每一步成長都與這片土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大疆的成功離不開國家改革開放良好的大環(huán)境,大疆的成功來自于國家、深圳市政府支持鼓勵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政策扶持,珠三角良好的產業(yè)環(huán)境以及國內龐大的高科技人才基礎。大疆一貫以通過技術實力、產品領先創(chuàng)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為榮,以為中國智造增光添彩為傲,以倡導國內年輕人投身科技創(chuàng)新事業(yè)為己任。
大疆關注回饋社會,連續(xù)三年共計投入近1.5億元舉辦Robomaster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通過創(chuàng)新手段挖掘培養(yǎng)工程技術精英。三年來,通過大賽歷練的青年人才近2萬人。2017年的大賽正在如火如荼地舉辦中,報名人數超7000人,覆蓋高校204所。
從2006年創(chuàng)立至今,大疆始終專注于技術的創(chuàng)新,鮮少做過廣告宣傳,更不屑炒作。2016年,我司申請PCT專利920件,平均每天就有2.5件專利誕生,名列全國前茅。大疆通過埋頭耕耘獲得了全球民用無人機的70%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智”造的代表。
但埋頭做事并不代表我們會縱容外界別有用心的個人或組織歪曲事實、惡意挑撥。對于造謠者,我們將保留法律追究的權利;對于一直以來信任和支持大疆的管理部門和廣大用戶,我們想再一次表達感謝。
需要強調的是,大疆從不反對監(jiān)管,恰恰相反,大疆始終積極支持科學有效監(jiān)管。大疆從2015年起就不斷在各種場合呼吁加強無人機的安全管理,并從企業(yè)自身的角度出發(fā),與政府各部門保持良好的溝通,并多次向空管委、民航局、工信部、公安部等管理部門對無人機的管理方法進行匯報和溝通。
我們從2015年開始,配合各管理部門進行了多種管理辦法的嘗試,比如,配合民航局嘗試無人機的適航管理工作、配合公安部進行重大活動的保障工作、配合民航空管部門進行機場的航空安全保障,并在深圳機場、首都機場、三亞機場等地進行試點。
大疆始終堅持承擔企業(yè)社會責任,從自身做起,加強企業(yè)自律,積極宣傳飛行安全知識,提高用戶的飛行安全意識。
自第一代精靈產品開始,大疆就在產品中配以詳盡的說明書和安全飛行指引,包括不在機場附近和人群密集的地方飛行,并制作了一系列宣傳視頻。
2014年底,大疆在官網公布了全球各地區(qū)的禁飛區(qū)域地圖,方便用戶隨時查詢。在國內,為保障國家安全,從2015年開始,大疆不惜犧牲自己的市場,主動將北京市六環(huán)以內以及其他一些敏感區(qū)域設置為永久禁飛區(qū)。
為支持管理部門的“行為可記錄”、“責任可追溯”等要求,大疆為北京智宇祥云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開發(fā)出無人機安全管理平臺,解決無人機運行監(jiān)視與管理問題,使有需要的管理部門實時掌握無人機的在線飛行情況。
針對違規(guī)飛行的無人機,可以獲取其起降地理位置、飛行高度、飛行速度、航向等,幫助執(zhí)法部門落地查人,依法管理、有據可循。
另外,為配合管理部門在要地安全保障,降低保障的技術難度和部署成本,大疆為智宇祥云提供技術支持,開發(fā)了無人機偵測設備,并在深圳機場、三亞機場進行了試點部署,取得良好效果。
我們愿意在民航管理部門的領導下,將這些設備部署到全國的機場,消除利用大疆無人機對機場產生的威脅,保障航空安全。
大疆始終嚴肅對待航空安全,從第一代產品開始便在自己所有的飛行器匯總內置了全球6800多個機場的禁飛區(qū)數據,并在實際運行中不斷改進自身的限飛區(qū)技術。
自第一代精靈產品開始,大疆就在產品中配以詳盡的說明書和安全飛行指引,包括不在機場附近和人群密集的地方飛行,并制作了一系列宣傳視頻。
2014年底,大疆在官網公布了全球各地區(qū)的禁飛區(qū)域地圖,方便用戶隨時查詢。在國內,為保障國家安全,從2015年開始,大疆不惜犧牲自己的市場,主動將北京市六環(huán)以內以及其他一些敏感區(qū)域設置為永久禁飛區(qū)。
為支持管理部門的“行為可記錄”、“責任可追溯”等要求,大疆為北京智宇祥云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開發(fā)出無人機安全管理平臺,解決無人機運行監(jiān)視與管理問題,使有需要的管理部門實時掌握無人機的在線飛行情況。
針對違規(guī)飛行的無人機,可以獲取其起降地理位置、飛行高度、飛行速度、航向等,幫助執(zhí)法部門落地查人,依法管理、有據可循。
另外,為配合管理部門在要地安全保障,降低保障的技術難度和部署成本,大疆為智宇祥云提供技術支持,開發(fā)了無人機偵測設備,并在深圳機場、三亞機場進行了試點部署,取得良好效果。
我們愿意在民航管理部門的領導下,將這些設備部署到全國的機場,消除利用大疆無人機對機場產生的威脅,保障航空安全。
大疆始終嚴肅對待航空安全,從第一代產品開始便在自己所有的飛行器匯總內置了全球6800多個機場的禁飛區(qū)數據,并在實際運行中不斷改進自身的限飛區(qū)技術。
從2015年開始,大疆在國內就不斷和民航局進行溝通,討論如何完善限飛區(qū)的設計以更好地保障航空安全。
在與民航局內部溝通的基礎上,從2017年3月份開始,大疆推出基于國際國內通用標準的新版機場禁飛區(qū)設計,并應用于國內的200多個機場。運行至今以來,進一步保障了航空安全。
民航局在5月17日公布了國內155個民用機場的障礙物限制面的數據,我們注意到,公布的數據和我們大疆設計的機場限飛區(qū)幾乎重合,對此我們非常歡迎和支持。
大疆已在官網的飛行安全頁面內依據民航局公布的數據進行更新,并通過我們自己的各種渠道對用戶進行宣傳。此外,符合民航局公布數據的軟件,我們也會在經過測試之后盡快對外發(fā)布。
最近一段時間,成都、重慶等地機場頻發(fā)無人駕駛飛行器干擾航班運行、威脅航空安全的惡性事情,將無人機行業(yè)推向了風口浪尖。作為無人機行業(yè)的代表,我們一直配合政府進行相關調查。
我們了解到的是,在最近成都、重慶發(fā)送的事件中,大疆的產品并無涉及其中,干擾成都機場的飛行物是固定翼,干擾重慶機場的飛行物是是固定翼和風箏。
然而,令我們感到無奈的是,民用無人機行業(yè)卻因此事成為眾矢之的,大疆作為行業(yè)代表不斷地遭受含沙射影、被污名化、妖魔化。在此,我們也呼吁廣大媒體能夠能正確報道相關事件,向公眾正確宣傳固定翼飛行器和消費級的多旋翼飛行器的區(qū)別,提供正確的輿論引導。
此外,作為成都、重慶事件后續(xù)影響的一部分,有些地方出臺了一刀切式的擴大化禁飛政策,這雖然有短期遏制事件惡化的初衷,但從有效性和長效性來說,并沒有解決問題。
無人機行業(yè)近年來快速發(fā)展,已經成為我們生產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統計,去年國內大疆飛機的保有量已達50萬以上,一年的飛行量為1400萬架次以上。
一刀切式的管理,一味去“堵”,沒有給愿意守法飛行的用戶一個釋放需求的渠道。大疆呼吁科學管理、疏堵結合,一方面引導99.9%以上的守法的用戶,一方面更有效地管理好那0.1%的非合作目標。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目前在國內各大電商平臺上充斥著大量低成本散件套材,以開源硬件、開源軟件為代表,使得制造一臺可飛的航空器的門檻變得大大降低。
不同于正規(guī)廠商的產品,這些產品不設電子圍欄、可以任意編寫航跡規(guī)劃,產品容易改裝、不支持實時監(jiān)視、飛行性能沒有約束,因而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我們建議相關管理部門加強對開源硬件和飛控以及散件套材的管理。
有一些廠商基于這類散裝套材和開源飛控開發(fā)的產品,一味地推出所謂的載重量大、續(xù)航時間長的但不考慮安全和監(jiān)管要求的飛行器產品,他們出于市場銷量考慮,在銷售時也不對購買者進行任何認證和鑒別,使得這類產品存在巨大的安全和監(jiān)管的漏洞。針對性對這類產品,我們建議管理部門從源頭抓起,做好產品認證,流通管理。
最后我們想說的是,大疆生于此、長與此,我們愿深深扎根于此,休戚與共,為呵護來自中國的世界品牌繼續(xù)努力。
雷鋒網「新智造」正在啟動“新智造成長榜2017”評選活動,雷鋒網「新智造」將對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行業(yè)進行大規(guī)模報道、梳理和調研,并聯合數十家著名投資機構根據這些創(chuàng)新公司的技術實力、商業(yè)能力和成長性進行深度評選,最終從多個領域分別選出一些極具潛力成長性的創(chuàng)新公司。如果你想參與我們的評選,可點擊「報名」鏈接,或通過雷鋒網新智造郵箱xinzhizao@leiphone.com聯系我們!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