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近年來,消費機器人得到飛速發(fā)展,尤其是掃地機器人,似乎已經開始走向平民化。掃地機器人市場滲透率究竟有多大?中國的滲透率只有3%;而對于美國這樣高度工業(yè)化的國家,掃地機器人的滲透率也只有11%。
現在看來并不緊俏的市場,iRobot一家倒是占據了全球市場的60%,在美國甚至高達85%,雷鋒網編輯近日采訪了iRobot技術副總裁Chris Jones 博士,就其背后的技術支撐和產品策略進行了剖析。
iRobot于1990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三位機器人專科林?安格爾(Colin Angle)、海倫?格雷納(Helen Greiner)和羅德尼?布魯克斯(Rodney Brooks)共同創(chuàng)立。
由于消費類機器人在當時來看還很遙遠,最初iRobot定位在軍用機器人領域,NASA使用的第一臺Micro Rover就是受到iRobot開發(fā)的第一款定位在太空探索的機器人Genghis的啟發(fā)研制的。之后,又有諸如排雷機器人Ariel、戰(zhàn)術機器人iRobot PackBot、小型無人地面車輛SUGV等。
iRobot的太空探索機器人Genghis
直到2002年,iRobot才開始試水消費領域,推出Roomba掃地機器人的第一款產品。隨著在消費類機器人領域不斷深入,2016年年初iRobot出售了其國防安全業(yè)務資產,同年進入中國市場,成立上海分公司,也就有了現在消費機器人領域的這一方霸主。
從軍用到消費,Chris Jones博士表示,主要還是看到了消費類市場的巨大潛力和增速迅猛。以掃地機器人為例,在美國,掃地機器人的滲透率只有11%,中國的滲透率更低,只有3%,而這一市場未來必然會成倍增長,因而也會有更大的市場和機會。
iAdapt規(guī)劃算法可謂是iRobot的最大的家底。這項技術主要用來幫助機器人在未知的環(huán)境中進行路徑規(guī)劃,找到更高效的導航方式。iRobot的iAdapt規(guī)劃算法最開始用在排雷機器人(Ariel)上,這也為之后用在掃地機器人上進行路徑規(guī)劃和導航打好了前期基礎。
家居環(huán)境是很復雜的,也是可能變化的,iRobot在2016年發(fā)布的Roomba 980配備的iAdapt已經更新到2.0版本,可以提供包括邊角清潔模式、脫困模式、線纜防纏繞模式、污垢探測模式等多重智能路徑規(guī)劃和清掃模式,每秒可進行60次智能決策。
Chris Jones博士解釋:要實現機器人的的智能路徑規(guī)劃,不能只考慮走直線,因為家里的環(huán)境都是雜亂無章的,也有很多障礙物,要使其清潔到每一處空間的話就需要做到智能,例如在墻角要進入墻角模式、在污垢區(qū)要有污垢清潔模式。下一代iAdapt會更加智能,也會考慮更多應用場景。
SLAM技術是指機器人在未知環(huán)境中從一個未知位置開始移動,在移動過程中根據位置估計和地圖進行自身定位,同時在自身定位的基礎上建造增量式地圖,實現機器人的自主定位和導航。
vSLAM中的“v”是“視覺”(vision)的意思,vSLAM是SLAM技術的一個分支,也是計算機視覺的一部分,具體來講是通過一個攝像頭捕捉豐富的環(huán)境信息,使地圖繪制和定位更加精確。
相對于激光雷達技術,vSLAM可以展示更多細節(jié)。簡單來講,你可以認為激光雷達技術獲取的是2D信息,vSLAM獲取的則是3D信息。Chris Jones針對這一技術解釋稱,激光雷達捕獲到的只是周圍環(huán)境的一個切面,并沒有太多細節(jié),因而在定位和地圖繪制過程中可參考的東西也比較少。因此,iRobot在研發(fā)過程中投入更多的是vSLAM技術及其他機器視覺技術。
軟硬件結合能力被iRobot視為勝過其他掃地機器人的一項核心競爭力。
一臺掃地機器人最重要的技術是它的系統(tǒng),包括硬件和軟件兩方面。硬件方面包括機身及其配備的傳感器(例如圖像傳感器);軟件方面有地圖繪制、導航技術等。
軟件和硬件結合能力更多能體現創(chuàng)新和研發(fā),如果一臺掃地機器人軟硬件結合能力較差,使用起來會出現諸多問題,現在市場中有諸多掃地機器人公司,也不乏有硬件或軟件做的很優(yōu)秀的,但是在軟硬件結合能力上的表現還是很差,因而使用起來會出現諸多問題。軟硬件結合能力被Chris Jones認為是其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的關鍵一板斧。
在軟件創(chuàng)新上,是iRobot未來投入的重點。
硬件方面,iRobot做過軍用機器人、商業(yè)機器人、機器人玩具,已經積累了相當的能力。而在軟件方面,Chris Jones表示,現在已經在加強軟件上的投入,以工程師團隊組成為例,之前iRobot硬件工程師和軟件工程師的配比是7:1,現在則是2:1。未來還會繼續(xù)加強。
2017年,iRobot將13%的營收(1.13億美元)用到了研發(fā)上,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投入在機器視覺和機器學習上。Chris Jones向雷鋒網表示:機器視覺和機器學習是我們研發(fā)的兩大戰(zhàn)略技術。
vSLAM只是計算機視覺中的一部分,機器人通過vSLAM能夠知道周圍的環(huán)境包括地面環(huán)境是怎樣的一個狀況。未來iRobot會用計算機視覺做更多的事情,其中識別出周圍的是人,還是家用電器,并且根據不同的狀況來做出合理的決策和反饋也是其發(fā)展方向之一。
iRobot并不生產硬件,而是采用OEM代工模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iRobot全球所有的代工廠都設在中國。雷鋒網編輯認為,這應該是基于成本和市場兩方面的考慮。
作為一家全球性公司,iRobot必須考慮各種應用場景,確保各項功能滿足多元化的需求,其中,Roomba和Braava兩款主打產品就是面向全球的通用產品。同時,也針對中國市場進行了定制化設計。最新產品Braava jet就為中國用戶設計了可以取下來清洗的清潔墊,而在美國用的則是一次性的清潔墊。
作為全球做消費類機器人最牛的公司之一,iRobot的強悍絕對不是蓋的。就目前市場占有率來看,全球市場占有率高達60%,在美國超過85%,從2002年到現在出貨量高達2000萬臺,也是沒誰了。
而從產品角度來看,iRobot 900系列最大工作范圍為185平方米,另外加入自研的iAdapt和vSLAM算法,智能決策能力也是很不錯的。
可能大家和雷鋒網編輯一樣,也會擔心電池的問題,據iRobot給出的數據:在實驗室測試結果,Roomba 980單次運行時間可以達到2小時,Roomba 960可以達到75分鐘。實際應用中平均算來每充滿一次電也可以工作45分鐘時間,也是足夠家居應用的。
相關文章:
小米、科沃斯們注意,iRobot對中國掃地機器人市場的全面進攻現在開始
會掃地還不夠!iRobot要讓智能掃地機器人掀起“頭腦風暴”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