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張帥 | 2018-07-12 17:15 |
7月10日,紫光公有云低調上線試商用。對于紫光云的到來,市場并沒有太多意外,技術的發(fā)展殊途同歸,紫光公有云的到來早有預兆,問題是,如何開辟一條具有紫光特色公有云的道路?
按照紫光云總裁兼CEO吳健的看法,阿里云排在占了國內近一半的市場份額,對比阿里云過百億的營收,市場空間只有兩百多億,而實際上IT信息化市場接近上萬億,至少大幾千億的市場規(guī)模,紫光云認為,市場才剛剛起步。
雷鋒網了解到,今年3月30號,紫光宣布啟動公有云戰(zhàn)略,6月30日即完成兩個大區(qū)三個可用域的同步上線,包括華北1區(qū)(天津)、華北2區(qū)(廊坊)和西南1區(qū)(重慶),建設速度不可謂不快。
按照紫光云布局規(guī)劃,年內還會繼續(xù)加速建設,將于2018年底完成華北、華東、華南、西南4個大區(qū)節(jié)點的建設,并推進一級節(jié)點與城市節(jié)點的快速落地。2019年,紫光云將布局海外節(jié)點。
紫光云總裁兼CEO吳健
吳健表示,紫光云最初的目標就是3個月上線,這個時間非常緊張,3個月的執(zhí)行計劃甚至要精確到每一天。
據介紹,紫光云在2個月之內,完成運營平臺的架構設計和開發(fā)調試,上百個模塊的優(yōu)化對接;1個月之內,重慶、天津和廊坊三個節(jié)點的設備同時到貨、同步實施、同步聯調,正如吳健所說,“紫光云的研發(fā)、建設、部署、拓展市場這些步驟是同步進行的,節(jié)奏確實會很快,我們畢竟比別人晚了兩到三年時間”。
雷鋒網進一步了解到,紫光云目前上線的華北1區(qū)(天津)、華北2區(qū)(廊坊)和西南1區(qū)(重慶)使用的均為中國聯通的現有機房,對于大型公有云廠商來說,擁有自己核心機房重要性不言而喻。負責IDC建設的紫光云聯席總裁焦剛明確表示,“將來我們一定會走到自有機房,核心機房一定要自有,這是下一步我們會做的”。
紫光云公有云目前還處于試商用階段,建設完成只是第一步,如何帶來穩(wěn)定的用戶體驗才是接下來紫光云要關心的事情。吳健也坦言,紫光云目前已經不只是試商用了,“新華三和正在建的三大信息基地,包括我們新華三的業(yè)務系統,現在陸續(xù)都已經正式地上線”。
由于基因的原因,紫光云做大型政企客戶反而比做中小型客戶和互聯網行業(yè)客戶駕輕就熟,比如在如何優(yōu)化中小型客戶和互聯網客戶的自助上云體驗方面,紫光云在平臺和底層技術方面還有空間可發(fā)揮。
紫光云首期上線的基礎服務和平臺服務共有12個大類,267種云服務產品。基礎服務涵蓋計算、存儲、網絡、安全和監(jiān)控5個大類,平臺服務包括數據庫、大數據、開發(fā)測試、人工智能、物聯網、視頻等類型的服務。除了基礎服務和平臺服務,紫光云也上線了云市場,提供了產業(yè)應用相關產品展示、體驗與交易平臺。
用紫光的話說,紫光云的特點是新架構、高起點、可信賴。
紫光云的定位就是企業(yè)級(ToB)市場的公有云,為了滿足數據不出城、本地化交付、多資源池納管等行業(yè)客戶的需求,紫光云采用了“一多三統一”的架構設計。一多即多門戶,紫光云通過大區(qū)節(jié)點+一級節(jié)點+城市節(jié)點的核心邊緣多級架構的設計,構建覆蓋全國的多個入口,在架構設計與搭建上天然具備了混合交付能力、個性定制能力與彈性擴展能力。三統一即統一融合架構、統一資源管理、統一運營管理,通過自主研發(fā)的CMP(多云管理平臺)實現云服務資源解析與綜合調度,在滿足分布式、分級、個性的同時,保證了底層架構和運營運維的統一。
“紫光云的建設沒有包袱,所以我們可以用最新的架構、最新的設備、最新的理念打造我們心中最好的云?!弊瞎庠聘笨偛眉孢\營部總經理李永斌表示。在網絡建設上,紫光云采用最先進的100G核心+25G接入的計算連接和最新的NVME存儲連接架構;在服務器配置上,紫光云采用Intel最新Purley平臺Skylake CPU,實現相同密度資源池性能平均提升20%。同時,紫光云與紫光西部數據聯合打造高可靠存儲系統,將云存儲數據可用性提升到15個9,遠超行業(yè)平均標準。
紫光云首席架構師王勇闡釋了紫光云引入紫光集團“芯云一體”與全球最新“授信安全”理念,將基于芯片構建可信根,實現數據加密存儲和權限分級控制,打造貫穿基礎設施、資源、數據和應用的端到端安全防護體系。紫光云與新華三集團聯合打造符合等級保護2.0的云中心,共同組建基于公有云的態(tài)勢感知預警中心。
吳健表示,紫光云的愿景是做“可信賴的數字化合伙人”,這也是紫光云網事業(yè)群的重要戰(zhàn)略。紫光云的運營規(guī)劃也呼之欲出,紫光云力爭在2019-2020年成為國內TOP5公共云服務商,于2021-2023年進入領先階段,成為國內TOP3公共云服務商。
縱觀公有云市場,尤其是大型政企客戶的需求早已不是過去傳統意義上的公有云,從日前多個數千萬項目的招投標也可看出,客戶關注的更多是能提供什么樣的服務,這種服務可能包含公有云、私有云甚至托管云的部分,能夠實現混合、統一地交付。
“未來是公有云還是私有云還是專享云不重要,關鍵是用一種服務的交互方式把整個客戶的IT信息化的問題統一解決掉,這個是目前巨大的需求,也是ToB的特征”,吳健闡述道。
同時他還表示,對于現在ToB的客戶,將所有的業(yè)務跑到公有云上事實上是比較難的,但是客戶有強烈的需求要使用云服務,用一個多云的管理平臺,不管是公有云、私有云、專享云、托管,不管是裸金屬還是虛擬化,統一得到解決,這個是目前巨大的市場需求,也是包括阿里和騰訊這些互聯網公司所關注的問題。
“市場的巨大矛盾是產業(yè)客戶的大量需求和各個廠商的實際交付能力之間的巨大鴻溝,這個矛盾目前來講既是困難,也是機遇。 ”
紫光云入場也是秉持解決這個矛盾的出發(fā)點,而要實現混合交付就要求有完備的服務支撐體系,大量的地面部隊不可缺少,這也是互聯網云廠商相對欠缺的部分,與紫光云能有一拼的是華為云,兩者都從硬件IT廠商出發(fā)做公有云,不過華為交付能力更多是強在運營商BG。
在采訪的最后,吳健點出了目前市場的PPT營銷和爛尾工程問題。他提到,目前中國產業(yè)互聯網存在PPT營銷的問題,但PPT離最后交付之間是巨大的鴻溝。
雷鋒網認為,公有云業(yè)務需要回歸商業(yè)本質,好產品、好服務自然帶來好的價格,國內市場環(huán)境決定了靠服務盈利本身就是一條艱難的道路,價格戰(zhàn)也好,PPT營銷也罷,對于尚處于起步階段的中國公有云并不是一件好事。
相關文章:
紫光表態(tài)“芯云”戰(zhàn)略布局初步完成 王景頗詳解如何做有紫光特色的云
華為云宋哲炫:開源不適合做公有云是偽命題,世界上只有一種基于開源技術的云
2018年一季度全球公有云廠商排名:AWS、微軟和谷歌列前三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