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李津平 | 2016-06-27 18:07 |
從2011年1月誕生起,微信至今已走過了五年歷程。從最初那個簡單的“通訊APP”,微信已經進化成了一種蘊含巨大社會效益和經濟驅動力的“現象產品”。去年,企鵝智酷發(fā)布了首份《微信數據化報告》,一經上線就獲得了無數人的關注,刷爆了朋友圈。
日前,雷鋒網整理了企鵝智酷在2016年發(fā)表的“微信”影響力報告,內容涵蓋社交、支付、媒體、生活服務、企業(yè)服務五大業(yè)務數據和趨勢解讀。
| 微信發(fā)展現狀
| 微信用戶長什么樣?
核心數據如下:
· 調查顯示,微信用戶中男性占近七成,較往年1.8:1有上升。
· 微信用戶職業(yè)分布中,企業(yè)職員占比最高,達到40.4%。
· 六成以上用戶每天打開微信超過十次,超過三十次的重度用戶占36%。
· 55%用戶每天使用微信超過1小時,使用時長超過2小時的用戶占比32%。
總結:
一年間,用戶使用微信頻率明顯增高,無論用戶整體使用頻率還是時長,微信都表現出了強大的用戶粘性。從職業(yè)的收入穩(wěn)定程度和消費能力來看,微信用戶具備可挖掘的消費潛力。
| 微信+社交=?
核心數據如下:
· 半數以上的微信用戶擁有超過100位好友;擁有200位以上好友的用戶占比較往年翻番;擁有50位以下好友用戶的比例降低了16個百分點。
· 朋友圈、收發(fā)消息和公眾號排名用戶常用微信功能前三位。微信紅包、支付緊接其后。
· 朋友圈信息流中,用戶更關心好友發(fā)布的生活狀態(tài)(61.4%),對“轉發(fā)內容”的關注度相對較低(29.8%)。
· 61.4%用戶幾乎每次使用微信都會同步刷朋友圈。
有57.6%的微信朋友圈用戶經常給別人點贊,只看不互動的用戶占比僅一成。
總結:
用戶的好友數分布趨于均勻,且好友數更多的用戶占比明顯增加。目前,超八成用戶是朋友圈的高粘性使用者,只有1.3%的微信用戶從來不看朋友圈。而對于朋友圈信息多樣性,用戶更喜歡圖片、文字類內容。文章鏈接的接受占比最低。
| 微信+社交的現狀及趨勢
1.基于社交的用戶粘性,聚集廣泛、不斷擴展的線上線下好友關系,延伸出更多的服務領域。這是微信+社交的關鍵脈絡。
2.朋友圈已成為用戶手機社交的主陣地(從全網平臺看,很可能是第一陣地),用戶表現出登錄高頻、點贊活躍、喜愛圍觀好友生活狀態(tài)的行為特點。
3.利用朋友圈的活躍優(yōu)勢,微信嘗試提供了更多的社交玩法和商業(yè)化方式,如短視頻、紅包照片、朋友圈廣告等。該類探索值得繼續(xù)下去,挖掘社交鏈條內部和外延的更多生態(tài)和服務價值。
4.社交圈擴大、接收信息繁雜也給微信提出新的難題,如何提高用戶的社交效率、讓用戶更易觸達有價值的信息而不疲憊,這是社交類產品的長遠任務。
| 微信+支付=?
核心數據如下:
· 微信支付/轉賬類功能中,有84.7%的用戶使用過微信紅包。
· 67%的用戶平均每月使用微信支付/轉賬100元以上,300元以上的用戶接近五成。
總結:
正步步逼近打敗傳統(tǒng)支付的目標,在同時提供了微信支付和傳統(tǒng)現金/銀行卡支付的商家,超過半數的用戶會將微信支付,是做和傳統(tǒng)支付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微信支付走向線下的優(yōu)勢是簡便和優(yōu)惠。
| 微信+支付的現狀及趨勢
1.受益于紅包等強社交支付功能的引爆,支付在微信用戶中滲透率快速增長。
2.隨著應用場景擴大,微信支付的消費額度開始增長。超過五分之一調研用戶,月均微信支付額度超過千元。
3.隨著在金融和電商領域進一步打通服務,微信支付有望將現金流從社交流轉引導向金融流轉和消費流轉。
4.環(huán)境建設(銀行金融流程、線下支付覆蓋)將是微信等互聯網支付產品未來的業(yè)務重點。
| 微信+媒體=?
核心數據如下:
· 在網絡調研“最主要兩個新聞獲取源”中,手機新聞APP排名第一。在電話調研中聚焦“最主要的一個資訊獲取源”時,微信超越其它,成為第一名。
· 近半數用戶會因為文章有價值,而選擇轉發(fā)到微信社交圈。
· 四分之三的用戶表示,關注微信公眾賬號的主要目的是獲取資訊,其次是了解企業(yè)動態(tài)和商戶優(yōu)惠。
總結:
社交網絡成為第二大新聞渠道,滲透率超電腦+電視。趣味性和情感觸動是引發(fā)媒體文章被轉發(fā)的重要因素。
促成用戶微信分享新聞三要素:
價值,趣味,感動
| 微信+媒體的現狀及趨勢
1.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平臺,成為新的媒體傳播核心渠道。在國內外,媒體擁抱社交傳播,已成為大趨勢。
2.媒體消費場景全面“移動化”,新聞廣度(新聞APP)+新聞過濾(微信等社交平臺),成為網民獲取新聞的“左右手”。
3.微信公眾號+自媒體,改變了媒體輿論場權重配比。眾媒時代,信息傳播架構將被社交媒體消解和重構。
4.去中心化的新媒體架構依賴于強社交鏈,并非人人可學。微信+媒體模式已有很多跟進者,但復制將會很難。
| 微信+生活服務=?
核心數據如下:
· 62.2%的用戶使用過微信服務類功能,使用手機充值功能的用戶最多,達到了47.1%。
· 其他細分功能的使用率中,微信優(yōu)惠卡包使用率最高(19.7%),微信運動和微信公益捐助等細分服務,使用率達15%。
· 使用微信運動后的反饋:39.9%的用戶增加了好友互動,23.2%的用戶變得更為關注運動健康。
· 使用微信讀書后的反饋:41.8%的用戶因此豐富了朋友圈分享內容,35.8%的用戶閱讀量提升。
總結:
超過六成微信用戶使用過微信生活服務,手機充值、買電影票、吃喝玩樂消費滲透率最高。微信運動、微信公益等服務開始崛起。
| 微信+生活服務的現狀及趨勢
1.從調研看,微信已基本完成從社交平臺向多維度服務平臺的延展。整體滲透率可觀。
2.線下互聯網化程度越高的行業(yè),在微信平臺的引流效應越明顯。
3.在高度碎片化的生活節(jié)奏中, 微信讀書、微信運動這樣的服務,正在讓碎片時間增值。
4.和其他相對成熟的行業(yè)相比,金融服務+微信未來可延展的空間更大。
| 微信+企業(yè)服務=?
核心數據如下:
· 72.7%的公眾號運營者為企業(yè)和組織機構,文體/娛樂/傳媒類企業(yè)占比最高,其次為服務業(yè)和IT/通信/互聯網行業(yè)。
· 超過六成的運營者對公眾平臺有投資,這個比例在往年是53%。
· 84.7%的運營者使用公眾賬號的主要用途是信息發(fā)布,其次是營銷宣傳(64.1%)和客戶互動(45.8%)。
· 企業(yè)號使用者:傳統(tǒng)制造業(yè)占比近五分之一,居于首位。
· 接近七成企業(yè)號調查者的使用反饋:企業(yè)號的主要作用是幫助提高內部運營管理效率。
總結:
公眾號的運營主體中,個人與企業(yè)(組織)比例約為1:3,運營者的投資情況(各個資金區(qū)間)較上年度均有提升,隨著公眾賬號后臺的升級,用途日益多元化。
| 微信+企業(yè)服務的現狀及趨勢
1.用戶高度聚集的地方,會吸引大量服務用戶的企業(yè)進駐,這是平臺的價值。
在微信公眾號中,傳媒娛樂類運營者占比最高,服務行業(yè)次之。這也符合平臺與用戶交互場景的粘性關系。
2.企業(yè)號對于提升各公司內部運營管理效率,效果較為明顯。因此,制造業(yè)等需要提升流程效率的行業(yè),對企業(yè)號的關注度和使用率更高。在互聯網滲透度中低水準的行業(yè)中,未來會挖掘出更多潛在業(yè)務模式和服務窗口。
3.微信幫助企業(yè)獲取和服務用戶(會員)方面,潛力已被很好激活。為了更近距離觸達和服務精準用戶,運營者在微信平臺上的投入不斷提升。目前看這一領域的天花板還遠遠未到,接下來將進入更高規(guī)模的爆發(fā)期。
報告采樣的全國范圍用戶,分別來自企鵝智酷的網絡調研,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yè)與規(guī)劃研究所的電話調研(在數據中分別標注)。樣本分別覆蓋全國40443名網民和全國1101名電話用戶,以及1017位微信公眾號運營者和806位微信企業(yè)號運營者。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