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文作者: haoxiaoru | 2016-08-13 15:04 | 專題:CCF-GAIR | 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峰會 |
今年6月份,楊洪濤被任命為搜狗CTO,負責搜狗整體技術方向。之前他作為桌面事業(yè)部老大,負責搜狗最核心的輸入法以及瀏覽器等產品。出任CTO之后,楊洪濤首次提出了搜狗的發(fā)展方向“自然交互和知識計算”,并且加大語音技術上的投入。此前雷鋒網(wǎng)在《放棄通用型助理,搜狗的語音之樹卻扎根更深》一文中,報道過搜狗在語音技術上的產品觀,就是堅持用人工智能技術解決實際產品遇到的問題,而不是做一些吸引眼球的花哨功能。
8月12日下午,楊洪濤在 CCF-GAIR 峰會上發(fā)表主題演講《搜索即人工智能》。會后,雷鋒網(wǎng)與楊洪濤再一次展開對話。對話中,他數(shù)次提到搜狗的產品觀,雷鋒網(wǎng)將其總結為堅持實用主義的技術路線。
雷鋒網(wǎng):你剛才演講中提到,從產品角度思考和技術角度思考人工智能,會有不一樣的發(fā)現(xiàn)。搜狗更愿意從產品的角度思考,專注于解決用戶實際的需求。我們想了解下,你這種觀點是如何形成的?
楊洪濤:主要來自這么多年做產品的經(jīng)驗總結。剛才我也提到搜狗內部一個失敗的例子,搜狗語音助手。它使用了好的技術,對話技術和知識圖譜,做出這樣一個產品形態(tài)出來。但它不是從用戶需要什么這個角度去想的,而是要把這個技術用起來、炫出去(的角度去想的)。從產品角度,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個走偏的方向。從技術角度當然不是,因為好的技術,用對了地方,價值會更大。對話式的語音助理,你做成通用的形式,就不如放在車上、客廳里的場景價值更大。
雷鋒網(wǎng):垂直場景有很多,搜狗怎么覺得要在哪個垂直場景中投入力量?
楊洪濤:看用戶需求的旺盛程度,結合搜狗的技術能力能在哪個場景下做出最好的體驗出來。舉個例子,剛才有嘉賓提到人臉識別的例子,就是通過人臉識別來測年齡,這樣的產品在搜狗大體上是不會做的,因為它只是好玩,而且熱度會很短。這是個產品觀的問題。反過來,如果用這樣的技術來做相冊的分類,我覺得意義就會更大。
語音助手不是從用戶需要什么這個角度去想的,而是(工程師)從怎么把這個技術用起來、炫出去的角度去想的。
雷鋒網(wǎng):現(xiàn)在行業(yè)里有一種情況,就是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會引入把學術界的專家、人才,以保證走在行業(yè)最前沿。不知道搜狗在這方面有哪些動作?
楊洪濤:搜狗內部技術團隊是緊盯學術前沿的,那些發(fā)到最好刊物的最頂級的成果,我們一定要跟進的。將前沿成果消化為產品和應用,是我們團隊擅長的地方。剛才我也跟其他嘉賓聊到,學術界頂尖的人在產品應用領域到底有多重要。我有個不成熟的觀點,這些頂尖的學術專家沒那么重要,他們研究角度做出貢獻來,但在應用領域未必能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很多學術成果用不到應用領域,只有一部分能用到,而能用到的部分,只要有好產品,大家都能解決。
舉語音識別的例子。我們跟訊飛都能做到96%、97%,我們是因為有輸入法的數(shù)據(jù),訊飛也有自己的toB的數(shù)據(jù)積累和技術。最后那2%、3%大家都解決不了,所以我們做了語音修改的功能,用產品的方式解決掉??傊?,有好產品,產品迭代不斷產生數(shù)據(jù),這樣帶來的價值反而比技術的進步更大一些。
雷鋒網(wǎng):談到人工智能,會想到訓練數(shù)據(jù)和算法。搜狗擁有跟用戶非常相關的輸入法數(shù)據(jù),輸入法的屬于對于語音識別技術有多大的幫助,它的獨特性是什么?而且我們注意到,訊飛先從語音入手,也做了輸入法,這是一種巧合嗎?
楊洪濤:這么講吧。對搜狗來說,如果沒有用戶在搜狗輸入法里使用語音識別這個功能的話,我們就徹底沒機會把這項技術做起來,想都不要想。訊飛做輸入法是一種進軍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手段(主營業(yè)務是toB的),看它能做多好吧。
雷鋒網(wǎng):在計算機視覺,圖像方面搜狗有什么動作嗎?
楊洪濤:搜狗在這個領域做的工作是基于圖像搜索產品的。足夠好的圖像搜索,需要對圖像內容有足夠好的理解才行。暫時還沒有其他產品形態(tài)。
雷鋒網(wǎng):有一個關于您個人的問題,我們了解到搜狗之前沒有CTO這個職位,現(xiàn)在增加這樣一個職位是出于什么考慮?
楊洪濤:這件事說不上有什么太深遠的含義。搜狗整體是個強調技術基因的產品公司,我會參與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搜狗在技術方向和戰(zhàn)略上的推進。我們公司不只有搜索引擎,還有很多面向用戶的產品,我們需要考慮如何把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包括輸入法、瀏覽器等產品中去,能不能產生更多價值。這是個方向性的工作。我們提出來,搜狗要做的兩件事是自然交互和知識計算,怎么推薦這兩方面的進展,也是我們需要多考慮的事。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