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雷鋒網按:在思考無人駕駛技術未來的變現形態(tài)時,不止一家公司將真金白銀押注在共享出行。一年前,通用豪擲5億美元投資Lyft,在共享出行領域謀求互利合作;谷歌也是出行共享理念的堅定推崇者,去年9月推出Waze拼車服務為商業(yè)化鋪路;攜帶先天基因的共享出行企業(yè)入局更顯得理所當然,除了Uber和剛剛進軍硅谷的滴滴,他們位于東南亞的競爭對手Grab也在聯(lián)合無人駕駛技術公司nuTonomy進行新一輪布局。
雷鋒網新智駕(AI-Drive)編譯整理了全球布局無人駕駛共享出行企業(yè)的盤點報告,這些企業(yè)的商業(yè)模式不但代表著共享出行的玩兒法,無疑也會成為未來無人駕駛形態(tài)中的重要一環(huán)。
Uber:野心布局
幾天前的一場訴訟案,讓谷歌與Uber徹底站在對立面。在并不平靜的無人駕駛市場,Uber和谷歌一樣,都堅持著加速實現無人駕駛商業(yè)化落地的野心。
2015年和2016年,Uber向眾多車企拋出橄欖枝,以縮短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周期,這些企業(yè)包括福特、通用、豐田和沃爾沃。去年8月,Uber宣布一筆金額高達3億美元的合作案,與瑞典汽車大廠沃爾沃布局自動駕駛技術的合作,Uber采用沃爾沃 XC90車款做為測試車款,并開發(fā)搭載下一代行車輔助技術的測試車輛平臺。同年5月,豐田宣布戰(zhàn)略投資滴滴,有意在汽車共享業(yè)務提早布局。
與上述諸多商業(yè)合作并行的,還有背后的學術儲備。2015年初,Uber與卡耐基梅隆大學(CMU)在匹茲堡秘密設立了名為“高等技術研發(fā)中心”(ATC)的自動駕駛研發(fā)機構,并從CMU招募了40位專家、學者及工程師。據雷鋒網了解,ATC不僅負責自動駕駛研發(fā),還涉獵汽車安全、地圖等多個領域,這不僅是Uber實現技術獨立的保障,還是一個能廣攬人才的金庫。
*Uber無人駕駛技術實現原理
無人駕駛出租車:去年5月,Uber宣布開始在美國匹茲堡進行自動駕駛路測并收集地圖數據,路測過程由裝備了一系列攝像頭、激光雷達和GPS模塊的福特Fusion混動版完成。在這之后不久,Uber又聯(lián)合了沃爾沃,并宣布在2016年底交付100輛沃爾沃XC90無人駕駛出租車。不過,在試營運階段,司機依然會坐在駕駛座,而且試營運期間服務對乘客將是免費的,Uber方面會在這個過程中繼續(xù)收集乘客反饋并采集地圖數據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Uber去年底還在美國舊金山開展了一段短暫的無人駕駛路測,然而這個行為很快遭到加州車輛管理局(DMV)的警告,責令其申請路測執(zhí)照。一段激進的對抗后,有趣的是,我們剛剛看到Uber放下堅守,乖乖申請執(zhí)照返回了加州路測場。
不過,路測終究只是路測。Uber正計劃擴大無人駕駛技術的部署規(guī)模,以驗證其技術實力,并規(guī)避與通用/Lyft組合、福特、大眾等其他對手的競爭。為了實現大規(guī)模產出,去年3月,戴姆勒旗下奔馳接到了來自Uber的數量高達10萬臺的大單,為共享車隊做儲備。據悉,Uber CEO Travis Kalanick 還曾希望包下特斯拉2020年生產的全部自動駕駛汽車,可惜的是馬斯克沒有接招。
地圖:30億美元從諾基亞手中競購HERE地圖失利后,Uber宣布已投入5億美元自建地圖項目。而這個項目,主要是為了減小對谷歌地圖的依賴,并建立高精度的自動駕駛車輛網絡。
卡車:去年,Uber豪擲6.8億美元將自動駕駛卡車公司Otto收入囊中,而這個當初廣受熱議的收購案如今也成為新的爭議焦點。與通用收購的Cruise類似,Otto為卡車提供軟硬套件,用于高速公路上的自主駕駛導航。Uber試圖通過Otto業(yè)務的整合,加快對貨運市場的占領,補齊更完全的商業(yè)模式布局。事實上,Otto創(chuàng)始人的前谷歌員工背景,給了Uber在軟件層面趕超谷歌的機會,也讓外界不難猜測這次買入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最終,這場急迫的商戰(zhàn)造成了谷歌與Uber的對簿公堂。
滴滴:硅谷無人駕駛實驗室
與去年把中國區(qū)業(yè)務賣給滴滴的Uber一樣,在無人駕駛領域,滴滴有著相同的野心。此前,滴滴從未在官方層面公布無人駕駛戰(zhàn)略,但這已經成為業(yè)內心照不宣的秘密。
去年5月,蘋果十億美元注資滴滴,當時便有消息稱雙方將戰(zhàn)略合作的落腳點放在無人駕駛。而后的一系列合作及投資,都讓外界將這一猜測坐實,滴滴公司官方也指出,未來將大力發(fā)展人工智能。 2月16日,滴滴出行CEO程維和總裁柳青通過全員郵件表示,“分享出行發(fā)展的序章才剛剛開始,未來5年,希望滴滴成為一個世界級的科技公司,去繼續(xù)推動和引領全球交通和汽車產業(yè)的變革。”
就在3月8日,滴滴出行宣布將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山景城建立人工智能實驗室,專注于智能駕駛系統(tǒng)和基于人工智能的運輸安全研究,同時也從事無人駕駛汽車研發(fā)。滴滴還從Uber和Waymo挖走工程師,并駐守在山景城這個人才基地, 繼續(xù)擴充研發(fā)團隊。至此,滴滴布局無人駕駛的思路更加清晰。
無人駕駛發(fā)展到今天的混戰(zhàn)期,許多競爭都最終指向人才競爭。大公司挖角、離開者自立門戶……這些頻繁的人事變動說明一個問題,無人駕駛的技術人才圈還十分有限。在這一方面,滴滴此前已結盟Udacity(優(yōu)達學城),與其他結盟公司一起,他們將可以優(yōu)先雇傭該學?!盁o人駕駛車工程師”課程的畢業(yè)生。
在底層數據上,滴滴與Uber都有著先天的海量數據優(yōu)勢,這也讓他們先后將目光鎖定在自建地圖。此前Uber通過一系列投資合作深化了自身的底層數據實力,滴滴稍晚一步,卻遭遇了諸多坎坷。
此前,業(yè)界盛傳某知情人士透露的“滴滴欲收騰訊地圖,阿里致計劃流產”的故事,早已印證了滴滴對地圖自主權的向往。2月16日,本是“同根生”的滴滴高德,又在一場訴訟案中站在了對立面。因認為7名員工違反競業(yè)限制責任加入滴滴,高德提起8起不正當競爭訴訟,索賠共計7500萬元。滴滴駐守共享出行的鋪子,如今還想動位置服務商的奶酪,目前看來,仍舊困難重重。
NuTonomy:首家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的公司
NuTonomy,是一家坐標美國劍橋的無人駕駛技術研發(fā)公司。同時,他們也致力于成為全球首家設計和實現無人駕駛出租車的技術公司。去年6月,NuTonomy在新加坡正式推出世界首款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成為打敗Uber的無人駕駛首個無人駕駛出租車公司。
三年前 ,NuTonomy 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內部孵化,后從學校分離成立公司。與Uber在匹茲堡的套路類似,NuTonomy試圖與車企、供應商合作路測,并從乘客那里得到更多反饋,以期盡快完善產品,趕在2018年發(fā)布。而與Uber對手Grab的合作,對這個計劃起到了正向的促進作用。這種合作模式,與Uber、沃爾沃在匹茲堡的合作,以及通用、Lyft在鳳凰城的合作類似。
Grab方面表示,其應用將允許選定通勤者在新加坡西部地區(qū)和毗鄰區(qū)預約并乘坐NuTonomy無人車。公開資料顯示,每一輛無人車中都將配備一位負責安全的司機和一位技術支持工程師。按照NuTonomy的 計劃,他們希望于2018年在新加坡推出100輛可商業(yè)化運營的無人駕駛出租車。
去年底,NuTonomy無人車公布了新的進展,他們選擇將波士頓作為首個無人出租車落地的城市。波士頓路況復雜、行人密集,冬天嚴寒并時常伴有大雪,有意挑戰(zhàn)如此艱難場景,看來NuTonomy要在無人車真正落地上下定決心了。
Optimus Ride:按需交通出行系統(tǒng)研發(fā)
比起主線專一的無人駕駛創(chuàng)業(yè)公司,Optimus Ride更像一個全能型的人才。這家創(chuàng)辦于2015年的公司,不但致力于自動駕駛技術研發(fā),還在布局之后的技術落地,即交通出行系統(tǒng)的實現。
目前,Optimus Ride正專注于按需交通出行系統(tǒng)以及基于電動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fā)。公司計劃通過復雜傳感器融合、測繪制圖、計算機視覺以及機器學習來實現系統(tǒng)功能。去年10月,Optimus Ride獲得525萬美元種子輪融資,并完成了系統(tǒng)平臺的初步測試。
Perkins School公司的研發(fā)團隊集合了自動駕駛、電動汽車和按需出行系統(tǒng)等多個領域的豐富研究成果。團隊成員具有機器人制造、城市設計和共享車隊管理等方面的豐富經驗。
Auro:園區(qū)無人駕駛代步車
Auro,是一家坐標美國加利福利亞州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他們提供的,是運行在大學校園、公園以及社區(qū)中的無人駕駛代步車服務。據悉,雖然目前他們的車輛僅在美國圣克拉拉投放,但2017年將逐漸擴大規(guī)模。
2016年11月,Auro實現了校園園區(qū)內的100%自動化。為預防突發(fā)情況,Auro暫時會安排一名場地工程師隨行,以便在必要時對車輛進行接管,事實上代步車的速度很緩慢,約為11千米/小時。最終,Auro的代步車將逐步轉為遠程監(jiān)管,而無需工作人員隨行。在代步車上,設置了一個大大的緊急制動按鈕,供乘客在突發(fā)情況時使用。
Auro代步車的軟件系統(tǒng)集成了車載激光雷達的探測數據信息,同時配備了基于深度學習的攝像頭用于預測行人意圖。Auro的最終商業(yè)模式與一些共享大巴類似,將會提供一款APP供用戶叫車,并開發(fā)一些更加方便學生出行的路線和停車點,以統(tǒng)一價格向大學售賣服務。
Varden Labs:無人駕駛代步車
與前面提到的Auro類似,Varden提供校園園區(qū)的自動駕駛電動代步車服務,時速約合8千米/時,目前服役于薩克拉門托市的加州州立大學。這家坐標美國山景城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成立于2015年,由一批滑鐵盧大學的工程學學生創(chuàng)辦,他們希望以租賃的形式向大學校園提供無人駕駛代步車服務。不過,這種車輛目前只能按照預設的道路行進,不可偏航,價格也偏高,約在5萬美元。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