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據外媒報道,在近日舉行的 CEATEC 2016 日本電子產品展覽會上,松下對智能互動鏡子進行了重新定義。這款智能鏡子最大的特點在于,它可以識別用戶的面部“缺陷”。比如,當用戶在化妝時,這款鏡子會通過內置打印機告知用戶可能需要的化妝品組合,從而修復所謂的“缺陷”。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過程耗時較長,因為打印機需要幾分鐘的時間來制作用戶可能會用到的化妝品,而化妝品也需要整整一天的時間進行干燥,然后才能夠提供給用戶。另外,通過打印機制作的化妝品也不是傳統(tǒng)意義的化妝品,它不用涂在臉上,而是要通過特殊的設備覆蓋在臉上,從而實現(xiàn)最佳的化妝效果。
顯然,如此漫長的化妝過程并不適合用于快節(jié)奏的時尚行業(yè),但是在化妝品商店、皮膚病診所和醫(yī)院中,它還是可以派上用場的。
實際上,智能鏡子并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早在2012年,一家叫Seraku的日企就在一個科技展會上,展示了一面基于Android系統(tǒng)的智能鏡子,該產品支持觸摸操作,用戶在洗漱時可以通過觸摸屏幕查看新聞、天氣等信息。但可貴的是,松下這次打造的新產品并沒有拘泥于現(xiàn)實天氣、信息、新聞和會議等已經實現(xiàn)的產品功能,而是瞄準了時下頗為大勢的美妝時尚業(yè),還是非常顛覆的。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