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本文作者: 林藠頭 | 2015-06-12 16:03 |
文/訊點三維李云軒。訊點三維是位于杭州的三維掃描開發(fā)及三維數據運用的技術型企業(yè),主要致力于人像三維掃描儀、三維運動補償防抖動系統(tǒng)、工業(yè)級三維掃描儀系統(tǒng)以及移動端三維掃描解決方案等產品。
圖片來自Pinterest用戶@Fuel Your Product Design
隨著3D打印迅猛的發(fā)展,三維掃描市場也發(fā)展得如火如荼,國內外各大廠商紛紛重拳出擊,搶占市場。
5月,Stratasys與知名的便攜式3D測量解決方案提供商Creaform簽訂了一項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北美市場結成聯合營銷的伙伴關系,這意味著雙方將會在營銷及聯合渠道上有一個新的突破。自從全資收購了3D打印的老牌企業(yè)——makerbot以來,Stratasys在國際市場越發(fā)顯得強勢,對三維掃描的巨大市場也是虎視眈眈。
已有的3D打印的巨頭3D system也不甘示弱,自去年獨立發(fā)布自己的新品3D sense彩色掃描儀殺向國內市場之后,在今年的CES展上,除了出人意表的發(fā)布了各類食品打印機,同時也推出了一款基于觸摸重力定位的設計軟件,讓3D掃描跟人工結合的更為緊密。
去年,以提供數字化設計、工程軟件服務和解決方案而問聞名全球的軟件公司Autocdesk去年中宣布要推出自己的3D打印機和軟件(按:Autocdesk的醉翁之意可能主要還是為了推廣開源軟件平臺“Spark”),最新的消息,他們剛剛與杭州先臨三維科技簽訂了1500萬的供貨協議。
看到國外的3D打印巨頭都各施手段撲向三維掃描市場,國內看似平靜的打印市場早已經是暗流涌動:
臺灣的打印巨頭XYZ在去年12月面向美國市場推出3D打印與掃描的一體機XYZ達芬奇1.0,其自帶的類似畫板的調色系統(tǒng)Resolve也讓消費者感到定制的樂趣,據傳今年XYZ將布局日本,在現有基礎上對日本的3D打印的市場展開攻勢,預計在3年內在全球銷售100萬臺以上的打印機;
同樣來自臺灣的頂級3D打印公司研能科技依然保持著“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態(tài)勢,它們的噴墨式石膏打印機一經亮相就迅速地搶占了市場——他們在高端技術上保證獨立的研發(fā)能力。據悉,他們將會在今年為每一臺打印機配備屬于自己的三維掃描儀;
而來自大陸的老牌企業(yè)——UP3D依然是保持著不溫不火的態(tài)度,不斷的拓寬國外的銷售渠道,而對三維掃描他們也是慎而遠之。據業(yè)內傳言,UP已經將研發(fā)重心轉移至工業(yè)級的激光打印機,所以沒有切入掃描的市場,桌面級打印機以守成為主。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三維數據都需要打印出來才有價值,三維掃描并非依存3D打印而存在。我們從柯達的落幕中可以找到一些借鑒:作為感光行業(yè)的王牌,柯達公司在拍攝、分享、輸出、顯示領域一直處于世界領先,曾占據了世界攝影市場75%的份額,但柯達堅守“所有拍攝的數據都需要用照片來展示”的理念導致了它對于數碼成像技術的錯誤評估,數碼化給它的市場帶來巨量的沖擊,傳統(tǒng)膠卷的市場萎縮終結了它130年的歷史,到如今,我們的照片都是數據的形式在互聯網上傳播,誰還記得當年那個傻瓜式相機的輝煌。
無數互聯網行業(yè)的巨頭也都看到三維行業(yè)未來的趨勢,無論是工業(yè)4.0還是三維的大數據都是未來不可忽視的變量,尤其是三維掃描在AR,VR上的探索更是值得期待。
在今年5月的舊金山Build 2015大會上,微軟發(fā)布了它的壓軸產品——增強現實眼鏡HoloLens,懸浮的操作界面,極致的視覺體驗,全息的展示都讓人驚嘆;更讓人驚訝的是微軟在三維掃描方向的應用:視覺的傳輸,數據的采集,虛現的交互,三維掃描為虛擬世界的交互提供了可能性。
當微軟在去年微軟以25億的天價收購Mojang AB以及Minecraft的時候,很多人表示費解,但是HoloLens的橫空出世意味著微軟的布局正在逐步顯現,而Minecraft的技術將會讓微軟在未來的AR交互中占據先發(fā)優(yōu)勢。
同樣看到這個趨勢的還有Apple,這家最懂客戶的公司在2013年斥資3.25億美金收購了以色列傳感器公司 PrimeSense,后者的3D掃描技術已經被應用在超過 2000 萬臺設備上并且可被植入于智能手機及平臺電腦上,也是國內外眾多三維掃描廠商的芯片供應商。如果需要讓虛擬現實變得更為逼真,那么三維掃描的技術必然是不可或缺的,而恰巧Primesense就是為了三維成像而存在的, 這也是為什么在Vuforia AR平臺的早期版本中,Primesense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今年蘋果公司申請了一項獨特的激光測繪系統(tǒng),該技術主要在iPhone上使用,該專利使得蘋果能夠在此基礎上開發(fā)在iPhone上使用的精準3D掃描應用。
當然這也就不得不提到一家初創(chuàng)公司Occipital,他們針對iPad開發(fā)的三維掃描儀Structure Sensor也告訴了我們一個可能,移動端的三維掃描已經變得越來越近,這也是蘋果之類的大廠商試圖優(yōu)化的問題——去硬件化的三維掃描。
在這點上Google走的更為靠前,在去年2月,Google宣布了一項全新的智能手機項目Project Tango,專注于3D場景的捕獲。谷歌的Tango手機使用了多個攝像頭,可以掃描整個房間,通過機械視覺來還原這個三維的世界。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