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王強 | 2015-01-28 17:23 |
或許是免費WiFi太火,現(xiàn)在連金融機構都要來插一杠子了。這不,平安金融就剛剛宣布與三大運營商合作,為旗下金融機構的客戶提供全國上千萬個WiFi熱點的免費上網(wǎng)服務了,而非平安客戶則可共享共5億小時的免費上網(wǎng)時間。據(jù)平安公布的數(shù)字,符合免費使用資格的平安客戶多至1.3億。
看上去挺良心的不是?非平安的客戶先不論,這1.3億的用戶能獲得全國范圍的免費WiFi服務總歸是不錯的吧。據(jù)說平安還會采用多種技術措施保障WiFi熱點的安全性,避免可能的使用風險--多么為客戶著想的良心企業(yè)啊。作為一項增值服務,免費WiFi的實用性還是很好的。這么說,平安的此項舉動是該被稱贊了?
慢著。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平安作為一家名聲不算好的金融服務機構,多年來在保險業(y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手段經常被人詬病。這樣一家企業(yè),突然大發(fā)慈悲花錢給客戶提供免費服務,不能不讓人懷疑這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畢竟免費WiFi也是有不小成本的,這么多用戶集合起來的使用量不會是小數(shù)字,不說吃空平安,起碼會對公司成本有不小壓力。以平安的風格,斷然不會做這種無利費錢的好事。那么,平安的免費WiFi可能有哪些陷阱呢?
從平安的宣傳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貓膩:其著重強調了WiFi的安全問題,甚至提出了要推出平安品牌安全應用的計劃。相信很多朋友已經有所警覺了:在混亂的國內應用市場,所謂安全應用往往是流氓應用的代名詞。擁有很高系統(tǒng)權限與用戶信任的安全App經常會綁架用戶的使用習慣,壟斷各種手機功能的入口,并排擠競爭對手的應用,為自家的軟件開道。一款手機通常只會有一款安全應用,因此這類程序在業(yè)界的重要性是非常高的。當然,想成為用戶的選擇并不容易,因此各家廠商也是使出渾身解數(shù),盡顯十八般武藝來搶占市場。
平安是金融企業(yè),主要銷售高利潤的保險與理財產品。主流科技企業(yè)占領用戶手機后主要通過平臺的二次推廣來賺錢,而平安如果拿下這一入口,唯一的目的就是向用戶推銷五花八門的金融產品。金融產品的銷售業(yè)務人員很難做到天天拜訪同一客戶,可是手機安全應用卻能輕易獲得用戶的使用習慣甚至消費習慣,進而針對性地對客戶進行高密度定制化產品宣傳。與經常令人厭煩的推銷人員相比,手機App的營銷效果可能遠遠勝出。因此,平安要做安全應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用戶的錢袋子。
可沒幾個用戶會傻到隨便就去用一家保險公司出品的安全應用啊,于是免費WiFi計劃的價值就體現(xiàn)出來了:想用平安的免費服務,請下載專用App保障安全性;下了應用,從此就是上了大船,繼續(xù)用免費WiFi?那就不能刪除App。一開始這安全程序僅僅是為安全連接平安WiFi用的,升級幾次后就變成全功能安全軟件,可以取代手機上原來的xx衛(wèi)士了。很快,不少用戶就會把平安的安全程序設為默認,而平安的目的也就達到了。當然,自此以后用戶的生活可能就會多些“平安”的麻煩了:隱私風險、廣告騷擾等都是可能的問題。那時就算一氣之下不想再用免費WiFi,培養(yǎng)好的消費習慣也會讓這個決定變得比較艱難了。最后,表面上看平安付出巨額資金給用戶提供了免費服務,實際上節(jié)省的產品推廣費用和增加的收入可能是這些成本的數(shù)倍數(shù)十倍。當然,背后給用戶帶去了多大困擾恐怕就不是它考慮的內容了。
以小利引君入甕,然后文火慢燉,最后把鴨子煮熟跑不掉,這恐怕就是平安免費WiFi計劃的真正目的所在。雖然諸多科技企業(yè)都在公用WiFi領域打類似的主意,但恐怕誰的吃相都比不上一家對利潤的追求如同饑餓猛獸一般,從未有過多好聲譽的保險公司。消費者要趟這灘水前盡量三思,不要為了小便宜給自己惹不愉快。畢竟,天下沒有真正免費的午餐。
雷峰網(wǎng)特約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