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如果你是機器人愛好者,在觀察過眾多人形機器人的視頻后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具備人形,但機器人摔倒的模樣可比孩子都要笨拙,有時起身同樣也成問題。人類本身也會經常摔倒,但跟機器人的區(qū)別就在于,人類的反應神經非常靈敏,通過本能的反應可以讓我們在摔倒的時候盡量避免嚴重的傷害。但對基于程序設定和機器人積累的機器人來說,形成“本能”還為時尚早。
現(xiàn)階段人形機器人即使是面對摔倒等情況,反應的速度都非常慢,并且起身的模式非常固定。想要真正讓機器人摔倒時更像個人,這就需要教它們如何優(yōu)雅地摔倒,所以一種最新的算法出現(xiàn)了。
最近,來自佐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Tech)的研究人員設計出了一種新的算法,可以用來教機器人如何正確地摔倒,起碼不要在摔倒的時候對機器人本身造成嚴重的損傷。在讀博士生Sehoo Ha與教授Karen Liu共同開發(fā)出了這種算法,能夠讓機器人在各種摔倒的情況下做出正確的反應。
摔倒的情況包括被推、側面摔倒等等,在運用這種算法之后,機器人就可以很大程度在摔倒后不受太大損傷。為了驗證算法的有效性,研究人員既進行了物理模擬,也用BiolioGP人形機器人做了測試。
機器人對摔倒等情況進行優(yōu)化,這本身并不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并且解決的方向也并不限于算法上的改進,還關于人形機器人的硬件設施能否做出及時、有效的動作。
Liu教授表示,研究團隊知道機器人實際上是有能力在摔倒的過程中采取真正有效措施的,但缺乏配套的硬件令其快速做出動作回應。
這里有一個視頻可以展示采用了此項算法和未采用算法時,機器人摔倒的情形。
機器人作為一個“能跑”“能動”的硬件,能否克服意外摔倒帶來的影響一直是一個問題。再好的產品如果摔倒后就只能橫躺等待救援,那產品本身也會變得雞肋。
谷歌公司一直都在研發(fā)機器人,此前就發(fā)布了智能“Spot”機械狗,四腳著地雖說比人形機器人兩腳著地穩(wěn)定,但如何保持協(xié)調、穩(wěn)固就是需要解決的問題。與針對人形機器人摔倒的算法一樣,谷歌的這款機械狗最大的亮點在于不容易倒。可以看看以下這個視頻。
如今國內外,機器人的概念都非?;馃?,在國內工業(yè)4.0的號召下,機器人好似馬上就要普及開來。但轉念一想,任何進步都不會是一簇而就的,總是需要有個過渡、演進的過程。這項針對機器人摔倒的算法并不能算是完美,但終究是向著完美前進了一步,也許以后的機器人也可以像人一樣,甚至比人更加知道如何應對摔倒等情況。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