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本文作者: 金紅 | 2015-12-21 13:54 |
近日有臺灣媒體報道,富士康母公司鴻海規(guī)劃將投入1.2億美元(約7.8億元人民幣),投資子公司英屬開曼群島ICREATE INVESTMENT LIMITED。
鴻海暫時并未透露該子公司的具體投資范圍。不過,由于日前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曾透露,因為機器人網絡通訊的密度和技術難度相當高,要能夠同步互聯(lián)互通的趨勢,集團正規(guī)劃在美國收購幾家機器人公司,目前已有一批約30人的團隊在美國考察,準備布局與集團領域有關的人工智能技術。所以,業(yè)內一致認為該子公司將主要執(zhí)行海外機器人的投資業(yè)務。
由于想用機器人代替人工降低成本,鴻海對于機器人一直很執(zhí)念。早在2006年,郭臺銘就提出了發(fā)展機器人的規(guī)劃,并隨后成立自動化機器人事業(yè)處。在過去的十年中,富士康開始大力生產機器人,試圖打造出可以全面取代人工的機器人大軍。
2006年,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就提出了發(fā)展機器人的規(guī)劃,并聘請了一批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自動化專家。
2007年,富士康專門成立自動化機器人事業(yè)處。
2008年,富士康機器人開始投入生產。
2009年,15款名為Foxbot的富士康機器人開發(fā)完成,并被應用于噴涂、裝配、搬運等工序。
2011年,提出以日產千臺的速度制造30萬臺機器人,最終 “三年造一百萬臺機器人”計劃。
2014年,提出在五至十年內利用機器人生產機器人計劃。
2015年,提出在未來3年內達成7成人力由自動化設備、機器人取代計劃。
富士康的機器人大軍計劃曾一度引起就業(yè)恐慌,如果按照富士康的計劃,3年內讓機器人取代7成人力,這也就意味著富士康100多萬的工人將有70多萬面臨失業(yè)。
不過正如郭臺銘所言,機器人的生產制造對于技術有很高的喲求,所以盡管富士康已經布局多年,但目前的進展并未達到如期,生產線依然是依賴大量人工進行組裝,與原計劃的“百萬機器人計劃”、“完全自動化”還差距甚遠?;蛟S也正是因此,富士康開始希望通過收購機器人公司來鞏固其機器人技術。
另外,除了工業(yè)機器人,面對今年比較火熱的服務機器人,富士康同樣很是熱衷。今年6月,富士康聯(lián)合阿里巴巴向軟銀旗下的軟銀機器人控股公司(SBRH)分別注資145億日元,共同打造服務機器人。SBRH旗下的機器人Pepper是全球首款情感類機器人,曾創(chuàng)造1000臺1分鐘被搶光的紀錄。
所以,并不排除ICREATE 也會大力投資服務機器人公司。當然,除了機器人公司,該投資公司還將投資一些創(chuàng)新的硬創(chuàng)公司。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