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文作者: 思佳 | 2017-12-05 21:16 |
在洛杉磯舉辦的Automobility稱得上首個真正意義上面向新交通行業(yè)的大型展會,在這場未來出行行業(yè)玩家齊聚的會議上,Autoliv總裁兼CEO Jan Carlson作為演講人之一介紹了公司在智能汽車安全技術上的一些新進展。
今年9月,有消息稱Autoliv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安全生產和供應商之一,將考慮戰(zhàn)略性地將業(yè)務拆分為兩個獨立公司,一個面向被動安全系統(tǒng),如安全氣囊等,另一個則主要關注汽車電子工業(yè)。此外,雷鋒網·新智駕此前報道過,Autoliv還與沃爾沃成立了自動駕駛技術合資公司,將旗下自動駕駛相關研發(fā)團隊和知識產權遷移到了這家公司中。
而這次的演講中,Autoliv CEO Carlson特意提到了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進展,他還認為,自動駕駛系統(tǒng)是否被整車廠大規(guī)模采納,關鍵因素之一其實是公眾的接受和認可。而后者,也是Autoliv公司的技術能夠發(fā)揮用武之地的地方。
現(xiàn)階段,一些駕駛員會猶豫是否接收新興汽車技術,如自動駕駛,“我們的汽車可能會擁有這個功能,但我們可能不使用,或是不信任它”,Carlson說,在他看來,讓駕駛員完全信任新的車輛自動化技術可能要花點兒時間,但最終,人們會開始習慣它。舉個例子,人類從駕駛汽車到完全信任車輛的剎車制動踏板就是一個過程,“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在踩下剎車踏板時已經不會再考慮它會不會有效的問題了”,Carlson如是說。
說說Autoliv正在做的事兒,據Carlson介紹,目前Autoliv研發(fā)團隊正在致力于讓汽車變得更智能,這個智能主要表現(xiàn)在系統(tǒng)與駕駛員的智能交互上。例如,如果一個行人靠近車輛,不論他在哪個位置,系統(tǒng)都會警示駕駛員,不論行人是否處于駕駛員視野中。Autoliv將這樣的系統(tǒng)功能稱作“決策判定”。
目前,Autoliv正在測試一輛名叫“LIV”的車,后者是“l(fā)earning intelligent vehicle(自學習智能汽車)”的縮寫。據雷鋒網·新智駕了解,這輛車能夠學習駕駛員行為,并致力于讓駕駛員“信任自動駕駛汽車”。
“我們相信,我們現(xiàn)在擁有一個很好的研發(fā)環(huán)境,來致力于開發(fā)傳感器部件和汽車部件之間的深度集成”,Carlson說,Autoliv的目標,就是讓公司生產的所有汽車系統(tǒng)都變得更加智能。
Carlson表示,得益于與主機廠的長期合作關系,Autoliv可以在自動駕駛技術的針對性傳感器和其他技術研發(fā)上走得更快,因為這個過程需要與主機廠密切的就產品定義溝通,并開發(fā)滿足不同主機廠需求的定制化的傳感器和技術。
近期,Autoliv與沃爾沃的合資公司Zenuity正在布局以決策制定和AI軟件為主的汽車技術,而Autoliv,也將在沃爾沃的自動駕駛平臺開發(fā)中扮演比較重要的角色。
最后,Carlson透露,Autoliv計劃在2019年發(fā)布Level 3級(SAE)自動駕駛技術,2021年實現(xiàn)Level 4級(SAE)的自動化。從被動安全到主動安全,在問及Autoliv的終極愿景時,Carlson說,“未來,我們每天將拯救上千人的生命”。
雷鋒網推薦閱讀:首發(fā) | Velodyne聯(lián)手Autoliv,將量產車規(guī)級激光雷達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