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去年 6 月在卸任總裁一職后,汽車之家創(chuàng)始人李想隨后創(chuàng)辦了車和家,開啟了他個人的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去年 11 月李想發(fā)布一封公開信,透露了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車和家的造車構想與發(fā)展方向:將選擇自己建廠,申請電動車生產資質。
在公開信中,李想表示,車和家要要打造小而美的電動交通工具,市面上尚無可參考的企業(yè),豐田、本田、日產、標致、雷諾、大眾、奧迪等都曾有過類似雛形的概念車。從零開始,一直到把第一款量產車銷售一年,總共需要花四年時間,大概需要 2 億美元的投入,目前已經準備好了 1 億美元。
這意味著,車和家當時還在尋求 1 億美元的融資。不過最新進展是:有消息稱今年 3 月底車和家完成了 A 輪融資,并且相關造車資質申報和團隊組建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截圖來自李想個人微博
4 月15 日,平安入股汽車之家,也許是近幾天關于汽車之家是否私有化的問題被媒體問得太多了,李想在昨晚在通過其個人微博發(fā)聲:關于汽車之家私有化的問題就不要再問我了,我已經離開汽車之家的管理團隊十個月了。我的個人精力 110% 投入在我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上:車和家。
隨后他首次透露車和家具體的產品計劃:將打造兩款車型來滿足 90% 的城市需求,一款小而美的 SEV,一款大而強的 SUV。
在微博中,他對車和家的定義為:城市智能服務商。隨后他解釋,他們旗下的電動車不依賴充電樁,能源補給能像汽油車一樣方便;并計劃改變傳統(tǒng)的 4S 店的銷售與服務模式。
與互聯網造車不同的是,李想稱車和家是標準的新生代汽車品牌:集研發(fā)(研發(fā)與制造工程師團隊平均汽車行業(yè)從業(yè) 15 年以上)、生產(自建常州武進 750 畝的 30 萬產能的全鋁工廠,以及配套的 BMS 與電池廠)和銷售與服務(打破 4S 店高價、低質、效率低的現狀)于一體。
「車和家的目標是像蘋果一樣去創(chuàng)新產品與商業(yè)模式,像華為一樣扎扎實實搞研發(fā),并放眼全球市場?!惯@是李想為這家公司描繪的一幅藍圖。
關于產品和模式,有坊間猜測:「小而美的電動車」有可能就是類似日產 NISSAN New Mobility CONCEPT 和雷諾 Twizy 等車型,作為城市交通解決方案的一部分,用于城市公交系統(tǒng)接軌的城市小型電動交通工具。同時這也是未來城市交通的雛形:大型公共交通加小型電動車。這是因為迫于能源、污染、交通擁擠等問題,一個趨勢是越來越多歐美消費者開始青睞輕便、小巧的微型電動車。而 SUV 車型則是目前國內汽車細分市場銷量最好的車型。
「不依賴充電樁」則有可能采用一種類似換電的模式,到某一個網點進行電池更換,而不需要在擔心續(xù)航里程不足以及充電耗時過長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模式下用戶可能對電池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擁有權。當然,也有可能用于汽車共享。
圖片來自 Twizy 官方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