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本文作者: 宗仁 | 2014-09-30 16:14 |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古人很早就教我們要從不同角度看同一個問題,而今天我們要看的這個問題就是電動平衡車。當廠家把它當做新的城市出行工具,消費者把它當做 “風火輪”現實版,投資人又是怎么看這個東西的呢?
智駕君(smartrides)最近遇到了一位曾經熱心此領域的投資人,觀摩過許多當地的電動平衡車團隊,也對全國的電動平衡車公司非常上心,但最后卻遲遲不敢下手,來聽聽他是怎么說的。
以雙輪車為例,貴不僅僅是因為技術含量高,是因為買的人太少,不賣這么貴,會虧錢的。 因為買的人少,達不到規(guī)模效益,工廠這邊開模和生產成本高;出廠后還有經銷商這一層,電動平衡車作為一種‘慢銷品’,目前大部分由一些有門店經營經驗的專業(yè)經銷商、 百貨商店們在賣,但因為產品的非剛需性,一個門店一個月可能才賣掉幾臺。
目前國內的電動平衡車主要分為兩輪的和獨輪的, 賽格威的產品,性能、雙系統(tǒng)是沒問題,但從營銷的角度看,一個產品的消費有理性消費、感性消費,再往上面就是偽需求了。一個電動平衡車很有可能你買來玩了一星期后,就會不理它了,除了個別發(fā)燒友會堅持騎著它上下班或者代個步,大部分人是需要‘毅力’去用這個東西的,這就有點像偽需求。
要看清這個市場,首先要搞清楚這個產品的技術根源在哪里,最早是美國那邊傳過來的,賽格威算一個鼻祖,然后國內的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這里面的老師學生們開始研究這個東西、‘山寨’這個軟件,其中最火的當屬北京那邊的Ninebot,號稱是賣地很火,但實際上還是非常小眾的一個東西(從消費級的要求來看還差地遠)。
首先是要解決安全問題,比如準備好雙系統(tǒng),一旦斷電另外馬上另一個系統(tǒng)啟動,防止摔倒。國內很多產品雖然在市面上賣,但還沒完全解決安全問題。
其次整個產業(yè)需要形成完整的產業(yè)鏈,也許你是今年成立的一家新的平衡車廠家,但你可以選的供應商并不多,生產工藝控制沒有一個嚴格地標準,也沒有可以檢測一個產品的工具安全性能的工具。
比如,在路上突然要來個急剎車的時候怎么辦?獨輪車(沒感知)一般應急狀況下從車上跳下來,有桿子(有感知)的要是沒設計好從上面跳下來非常不方便;往往越小的速度越不好控制,電動平衡車限速這個有沒有規(guī)范?
然后是產品的工業(yè)設計和外觀,當下是個談工業(yè)設計的年代,同樣一幅耳機,有的賣1000多,有的賣199元,有的賣35元,你要說他們之間的質量差距有它們價格的差距大嗎,沒有,但消費者吃這套。
永康之前是個五金件基地,螺絲螺帽小金屬配件的制造很發(fā)達,趕上這個好時機發(fā)展起來了其實也沒什么特別之處。
在智駕君(smartrides)和此投資人攀談的時候,這位投資人一直在強調“除了Segway這樣的廠商,目前整個行業(yè)沒有外界吹噓的那么“高大上”,雙輪車稍微好一點,獨輪車的話,消費者非常屌絲,每一家廠商都非常屌絲,沒有一家是有很強實力的?!?nbsp;
智駕君問他為何如此說?
”電動平衡車這個行業(yè)一定要有實力的廠家來做, 而不是投機廠商們或者沒格局的廠商, 一家有實力的廠家,要有研發(fā),有營銷,有安全,有保障。即使它使用比碳纖纖維,ABS塑料這些更高級的材質,如果能形成規(guī)模效益,這樣價格也能降下來, 不像現在,雖然賣地利潤高,但量沒起來,還是要虧?!?/span>
關于電動平衡車,作為一個新興領域,每一個方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目前可以達成共識的有幾點:
* 雙輪電動平衡車比單輪電動平衡車容易學、安全系數高;
* 內置雙系統(tǒng)的比單系統(tǒng)的可靠一些;
* 平衡車的銷量目前只能向汽車或者奢侈品看齊
反對者覺得電動平衡車的安全從研發(fā)、生產到檢測的每一道程序都缺乏規(guī)范,等于是把已有存在潛在隱患的出行工具送到消費者手里;而支持者,比如智駕君之前采訪過的獨輪車創(chuàng)始人徐建超就認為獨輪車比自行車安全————“說到安全性,這其實是要取決于車子系統(tǒng)性問題,而不是這項運動的危險不危險。這項運動學會后,其實是安全的,比自行車還要安全?!?/p>
在價格上,普通消費者會覺得不管是幾千的獨輪車、電動滑板車還是上萬的雙輪車都沒有物有所值的感覺,短途代步的話,比自行車貴很多的價格,攜帶也不算特別方便的重量體積,并沒有讓消費者覺得很實用,反而是一些公安系統(tǒng)、場地巡邏、高爾夫球場這樣的應用場景需求更多。
但做這個產品本身的人會覺得“2千到4千的價格, 相當于買一部普通手機的價格,如果按每天使用的節(jié)奏來看,”電動平衡車賣這個價不算貴?!?/p>
對此,智駕君把其歸為一個新興行業(yè)起來前必須要經過的“社會磨練”,就是因為這些反對和支持的聲音,會刺激著電動平衡車不斷改進,刺激整個產業(yè)更加完善,行還是不行!也許還是交給時間來證明吧!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