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蘇之景苒 | 2015-02-06 10:56 |
微軟的Windows Phone一直以應用少質量差而“著稱”,即使經歷了五年的發(fā)展以及Windows Phone 8的休克治療,如今的Windows Phone生態(tài)系統(tǒng),質量上乘的應用依然屈指可數,如今Windows與Windows Phone已走向統(tǒng)一,Windows應用商店也必須用“難以忍受”四個字形容。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坊間一直流傳著Windows系統(tǒng)將兼容安卓應用的傳言,但一直沒有得到微軟官方證實。然而近日,在微軟發(fā)布的一則招聘啟事中,微軟表示“正在打造的下一代應用平臺,要讓Windows設備和服務能夠讓所有用戶和開發(fā)者接受。應試者需既有Windows應用平臺的豐富經驗,同時精通其他應用平臺”。
這讓我們不禁浮想聯翩,根據招聘啟事的內容,微軟很可能已經在著手Windows同安卓應用的融合,有可能在未來允許安卓應用通過開發(fā)工具快速轉換甚至直接運行于Windows設備上。
在自家的系統(tǒng)上兼容或直接運行別人家的應用,在桌面或移動操作系統(tǒng)領域并非沒有先例,技術上難度也并不高,說白了,其實就是個虛擬機的問題。對于眾多小眾操作系統(tǒng),兼容安卓實屬無奈,而對于財大氣粗的微軟,選擇這樣一條道路會為Windows生態(tài)系統(tǒng)帶來本質的變化嗎?
究竟最終微軟會不會選擇與安卓兼容尚無定論,但微軟對于安卓的靠近已是不爭的事實。
在兩周前微軟的發(fā)布會上,微軟在發(fā)布Windows 10的同時,其實也初步呈現了Windows 10的應用設計規(guī)范,從目前泄露的應用截圖來看,Windows 10應用的設計規(guī)范已與安卓無異。
首先我們先回憶一下微軟曾經主導的Metro交互理念。所謂Metro界面,是以動態(tài)磁貼作為標志性界面,將圖表和通知整合進可以翻轉的大面積磁貼上,而在應用內,則是以文字和排版作為核心,以屏幕上方左右滑動切換的大號文字為標簽(tab)、以屏幕下方的圓形圖標為操作欄(action bar),并提供上拉菜單以呼出非常用操作,整個邏輯清晰扁平,操作流程簡單明了,非常適合大屏操作,在2010年不可不謂前衛(wèi)。
而全新的Windows 10(尤其是移動端)則幾乎徹底拋棄了”大字報“式的界面,轉向一種更傾向于安卓的界面設計。首先,Windows 10弱化了通過強調字體的大小來表明標簽(tab)所在的模式,代之以左側對齊、普通字號大小的文字標簽,以顏色變化來標明標簽位置,同時在標簽欄上增加一覽表明所在位置及非常用操作,非常接近與安卓的導航欄(navigation bar),而導航欄左側可喚出應用和個人設置的漢堡圖標,則幾乎宣告了微軟對安卓交互邏輯的全盤接受。鑒于目前流出的應用截圖較少,其他的位置的交互細節(jié)還不清晰,尤其是應用底部是否保留操作欄,還是與安卓一樣、將其整合入導航欄,我們尚不得知。這種轉變可以從很多Windows phone 8應用,尤其是微軟自家應用的更新中辨識出,其中最為激進的莫過于OneDrive,幾乎已經奠定了Metro應用未來的開發(fā)方向。
Windows 10在界面和交互邏輯上的改變,對于Windows的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決定,對安卓交互邏輯的接納,讓Windows應用的開發(fā)和遷移成本大大降低,開發(fā)者甚至可以直接將安卓應用略加修改便可應用于Windows應用之上,這一方面會大大提升了Windows應用對于屏幕的利用率,對于內容的呈現百利而無一害;另一方面也減少Windows應用的開發(fā)難度,加快Windows商店應用的開發(fā)過程,以圖搭載Windows 10的筆電大規(guī)模上市時,用戶可以體驗到水準之上的Metro應用。
因此,即使Windows不兼容安卓應用,其在交互方式上的轉變和靠近也已經大幅降低了開發(fā)者從安卓到Windows的應用遷移成本。而更為重要的是,作為當今世界第三大移動操作系統(tǒng),放下身段去兼容安卓,短期確實可以快速提升Windows的應用數量和質量,但一個致命的問題在于,當消費者面對兩款不同的操作系統(tǒng),使用的卻是一樣的應用,你覺得消費者會選擇原汁原味的安卓,還是兼容安卓的微軟呢?
iOS和安卓的優(yōu)點,相信每一個消費者心知肚明,作為當今消費市場最為主流的兩大移動操作系統(tǒng),他們或開放或封閉,或統(tǒng)一或豐富,既相互學習,又各具特點,各自都吸引了一大批擁簇。而后起之秀Windows呢?你是喜歡他的流暢?扁平?還僅僅想調戲一下小娜?
都不是。微軟自身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其前衛(wèi)的交互理念,是以信息扁平和內容直達為主導的交互設計,只有這一點,是其他平臺絕對無法提供的,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拒絕了相當數量的用戶,但也積累了數量不菲的忠實粉絲。然而,微軟在扁平的道路上卻迷失了方向,在形式主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遲遲無法解決的磁貼利用問題以及系統(tǒng)層級生產力低下的老毛病,讓原本超前于時代的Metro演變成華而不實的軀殼,并嚴重拖慢了Windows的系統(tǒng)完善。面對這般困境,微軟擁抱安卓的解決方案看似高明,但實則自掘墳墓、飲鴆止渴,拋棄了自己最有價值的寶藏,借用競爭對手的利劍,消費者在未來將更加沒有理由選擇Windows。
因此,微軟擁抱安卓,不是未來時,而是正在進行時。Windows在交互方式上已經選擇拋棄原有,擁抱安卓,以圖快速提升應用的質與量,只不過全面擁抱安卓則更是直截了當,簡單粗暴。但無論微軟最終是否會選擇后者,Windows在移動端的最后一絲優(yōu)勢都已盡失,現在的微軟,只能期待統(tǒng)一的Windows能夠從桌面反攻,以期卷土重來,只恐怕,留下的這渺茫的機會,微軟都難以抓住。
雷峰網特約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