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有人說城市自行車的興起可以看做是自行車文化在某種程度上的成熟。不過在國內,無論是運動自行車還是城市自行車,它只算是一種小眾文化。但是曲奇單車團隊的想法有些不同,他們想要打造的是一款大眾化、智能化、屬于年輕人的城市自行車。
在今天的發(fā)布會上,曲奇單車推出了兩款智能自行車新品:單速版和變速版,價格分別為 1499 元、1999 元。
這輛車最大的亮點應該是弓形一體式的車把,同時也是它的「大腦」——體現(xiàn)智能的地方。在車把內部集成了高通處理器、安卓系統(tǒng)平臺、電池、GPS 模塊等。曲奇單車團隊的設想是將類似手機(沒有觸屏)的特點集成到自行車的車把里,從而實現(xiàn)去手機化的目的。
比如用戶在手機端設置好路線后,車把內置的麥克風能實現(xiàn)語音導航;車把上的 LED 燈能夠判斷速度與里程。但是如果經(jīng)過一些嘈雜的地方,語音導航的作用可能會略顯得「單薄」;此外如果在陽光強烈的戶外,可能也會影響 LED 燈的顯示效果。
從外觀上看,它沒有 Dubike 或樂視自行車那么「陽剛」和「粗曠」,而是更符合一輛城市自行車應有的特征。曲奇單車的目標群體為 18 到 25 歲的年輕人,吳俊斌希望這輛車可以成為年輕人的「玩物」。
在發(fā)布會后,雷鋒網(wǎng)采訪了曲奇單車創(chuàng)始人吳俊斌,和他簡單聊了聊。
雷鋒網(wǎng):會上你強調要把車打造要成為年輕人的「玩物」,定位人群是 18 歲至 25 歲的年輕人,那在產品思路上要怎么做才能吸引他們呢?
吳俊斌:首先是簡單干凈的設計,年輕人最求純粹,我們在車架的工藝上采用了平焊研磨和補土的焊接技術,從整體上看起來更加干凈;
第二個是有趣。騎行最有趣的是騎行本身,用戶不需要查看地圖來規(guī)劃騎行的路線。我們可以通過車把上的 Speaker (揚聲器)來為用戶指示方向;
第三是輕量化,整車的重量只有 10 公斤;
第四是騎行的舒適度,曲奇單車的單片 44T 牙盤配合 Shimano9 速飛輪,可以適應各種地形;
第五是價格優(yōu)勢,年輕人都能負擔的起。
雷鋒網(wǎng):這輛自行車的一體式車把是一個亮點,從外觀看起來它非常簡潔有科技感,怎么能做到這種程度?
吳俊斌:其實我們一直在做減法。從最開始的二十幾項功能里挑出了幾項核心功能:滿足自行車的安全、基本的防盜、人的安全、騎行燈光的保障。
比如,最開始我們在車扶手的位置加入了一個動態(tài)心率測試的功能。最后發(fā)現(xiàn)很難用上。在做用戶調研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部分需求不多,這種功能更偏向老年人。
我們曾經(jīng)還在把立上增加了一個可旋轉的攝像頭,目的是方便用戶在騎行的時候自拍或拍沿途美景。但是攝像頭也帶來問題:功耗太高。
之前我們還增加了海拔、溫度、PM2.5 等功能。但是想想這些附加功能給產品帶來的只是小的加分項,并不會帶來用戶增值。
曲奇單車團隊低調了將近一年,終于今天向外界展示了他們的成果,總體來說它符合了一輛城市自行車外形,在智能化層面相比于其他創(chuàng)業(yè)公司理解得更深一些,弓形一體式車把可以說是整車的一個亮點,但是如果要做到真正的去手機化,可能還需要更多時間雕琢。
雖然定位于大眾消費市場,但是曲奇單車并沒有犧牲對細節(jié)和做工的打磨和處理。在一些設計上也體現(xiàn)了人性化,比如適合夜晚騎行的騎行道。
隨著各個創(chuàng)業(yè)公司相繼推出自家的自行車產品,或許明年會真正迎來智能自行車的大爆發(fā),雷鋒網(wǎng)也會持續(xù)報道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下「新出行」的最新進展。
跟造物者對話,發(fā)現(xiàn)產品閃光點——「唯物」是雷鋒網(wǎng)打造的產品報道品牌(公眾號:okweiwu)。我們關心一個產品是什么、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希望同樣在做硬件的業(yè)者,讀過「唯物」的文章,能夠有所啟迪。
如果你也想跟我們聊聊你的產品,請發(fā)介紹到 chanpin@leiphone.com,24小時內必復。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