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路北 | 2015-01-12 14:16 |
雷鋒網按:每一次的改革必然需要經過質疑、理解、探索,最后尋求出最合適的方式,互聯(lián)網專車并非不適合我們,而是還需要一些經歷。
最近半個月以來,互聯(lián)網專車是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之一,互聯(lián)網專車是否合法也成為專家學者們討論的熱點話題。各地不斷傳出出租車司機抗議專車搶生意、交管部門查扣違法“黑車”的消息,滴滴快的易到們好不容易做起來的專車市場似乎時刻面臨被“封殺”的危險。
對于這些爭議,交通運輸部于1月8日明確表示,互聯(lián)網專車服務對滿足運輸市場高品質、多樣化、差異性需求具有積極作用。這相當于交通運輸部間接承認專車服務合法,也對今后交管部門執(zhí)法提供了指導意見。其實早在2014年11月底,交通運輸部就已經開始調研滴滴專車等互聯(lián)網專車服務,這一次對外明確表態(tài),既是對過往調研結果的總結,也為新一年監(jiān)管專車服務定下了基調。
果不其然,在交通運輸部公開表態(tài)后次日,北京市交通委運輸管理局對外表示正在研究投放約租出租車,參與互聯(lián)網專車市場競爭。監(jiān)管部門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互聯(lián)網專車不但合法,還能夠促進出租車行業(yè)發(fā)展。
專車是否合法已經翻篇,討論專車如何更好為公眾出行服務才是有價值的話題。討論這個話題離不開出租車司機,這個主流出行方式的主要參與者。
在過去的報道中,很多人把出租車和專車看成敵對的兩方。專車做大了出租車司機就沒有飯吃,成為很多出租車司機的擔憂。但使用過打車軟件的朋友都知道,這是兩個不同的市場,從價格到服務,專車都可以說是出租車的升級版,以滴滴專車舒適型為例,15元起步費加2.9元每公里,而北京市出租車是三公里以內收費13元,超出3公里后2.3元每公里,以一次出行10公里計算,使用滴滴專車需要44元,出租車只要29元,二者相差15元。如果預訂的是滴滴專車豪華型,27元起步費加5.6元每公里,這一次出行比出租車多花54元,價格幾乎是出租車三倍。
所以筆者以及很多朋友的使用習慣是先用打車軟件呼叫出租車,長時間無人接單后才下單呼叫專車,因為專車的價格還是有點高,不用紅包(滴滴贈送的紅包)的話普通白領接受起來還是有些壓力。當然對于土豪而言,這點差價并不是問題,但土豪畢竟還是少數嘛。
所以,從價格這個角度來看,專車和出租車在多數情況下不在一個戰(zhàn)場上,出租車司機也沒有必要敵視專車。相反,出租車司機應該支持專車,因為有專車的存在,出租車司機會有更多機會增加收入從而改善自身及家庭生活條件。
專車幫助出租車司機多賺錢,這并不是悖論。出租車市場長期受牌照和價格雙重管制,早已滿足不了市民的出行需求,上下班高峰期打不到車早已成為常態(tài),但在這個特許經營的市場,出租車司機早已淪為出租車公司的賺錢工具,高昂的出租車份子錢讓多數出租車司機不堪重負。據調查顯示,北京市出租車單車月均收入16300元,扣除份子錢和各種稅費,司機到手不到 4000元。日夜辛勞只能拿到車費的四分之一,讓出租車司機淪為現(xiàn)代的“駱駝祥子”。
但在專車的倒逼下,出租車司機開始流動,并已有出租車司機辭職加入專車月入3萬元的案例。這是專車給出租車司機提供的新選擇,一些人已經加入了這股潮流,這批有著熟練駕駛經驗,熟悉路況的出租車司機,是專車急需的人才。隨著司機流動的加速,勢必也會倒逼出租車公司降低份子錢,提高司機福利待遇,這給留守的出租車司機也帶來了收益。要知道在過去幾年,出租車份子錢是一年比一年高,現(xiàn)在有能力給司機減負的恰恰是專車等外來壓力。
出租車和專車,未來不會是互相取代的關系,而是相互補充的關系,特別是人員的流動上。出租車司機也不用急著敵視專車,多看看專車給這個市場帶來的變化,多想想未來出行市場的發(fā)展趨勢,或許專車還是很多出租車司機的出路之一。
在整理資料時看到滴滴專車業(yè)務總經理陳汀發(fā)的題為《給滴滴專車乘客的一封信》(感興趣的朋友可通過搜索查看全文)的公開信,里面提到的一個案例讓我印象深刻。陳汀寫到,一個北京的專車司機,曾經在凌晨3點無意打開滴滴打車司機端軟件,聽到有人很著急地叫車去醫(yī)院,這個司機師傅空車開了30多公里,接到乘客,并把乘客送到醫(yī)院,而這一趟的車費,僅僅只是20元錢。
這只是個極端案例,但誰又能否認,以滴滴專車為代表的互聯(lián)網專車服務正在一點一點的改善我們的出行環(huán)境,讓出租車覆蓋不到的地方也能享受便捷舒適的出行服務。僅就這一點而言,專車就有存在的價值,也會在全社會的共同監(jiān)督下成為人們出行方式的一大選擇。
出租車司機朋友們,看了這些,你們還會敵視專車嗎?
雷峰網特約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