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楊瑜 | 2014-06-03 23:13 |
【編者按】本文作者Signe Brewster,原文引自gigaom
為什么我每次進入虛擬現實世界的時候,僵尸都會出現呢?不要緊,我手上有槍,可以將他們射倒。然后開始慢慢接近躲在角落里的怪物,突然,一陣聲音響起,到底怎么了?
一個空洞的聲音提醒我,我現在離墻很近。如果我繼續(xù)往前走,現實里的墻可不會被我的槍射穿。
上面描述的場景在虛擬現實情境中很常見,你忘了自己是在一個真實的小房間,你不是一個手持大型沖鋒槍,能射殺將是的人。但是,最不尋常的地方在于,我沒有用Oculus的華麗高清晰度顯示屏,而是就在眼前的智能手機屏幕。
當然,將手機屏幕轉化成虛擬現實頭盔的技術最近也在眾籌網站上突然興起。上周更是傳出消息,三星已經在研發(fā)自己的獨特技術了。其實,智能手機的原理和有專用屏幕的套件是一樣的:觀看者會看到兩個幾乎一樣的并列圖片,除了來自不同眼睛所在位置帶來的輕微改變。
用戶只需下載一個手機應用,在給手機插上耳機前加載應用。手機中的加速度計和其他傳感器可與一些小物件配合,來達到現實的頭部追蹤和互動性目標。
但是,無論如何,我對這些原理都持高度懷疑的態(tài)度。毫無疑問,虛擬現實需要高度專業(yè)化的屏幕和電子配置,而這些都不是一個手機可以提供的。
可這些疑問在我上周參加過Augmented World Expo之后就消散了。我有嘗試過Sulon和VRelia的原型,這兩個都是以手機屏幕作為自己的虛擬現實屏的。我憑借著VRelia GO頭盔坐了回過山車,還參觀了一棟豪華的房子。而Sulon Cortex更是能將虛擬現實技術與增強現實技術相結合,給人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它們的表現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當然,圖像確實沒有用Oculus Rift看到的那般清晰,但耳機發(fā)揮了其重要作用:他們讓我覺得自己所看見的都是真實的,由此證明你并不需要一個超清而又栩栩如生的圖像,才能讓你完全沉浸在一個虛擬的世界里。
不可否認的是,虛擬現實頭戴式設備終將發(fā)展成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對于那些想花50美元就能體驗虛擬現實技術的人來說,智能手機屏幕未嘗不是他們的又一好選擇!
說完這些,筆者想起以前在優(yōu)酷上看到的一個視頻,名叫《美國MIT天才學生的驚世發(fā)明》。大致講的是以后我們不需要特定屏幕,一張白紙、一個桌面就可以成為我們的手機屏,將虛擬現實技術運用的相當極致。網友的評論多是“我們的學生太缺乏創(chuàng)造力了”,真的希望能多點這樣的新創(chuàng)造呢。
相關:
增強現實世博會:AR離爆發(fā)還差一個“Oculus Rift”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