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雷鋒網注:圖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
雷鋒網·AI金融評論3月9日消息 在今日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回答“中國央行如何對待中國數字貨幣的發(fā)展”問題時表示,中國應當慎重發(fā)展數字貨幣,研發(fā)數字貨幣要經過充分測試,局部測試,可靠后再進行推廣。他還表明,我國目前不接受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作為零售支付工具,也不認可相關服務。
據了解,會上,在一位記者問及“中國央行如何對待中國數字貨幣的發(fā)展”時,周小川表示,三年以前,中國央行就開始組織關于數字貨幣的研討會,隨后成立了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最近的動作是和業(yè)界共同組織了分布式研發(fā),也進行過多種方案,依靠和市場共同合作的方式來研發(fā)數字貨幣。
周小川表示,從概念上講,大家腦海中的數字貨幣各有不同。目前,市場上主流的電子支付,其實也有數字貨幣的屬性。為何將二者聯(lián)系起來?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目的,研究數字貨幣不是讓貨幣實現某種技術方案的應用,而是在本質上追求零售支付系統(tǒng)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低成本,同時考慮安全性和保護隱私。
“這幾項既可以是以區(qū)塊鏈為基礎的,分布式記賬技術為基礎的數字貨幣,也可以是在現有的電子支付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技術。目前國際上對數字貨幣的技術路線有個初步分類,是存在多種可能的體系?!敝苄〈ū硎尽?/p>
他還說:“數字貨幣有其發(fā)展的必然性,而紙幣、硬幣這種會逐漸縮小,甚至有一天,會不存在。發(fā)展數字貨幣要注意整體金融的穩(wěn)定,要保護消費者。中國應當慎重發(fā)展數字貨幣,研發(fā)數字貨幣要經過充分測試,局部測試,可靠后再進行推廣?!?/strong>
周小川還表示,這些以區(qū)塊鏈技術為基礎的數字貨幣,也可以在現有的支付基礎上衍變而來。但是,有一些技術應用沒有專注于數字貨幣在零售支付方面的應用,而跑到虛擬資產交易方面。虛擬資產交易這個方向需要更加慎重,不太符合我們金融產品要服務實體經濟的方向,不必太著急,要防止變成過度投機產品。特別對于我們這種大國而言,要等技術或產品可靠了之后,再進行推廣。
值得注意的是,周小川表示,“不太喜歡創(chuàng)造投機的產品,一夜暴富的幻想不是好事。數字貨幣產品應該給零售市場帶來效率低成本、安全等。不要跟現行的金融穩(wěn)定和金融秩序直接相沖突。未來對金融科技產品的監(jiān)管是動態(tài)的,取決于技術的成熟程度,也取決于最后測試試驗和評估的結果?!?/strong>
最后,周小川表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作為零售支付工具我
據雷鋒網·AI金融評論了解,央行其實已經在數字貨幣領域深耕多年。2014年,央行成立發(fā)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專門研究小組,開始論證其可能性。2015年,央行開始對數字貨幣發(fā)行和業(yè)務的運行框架、數字貨幣的關鍵技術等進一步深入研究,發(fā)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原型方案也經過了兩輪修訂。2016年1月,央行召開數字貨幣研討會,進一步明確了發(fā)行數字貨幣的戰(zhàn)略目標。2016年11月,央行下設的印制科學研究所計劃招聘專業(yè)人員進行數字貨幣研發(fā)工作,開始籌備數字貨幣研究所,而身為央行科技司副司長的姚前,也被任命為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籌備組組長。2017年,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悄然掛牌成立。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