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廖宇環(huán) | 2016-08-26 10:11 |
學會計的同學,要移民澳大利亞的趕快抓緊時間,因為到了2025年會計不再是移民專業(yè)了。
畢馬威一篇名為“人類、經濟和稅收的未來”報告指出:到2025年,澳大利亞有望將人工智能運用于納稅申報表的編制工作中。
根據預測,在未來,世界中許多服務行業(yè)的專業(yè)人士(如會計等)將會被機器人所取代,而以澳大利亞稅務辦公室為代表的各大稅務局規(guī)模將會整體縮小。
威爾·史密斯主演的電影《我,機器人》設想了一個由機器人統治的未來世界。畢馬威亦然。
該報告同時指出,“科學技術的革新很可能意味著大部分中等技術層面的工作將不再為人所需。”
到了2025年,稅收工作將有望運用人工智能來編制納稅申報表。
“這不僅僅是綜合自動化,還涉及在總賬中將各項內容挑選出來的工作,并且自動地將這一數據運用到納稅申報單中去?!?/p>
目前在汽車的制造過程中,超過80%的工作均由機器人參與完成。“而未來,人們將見證人工智能擴展到服務業(yè)。”
“ 如今ATM機在銀行業(yè)中隨處可見,而同樣的人工智能也將在藥店甚至是快餐店出現?!?/p>
| 讓決策更理性
人工智能和云機器人的運用將有助于使決策環(huán)節(jié)的理性程度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報告稱,“如今,我們正處于這場革命的開端?!?/p>
“云機器人使計算機能夠在云端的龐大數據庫里獲得大量學習經驗。而深度學習正是人工智能的一種形式。它通過識別圖像,聲音以及其他數據中的各種模型,采用眾多復雜的算法進而來模仿人類的大腦。”
使用人工智能和自動化而提升的效率必將帶來更大的外包業(yè)務,但是畢馬威并未將其視為一種威脅。相反,畢馬威認為,“這不僅將把員工從瑣碎的工作之中解放出來,使他們投入到有更大增值空間的活動中去/更有含金量的活動中去,而且能夠在有更高安全系數的工作環(huán)境中提供更深層的舒適度?!?/span>
報告還稱,稅務局也將在鎖定目標以及實施行動的環(huán)節(jié)變得更加準確,他們將使用以機械智能和認知智能為基礎的分析來檢測系統控制并準確的確定稅務風險。
該報告解釋道,“商業(yè)稅收相對深刻其長期的理解,伴之以新的技術工具,這點將得以實現?!?/p>
數據分析與技術人才一直以來都需求旺盛,而現在更是炙手可熱。
報告稱,“許多中等規(guī)模的稅務局都希望配備一名專門的IT專家?!?/p>
“隨著轉讓定價流程變得越來越復雜,未來的稅務局將很有可能需要經濟分析方面的技能,同時也會需要在更復雜且多樣的司法體系與文化背景中的溝通技能以及處理爭端的嫻熟經驗?!?/p>
許多這些爭端將非常復雜并且涉及多種司法體系,以至于一個重要的未來技能組合將用于在各種嘈雜聲與復雜的問題中“整理出一條清晰的解決方案。”
事實上,稅務的職能早已從單純的審計層面轉移到了咨詢層面,而要履行更好的咨詢職能,更廣闊的商業(yè)視野是必不可少的。
via smh
推薦閱讀:
TR35 | 看看MIT techreview評選的這幾位在人工智能領域做出卓越貢獻的發(fā)明家
TR35 | 生物領域這些有顏有料的上榜才俊都是什么人?(上)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