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雷鋒網(wǎng)新智駕按:在自動駕駛的布局動作上,“財大氣粗”的Waymo的也有“溫潤如玉”的時候。
從萌萌噠“螢火蟲”到菲亞特克萊斯勒的Pacifica,Waymo的測試車總是看起來親和力滿滿。其傳感器都的安裝都是專門設(shè)計過的,在保障性能的基礎(chǔ)上,也盡可能地在細節(jié)上打磨,維護著整輛車的顏值。
對待測試車的乘客,Waymo也非常注重細節(jié)。
在去年4月份,Waymo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上線了一項名為“Early Rider”的自動駕駛的試運營項目,在鳳凰城市區(qū)的居民可以申請參加。Waymo用其自動駕駛技術(shù),為通過參與者提供日常出行服務(wù),而反過來,參與者們的反饋就成了Waymo改進新能和服務(wù)的重要依據(jù)。
一開始,Waymo的測試車內(nèi)還是有安全駕駛員的,到了 10 月份,車輛就完全由系統(tǒng)操控了?!八雌饋砭拖裼袀€鬼在里面一樣,因為你可以看到它的方向盤在轉(zhuǎn)動,但是里面沒人?!币晃磺嗌倌觏椖繀⑴c者這樣形容。
在Waymo近日在Youtube上發(fā)布的視頻中,還有許多項目參與者的溢美之詞。
有老年人對新技術(shù)的擁抱:“這種感覺,是我想要跟我的孫輩們分享的感覺,就算他們不怎么care。╮(╯▽╰)╭”
也有上班族的小確幸:“下班的時候,我會提前幾分鐘呼叫我的Waymo,能夠知道Waymo什么時候來,它的位置。然后我就知道我該什么時候出去,我很安全。”
不過,這些“代言”不代表Waymo是完美的。我們無從知道是否乘客曾遇到糟心的情況,但是Waymo自己已經(jīng)對過去的一年做了個簡單的總結(jié)。
在近400名參與者中,年齡從9歲到49歲不等,有老人也有高中生、還有殘疾人、有孩子的家庭,以及因為生理原因沒有獲得駕照的人等等。
Early Rider的參與者們使用Waymo的測試車完成日常的交通:例如去上班或上學(xué),去看醫(yī)生,或者用于去購物中心、餐廳、電影院等地方。在車上,這些參與者們會做自己的事情,他們在車上做作業(yè)、看書、聊天,或者發(fā)呆,甚至,有的人還在睡大覺。
對于參與者們來說,確實是有趣的一段經(jīng)歷,而對于Waymo來說,在這一年的實踐中,它學(xué)到了什么呢?Waymo總結(jié)了三點:
1. 要讓接送乘客的過程足夠“簡單”
自動駕駛是車與人的交互,少了司機,也要在接送乘客時保證整個過程的自然和效率。例如,車輛應(yīng)該選在不會阻礙交通的地方停車,而不僅僅是做到點到點,尤其是在乘客需要比較長的上車時間時。Waymo 的CEO John Krafcik曾提過這點:有一次,Waymo的測試車停在藥房門口接乘客回家,但因為乘客買了太多東西,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放東西,因此有點阻礙交通。而其他的司機也很無奈,因為他們也沒辦法跟前面的這個“司機”溝通。
2. 要確保乘客能夠與Waymo的工作人員順暢溝通
對于自動駕駛,乘客們并不那么熟悉,因此,可能會有很多的疑問,因此Waymo也在構(gòu)建能夠讓乘客隨時隨地進行提問及尋求幫助的系統(tǒng)。Waymo在過去的一年中收到過各種各樣的提問和請求,例如如何在Waymo的測試車上播放自己的音樂,了解具體的行駛路線,落下東西了希望車能夠開回去拿等等。
3. 理解乘客出行的原因
項目的參與者們有一些需要經(jīng)常通勤的中學(xué)生和年輕父母。這些不同的角色也讓W(xué)aymo了解到不同人的不同出行需求,例如,到達目的地時,如果乘客在車上睡覺時,Waymo則需要溫柔地提醒他們。
這三點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又確實是Waymo經(jīng)歷過各種各樣的問題后的經(jīng)驗之談。目前,Waymo Early Rider項目還在開放申請,希望招攬有更多的人參與其中,這也將繼續(xù)為Waymo真正落地自動駕駛提供更多的幫助。
據(jù)雷鋒網(wǎng)新智駕了解,目前,Waymo的自動駕駛測試車每天行駛超過24000英里(約39640公里),非常接近地球的周長(40075公里),對于很多公司來說,這個數(shù)字已經(jīng)是望塵莫及了。在訂下2萬輛I-Pace和62000輛Pacifica后,相信已經(jīng)沒有人會否認,Waymo在自動駕駛中第一的地位了。而穩(wěn)健的推進策略,也讓W(xué)aymo一點一點將自動駕駛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之中。
雷鋒網(wǎng)推薦閱讀:《向FCA采購62000輛廂式車,與Uber商談無人車運營,Waymo開啟無人駕駛時代》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詳情見轉(zhuǎn)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