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王正偉 | 2014-09-04 09:59 |
上一篇筆者簡單回顧了智能硬件的發(fā)展情況(點擊查看上篇文章),并且拋出一個問題,如何真正有效的對付行業(yè)霸權者的“三光“政策?
這也是目前行業(yè)內從業(yè)者,包括瘋投們很困惑的事情。看不懂,可它火爆,你不投,別人投,不能錯過機會吧?
如果想深入探討這個問題,我想說,沒有20年以上的行業(yè)經驗,基本都算是蒙著做!因為,互聯網就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我給大家講幾個案例,也許你就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互聯網思維了!
大家現在家里也好,辦公室里也好,上網基本都用寬帶,其中大部分使用的是ADSL,很多人知道它是寬帶上網設備,但是不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吧。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早期智能硬件設備。
ADSL,它的學名叫非對稱數字用戶線?;竟δ芫褪墙柚谄胀ǖ碾娫捑€可以達到幾兆比特的上網速度,在今天看來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如果把時間推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呢?要知道1997年代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在使用33.6k的撥號貓哪!那時候我們代理美國AT&T的ADSL,我印象非常深,單臺設備價格6500元人民幣。
所以不僅沒有需求,連電信公司都覺得不靠譜。后來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廣東電信的一個試點項目中采購了一批,當時那個項目叫做超級視聆通!為的是做視頻點播VOD使用。
除了這個項目之外,我們大部分銷售的是另外一個需求,電信運營商需要短距離開E1業(yè)務,需要ADSL的同胞HDSL。叫對稱數字用戶線,主要跑2M,在幾公里范圍內比鋪設光纖要便宜,快速。那時候這樣的設備都是上萬塊錢,賣給企業(yè)用戶,例如移動。一年賣個幾千臺而已!
真正的上量需要打開家庭用戶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fā)展,上網技術很快從幾十k的MODEM,發(fā)展到ISDN技術(不過也就是128k),后來到2000年前后升級到了ADSL??墒莾r格終究是個門檻!盡管如此,ADSL設備造價還是在千元上下,很難推廣,怎么解決呢?
于是電信運營商當時想了一個好辦法,買一年服務費,送上網設備(ADSL)。這下子,老百姓一算帳,合適!于是乎,ADSL很快就全面推廣起來啦。到了2005年前后,由于用戶量的大規(guī)模發(fā)展,硬件成本也大規(guī)模下降到幾十塊錢。不到十年,ADSL從6000多降了接近100倍!用戶量從幾百個發(fā)展到幾千萬。
當然,在ADSL發(fā)展過程中,還經歷過標準之爭。技術路線上早就達到了VDSL水平,即可以達到百兆速度,可惜運營商就不積極推廣啦!從全世界范圍看,先在美國發(fā)展,最后在中國發(fā)揚光大!將歐美日韓臺系等所有廠家全部干掉!最后只剩中興,華為等幾家廠商。
花了這么大篇幅介紹ADSL的發(fā)展歷史,我想說明智能硬件要想發(fā)展,首先要解決用戶量的問題,才能真正降低成本。電信運營商當年就是用了一個最簡單的商業(yè)模式,俗稱手套換兜子!
發(fā)展了用戶規(guī)模,降低成本。進而將服務費和硬件成本上的價格差拉大,實際上現在的硬件基本都屬于白送的了!那個服務費的利潤有多高,一本明帳?。∷詫拵Р惶崴?,說不過去啦!后來運營商繼續(xù)嫻熟的將這招運用到話費換手機,同樣將手機市場規(guī)模做大!
我們看到現在小米手環(huán)強行降價,實際上確實沒按照套路出牌。也不符合發(fā)展規(guī)律,那這種模式注定長不了。商業(yè)最終是需要盈利的,可穿戴設備從技術上至少還有3年左右的孕育期,因為還有很多先進技術沒有進來,我們不能用賣33.6k的MODEM眼光去看待ADSL!
當年MODEM的技術迭代是非常驚人的,從1995年的9.6k發(fā)展到1999年的56k。期間,基本上經歷了9.6k——14.4k——19.6k——28.8k——33.6k——56k等6個時期,當時就廠家而言能達到幾百家是沒任何問題的。
隨著每一次的技術升級,就帶動了行業(yè)的飛速發(fā)展。由此可見,我們推算智能硬件其實剛起步,還沒有大火哪!后面至少有3年的高速發(fā)展期,這是從歷史技術發(fā)展角度推算出來的。
不過,當前大家現在的技術同質化嚴重,我去京東的智能設備區(qū)看下,賣手環(huán)的功能都屬于“大白菜“級別的,沒有任何技術含量,更缺乏創(chuàng)新!說白了就是個高級記步器。用戶買智能可穿戴設備,一定不是當作裝飾品用的!
不能解決實際問題,規(guī)模上不去!沒有規(guī)?;杀緝r格也下不來!早期的幾家都宣布轉型做服務商,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于是乎就是目前的溫吞水狀態(tài)!誰的錯?我們可以給出兩條破解之路!
其一,繼續(xù)深度挖掘殺手級的應用,絕不能都在記步器的層面上去做量。特別是圍繞大健康,里面可以挖掘的剛性需求非常多。IT行業(yè)要跟醫(yī)療行業(yè)緊密溝通,跨界創(chuàng)新!這里面一定會發(fā)展成幾個偉大的產品,展現的形式就是可穿戴設備,可功能上應該不是現在這一代產品所具有的。
我們物聯網聯盟里面有一批企業(yè)已經有這種苗頭了,在幾個不同細分市場上深入挖掘,我估計很快就會引領潮流!
其二,以服務費取代賣硬件,也就是所謂的硬件免費,將是智能硬件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硬件的成本是通過服務費可以覆蓋掉的。這個模式經過運營商大規(guī)模使用,非常成功。所以現在互聯網公司都是玩軟件出身,軟件免費覺得可以。看見硬件有成本就暈菜啦,包括紅衣主教周大俠,看明白未來是iot的世界,可是360在發(fā)展智能硬件上遠沒有玩殺毒市場那么強悍!還在糾結路由器需要幾根天線這種讓人笑掉大牙的細節(jié)上。
用服務費置換硬件成本,打開用戶市場,這也是互聯網思維下一步演化的最重要的步驟。
后面我還會深度分析幾個行業(yè)案例,希望給廣大從業(yè)者帶來啟發(fā)!我是中關村物聯網聯盟的副秘書長正偉。歡迎加我的微信號(wzw670053697)交流。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