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siskin15 | 2014-12-04 23:53 |
試想一下,在某個不遠的未來,你在凌晨3點進入你的座駕,但車子并未啟動,你的車子開始探測一些東西。它問你現(xiàn)在感覺怎么樣?(挺好)。你晚餐吃的什么?(炒面)。阿森納晚上贏沒贏球?(我渴了)。通過你的這些回答,你的車子甚至都不用再往下問了,因為它已經(jīng)知道你喝醉了,最終它會提議給你叫輛出租車。
除了把你扔在出租車后座以外,你的車子會為你做任何事。當然,還有件事它不會做,那就是讓你把它開回家。你能擁有這樣一部車,還得感謝酒精語言資料庫(ALC)。與酒駕司機在肇事被抓現(xiàn)行后才進行測試不同,研究員如今則提出了一種更實用的酒駕預防方法:車輛本身就能聽司機說話,從而檢測司機是否醉酒,阻止車輛啟動。但是要想訓練汽車做這樣的事,你首先需要一個酒話音頻庫。
2007年至2009年間,一些語言研究者讓162名男女研究對象喝醉。其中一些人只有些許醉意,其他人醉得說話不清,突然就想抱著吉他唱歌,還有更糟的會想坐到方向盤后面。研究員讓每個人都坐在一輛轎車的乘座上,然后開始錄制他們醉酒時說的話。
做這些的意義在于,建立一個從未有人曾建立過的數(shù)據(jù)庫:首個酒話公共音頻庫,即ALC。它實際就是一個為研究所用的會話數(shù)據(jù)庫,只需1200美元的包郵價,你也可以擁有一個DVD版本,里面有約30GB的錄音資料。
計算機科學助理教授Andrew Rosenberg說:在高危情況下,需要確保工作人員是在非酒醉或非疲勞狀態(tài),司機自然在內(nèi),還有飛行員、警察以及消防隊員,任何會讓你說,‘你不該在醉酒時做現(xiàn)在正做的事’的人都算。”
2011年,Rosenberg與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們以ALC數(shù)據(jù)為基礎合寫了一篇論文,希望從酒駕者中分離出清醒說話者。Rosenberg說:“問題在于,我們是否可以做出一種機器,它擁有的算法能(至少近似地)了解人類在做什么?”
醉酒者講的話是什么樣呢?當人喝醉時,會口吃結(jié)語,自我糾正;聲音會變高,說的話也會開始含糊。Rosenberg及其團隊發(fā)現(xiàn),對待醉酒判斷可以像對待口音判斷那樣進行區(qū)別,你可以訓練計算機來識別醉酒狀態(tài)和含糊其辭之處,就像通過口音來判斷這個人是來自哪里。這種方法雖然并不完美,但無論如何,它很新穎,也很奏效。
汽車制造商自然會對這種研究感興趣,Gartner技術(shù)研究公司的汽車分析師Thilo Koslowski就期望車輛能在未來兩年內(nèi)具有自我意識。Koslowski說:“企業(yè)開始考慮能用哪種傳感器來檢測駕駛員狀態(tài)?!逼渲须m然包括音頻傳感器,但多數(shù)傳感器都是測量視覺、觸覺、氣味以及行為輸入的。
但酒駕者的手脫離方向盤會有多么頻繁?他們會在不看路的情況下盲目亂開嗎?他們聞起來是否會酒氣熏天?Koslowski對此表示:“判斷酒駕與否,需要綜合考量所有不同事情,要觀察分析,從而決定駕駛員所處的狀態(tài)?!?/p>
2007年,尼桑就揭示了一款裝有酒駕預防系統(tǒng)的概念車,它可以通過變速器換擋手柄上的氣味,和汗液傳感器檢測出酒精劑量,同時攝像頭也會監(jiān)視駕駛員的眼睛,從而判別睡意跡象,另外一臺車載電腦也會監(jiān)測飄忽運動和偏離車道的駕駛行為。
通用汽車所在的行業(yè)聯(lián)盟,也在研究以呼吸和觸摸為基礎的系統(tǒng),如何幫助識別酒駕者,但對語音識別研究成果不熟悉。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大牌汽車制造商基本都在這個聯(lián)盟。
現(xiàn)在,該項技術(shù)距離脫離研發(fā)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其中當然也有一些隱私問題需要考慮,正如Koslowski指出的:“自我意識汽車這么監(jiān)視你真的好嗎?這正是很多汽車制造商仍對此有顧慮的地方,他們不想做過頭,因為人們對汽車的看法是,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p>
這項技術(shù)也必須變得更好。據(jù)Rosenberg所知,沒人能單以語音為基礎檢測出某人醉酒水平。因為,聲音識別是非常難的,即使語音清晰也是如此。在研究中,醉酒檢測算法當時的精確率只有73%。Rosenberg表示:“這意味著,你想要開車,3次里就會有1次被我們判定為酒駕,這并不好。”
via fc
雷峰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詳情見轉(zhuǎn)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