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雷鋒網AI金融評論報道,日前一位外國數(shù)字貨幣交易員兼研究員Sylvain Ribes發(fā)表報告稱,有幾家交易所編造了大約30億美元的加密貨幣交易額。這位研究員把矛頭指向了Okcoin和火幣Pro,認為二者分別偽造了占比為93%和81.8%的交易額。
報告比較了GDAX、Bitfinex、Kraken和Binance等交易所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平臺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這已經不是可以被‘用戶群體交易行為的差異’這種理由一筆帶過的程度,這其中的數(shù)據(jù)甚至夸張了95%?!?/p>
Okex官方回應稱,他們有很多量化交易和衍生品對沖的用戶,有很多程序化交易;同時白天時段客戶活躍,晚間相對較低是正常用戶習慣,OK從來不在數(shù)據(jù)上做任何人工干擾,也不屑于做任何所謂假數(shù)據(jù),那個新聞截取的數(shù)據(jù)是只占我們15%不到的小幣種的數(shù)據(jù),而超過85%的常規(guī)大幣種的數(shù)據(jù)根本沒在里面。
Okex交易數(shù)據(jù)竟與別家大相徑庭?
Ribes的報告搜集了所有主流交易所的數(shù)據(jù),設定了一個技術指標“滑點(slippage)”,即如果現(xiàn)在出售任意價值5萬美金的加密貨幣,下單價格與最終成交價的差異:
“當交易量越大,“滑點”程度也就越小??偟内厔菔沁@樣固然沒錯,但是不同的交易所,情況還會出現(xiàn)些許的不同。畢竟,如果你在“兩種幣的兌價”上面出現(xiàn)了巨額的成交量,那么兩個市場的提供者之間將會出現(xiàn)競爭,來滿足活躍的買家和賣家。這樣競爭勢必會讓某些交易所的交易更加密集一些,而另外一個交易所的交易稍顯寡淡一些。”
首當其沖的是Okex,這家在Coinmarketcap和Livecoinwatch都以17億美元的交易額穩(wěn)坐榜首的交易所。
X軸為交易量(單位:百萬美元);Y軸為滑點(單位:%)
顯而易見,前三家交易所表現(xiàn)大體相似,而Okex的滑點程度較其交易量更高——研究員指出,OKEX之前所聲稱的交易量完全是杜撰出來的。
研究員進一步優(yōu)化數(shù)據(jù),剔除了所有價格變動下滑超過4%的組合,將之前未被計入的數(shù)據(jù)引入進來,調取對數(shù)函數(shù)模型,從而形成了OKEX新的流量圖:
X軸為交易量(單位:百萬美元);Y軸為滑點(單位:%)
研究員表示:“盡管Okex聲稱交易量高達500萬美金,如果你現(xiàn)在想要出售價值僅為5萬美金的數(shù)字資產,都會讓你的價格下滑超過10%。”
Ribes進一步計算了Okex的造假程度。他摘取了Bitfinex、GDAX、Poloniex、Bistamp、Gemini和Kraken六家交易所的數(shù)據(jù),將其合并再作回歸計算,由可觀察到的價格下滑程度來推算當時某兩個貨幣之間的交易量。這次演算的出售金額定為2萬美金。
研究員指出,OKex對外聲稱的交易量跟實際的差別高達93.6%。而在成交量超過10萬美金的28個兌換組合中,只有11組的下滑比率在0.7%以下,它們分別是:
Okex反駁:樣本有問題;我們沒有刷量的必要
OKex官方率先做出回應,他們對蟻塊財經表示,其從不在數(shù)據(jù)上做任何人工干擾,也不屑于做任何所謂假數(shù)據(jù):
因為OK的大量級客戶更多一些。其他平臺的客戶組成我不知道,但OK運營時間長,很多客戶都是長期大量金額在我們平臺上,相比較剛剛成立的平臺,客戶粘度更高。如果一個新的平臺出現(xiàn),你沒有足夠的了解和信任的前提下,你會幾千萬美金扔進去嗎?肯定不會,你會幾千幾萬人民幣先嘗試。OK注冊用戶超過千萬,并且遍布全球。
報告中附上的某些貨幣兌換組合在Okex和在其他交易所的交易量走勢對比圖,直指Okex給自己刷的交易量堪稱完美正弦曲線“愚蠢得可笑”:
OKex對此回應稱:如果真是刷的,只能證明這個公司400多個高凈值高學歷的人都是一群傻子,刷得跟畫畫一樣。
不過據(jù)一位從事Token量化交易的人士表示,日夜交易額波動會形成正弦,“交易量正弦”問題的確屬于原作者結論錯誤。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OKex的反駁中明確指出:“那個新聞截取的數(shù)據(jù)是只占我們15%不到的小幣種的數(shù)據(jù),而超過85%的常規(guī)大幣種的數(shù)據(jù)根本沒在里面?!?/p>
那“小幣種”刷量了嗎?
小幣種也沒有刷量。這個數(shù)據(jù)本身樣本有問題,為了這么小的數(shù)據(jù)量去刷有必要嗎?就好像說北京平均工資8000塊,但其實一個月薪20萬的人,可以平均掉N多月薪3000的人一樣,你如果拿著3000工資,你會說數(shù)據(jù)是假的是一樣的道理。我們的客戶幾千萬美金級別的大有人在,你投資幾千人民幣,會在平均數(shù)上體現(xiàn)嗎?
同時蟻塊財經也向OKex提出質疑,稱EOS在OKex的交易盤口比其他交易所窄很多,掛單價差頗為“陡峭”:
但OKex僅僅是提供截圖證明EOS是小幣種,并未正面向媒體解釋為何會有如此陡峭的盤口。
對于此次刷量事件,有業(yè)內人士表示同意Sylvain Ribes的質疑,如知乎大V“神馬瘋了”在接受蟻塊財經的采訪時提供了新思路:
Coinhills24小時BTC成交量 | 網站世界訪問量排名 | |
OKex | 14.6萬個 | 第5699名 |
幣安 | 12.3萬個 | 第447名 |
Bitfinex | 10.7萬個 | 第3485名 |
火幣 | 8.6萬個 | 第7010名 |
可以看出后面三家交易所的交易量是隨著訪問量排名靠前而增加,OKex卻“異軍突起”,比火幣還高出了70%。
縱觀OKex的回應,不難看出回答都集中在了“大客戶比較多”這一點上,而當媒體提出是否有統(tǒng)計值或估計值,能體現(xiàn)他們的大客戶交易量占比與其他交易所不同時,OKex只是表示“大客戶的標準是什么的?我們機構投資者和大投資人比較多,但隨著行情變化數(shù)據(jù)也是變化的……”
目前OKex的回應更多的是建立在“因為我們大客戶多,所以不屑于刷量”這樣的邏輯之上——但這些“大客戶”數(shù)據(jù)的一部分,有可能就是刷量帶來的虛假繁榮。刷量被指與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特質相違背,試圖通過營造活躍的交投氛圍來吸引投資者入場,交易所有可能從中獲取更多手續(xù)費等。
刷量行為早已有之?
雷鋒網AI金融評論發(fā)現(xiàn),這次刷量指控爆出,國內一些比特幣論壇的投資者都反映,交易所刷量早已有之,OKex還存在機器人掛單的情況,還有投資者表示“交易所都存在提供流動性的行為”。一位投資人士告訴雷鋒網AI金融評論,刷量行為本身其實并非完全負面,反而借助流動性不佳、操縱價格吸引接盤的行為才更近似于欺詐:
只要是使用真實貨幣下單進行交易就是真實交易,只不過有的交易以提供流動性為目的,但是很難界定出來每筆交易的目的是什么。而流動性服務商是交易所的通行做法,就連上交所深交所的ETF都會有。交易所會給這些流動性服務商提供交易費用的減免。
提供流動性也是有利于價值發(fā)現(xiàn)的,如果沒有流動性服務商的話,一些流動性差的品種價格會更加容易被操縱。
虛高的交易量會誤導那些以成交量作為評判標準之一的投資者們,那交易量的夸大究竟會否對虛擬貨幣的價格造成影響?他表示交易量本身就是是加密貨幣價值之一,所以可能比起其他投資品種,加密貨幣的成交量更加重要。但他也進一步指出,人為制造高成交量的流動性服務商也存在被套利的可能,比如買1和賣1差距很大的時候,流動性提供者可能需要高價買低價賣,那么原本掛單的人就有可能實現(xiàn)套利。
也有人質疑Sylvain Ribes這篇報告并不嚴謹。一位前OKex工作人員指出,當前幣市是跌勢,原文的滑點數(shù)據(jù)卻只做拋盤不做買盤是“很雞賊”的做法。他還對“BTC和USDT間用2萬美金砸出0.14%的波動得出94%的造假率”這一結論提出了疑問,認為稱現(xiàn)在0.2%的手續(xù)費水平較高,做市者沒有盈利空間,所以掛單意愿不強烈,“把價格從賣一價砸到買一價(合并深度后)就說流動性造假嚴重,太武斷。”
現(xiàn)時OKex的手續(xù)費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Sylvain Ribes在報告中還提到了火幣Pro也存在刷量嫌疑,被指涉嫌偽造超過80%的交易量,但截至雷鋒網AI金融評論發(fā)稿前,火幣Pro尚未對這次事件作出回應。
而幣安也存在高達70%的差異,不過Ribes稱“幣安平臺上專業(yè)的做市商更少,很容易就能看到交易訂單量也變得更少,我們所引用的分析模型針對這種情況可能就不完全適用。不過這也提醒了我們在未來要密切關注幣安聲稱的交易量,盡管目前審視他們的交易量歷史還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明顯的可疑造假行為?!?/p>
雷峰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